回覆列表
  • 1 # 純鈞LHGR

    胃痛的部位在上腹部胃脘處,其疼痛的性質表現為脹痛、隱痛、刺痛、灼痛、悶痛、絞痛等,常因病因病機的不同而異,其中尤以脹痛、隱痛、刺痛常見。可有壓痛,按之其痛或增或減,但無反跳痛。其痛有呈持續性者,也有時作時止者。

    換句話說,不同的情況,可導致胃痛表現不同,當有針對性地進行防治調理。

    早上胃痛,多見於不良的飲食習慣、前一日大量飲酒、腹部著涼、消化道潰瘍、上消化道穿孔等;飯後胃痛,多見於胃潰瘍、胃炎、消化性潰瘍穿孔、膽囊炎、胃癌等;空腹胃痛,多見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1、胃及十二指腸炎性疾病。此類疾病是胃與十二指腸對各種刺激因素產生的炎症反應,可出現中上腹疼痛、消化不良、上消化道出血等。

    2、消化性潰瘍。消化性潰瘍以上腹痛或不適為主要症狀,十二指腸潰瘍常見於青壯年,胃潰瘍更多見於中老年。

    3、功能性消化不良。這是由胃、十二指腸功能紊亂引起症狀而無器質性病變的疾病,主要症狀包括餐後飽脹、早飽感、上腹脹痛、食慾不振、噁心等。

    總的來說,胃痛的審證要參考伴見症狀,實際上是不能一概而論的。此外,胃痛也不僅僅是胃的事,與胃無關的胃痛有:

    1、膽道疾病。急慢性膽囊炎、膽石症、膽石性膽囊炎、膽道蛔蟲症等膽道疾病患者多有中上腹部或右季肋下的不規則隱痛及不適感,有時還可出現上腹部飽脹、噯氣等酷似胃病的症狀。病情常因進食油膩等而誘發或加重。許多病人因此長期被誤診為胃痛,按胃病治療無效,查胃鏡又沒有特殊異常,一查B超才知道患了膽道疾患。

    2、肝膽惡性腫瘤。如肝癌(尤以左葉肝癌多見)、膽囊癌及總膽管癌等都可見胃痛,並出現上腹部飽脹、乏力、納差、黃疸等症狀體徵,極易被誤診為胃病而失去早期診斷和治療機會。做腹部B超、CT和胃鏡可鑑別。

    3、胰腺疾病。胰頭癌、慢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腫患者也常有中上腹部隱痛及噁心、嘔吐等症狀,易與胃病混淆。腹部B超、CT和胃鏡、血尿澱粉酶等檢查可資鑑別。

    4、心肌梗死。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特別是下壁急性心梗時不一定都會出現心前區絞痛,可僅訴胃痛或中上腹部不適,並伴有噁心、嘔吐。如果不做心電圖檢查,盲目按胃病檢查治療,很容易錯過搶救機會而發生意外。

    5、下葉肺炎。當大葉性肺炎位於左右兩側肺的下葉時,病人可以出現中上腹部疼痛,酷似胃病,伴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咳嗽、咯鐵鏽色痰,聽診可有溼鳴音,X線檢查可有模糊隱影等。做胃鏡及X線檢查可鑑別。

    關於注意方面,這裡說說服藥的問題。

    胃潰瘍患者通常服抗酸藥。抗酸藥種類很多,如小蘇打和碳酸鈣等。小蘇打的抗酸效果較強,在胃內溶解度很大。其優點是作用快、止痛效果好,但是需大劑量反覆使用,容易引起鈉瀦留和鹼中毒,因此不能長期使用,尤其是心、腎功能減退的患者更需小心。

    H2受體拮抗劑是目前治療潰瘍病用得最廣的藥物,由於它能夠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對治療潰瘍病效果很好。主要品種有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泥沙替丁和羅沙替丁等。H2受體拮抗劑的副作用較小,但也有白細胞減少、血清轉氨酶升高,男性性功能障礙和乳房增大,以及神經精神症狀如睏倦、遲鈍、幻覺和躁動等。

    質子泵抑制劑是目前最強的抑酸劑,目前主要有兩種在臨床上應用,一是奧美拉唑,一種是蘭索拉唑。長期服用時,會使患者持續處於低酸狀態,可能會影響消化,部分患者的胃排空和膽囊排空也會受到抑制。

    至於胃黏膜保護藥物,有鉍劑、硫糖鋁、替普瑞酮、吉法酯、鋁碳酸鎂、鋁鎂混懸液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你們家鄉的代表菜是哪一道。別說出地名,讓別人猜猜你家哪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