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線上靈童

    謝邀!不管‘’君子‘’還是‘’真人‘’,最重要的是看他們能否‘’認識自己‘’。如果‘’不認識自己‘’,那麼‘’君子’’就有可能變成‘’偽君子‘’,真人就會有可能變成‘’偽真人。在這世道能真正活出自己的,除了‘’認識自己‘’別無捷徑可言。

  • 2 # 風如鐵

    首先要明白“君子”和“真人”的本來定義。

    儒家思想中的君子,屬於社會秩序中的精英階層。儒家思想中的君子,不會脫離社會,本就是社會秩序中的一員。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在社會當中,注重與社會秩序的契合。成為君子幾乎可以影響更多群體。

    道家思想中的真人,屬於社會秩序之外的得道高人。道家思想中的真人,是脫離社會秩序的世外高人,目的是為了得道昇天。真人更加註重個人“修為”,注重與自然的契合。成為真人幾乎可以獨善其身。

    兩相比較,君子對社會更有價值!真人對個人很有價值。

  • 3 # 風林屎殼郎

    在談社會價值前,應該要明白,從古代典籍來看,儒家的道理是比較好懂的,而道家的道理是不那麼好懂的。儒家側重的是人道和人的社會意義,而道家側重的是天道和人的自然狀態。好好行善積德(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好好順道而為(文化技術經濟法律),少了一個,你都不能想象一個人離成功有多遠,至於更有價值的那個,實踐會告訴你

  • 4 # 國學思維

    實話實說,在當今這個一切都真相大白,水落石出的時代,修"君子"也愚蠢,修“真人“也太食古不化。話說得更直白就是當你還活在夢中或者幻覺中時,別人己經踏上了所有現實利益的臺階。而當你從夢中醒來或者是從醉意幻覺中回到真實世界時一切都塵埃落定,一切好戲都戲幕了。而這時的你熱情耗盡,生命力枯竭。

    ……儒家思想的君子,道家思想的真人實際上都是一種只有服從命令,服從命運以及沒有自我意識的傳統文化道德包裝。都是一種壓制天性,滅人性,壓制自己自由的靈魂與最根本的人性表達。

    ……還是那句話,我們並非很神聖,我們只是一個平庸現實的人,我們的生活要接地氣,要客觀真實。因此在不違天理和良知,在不違公德和良俗的情況下,做一個現實的社會人,即有七情六慾的食色食肉之人。

    ……最後回到主題,儒家文化的君子與道家文化的真人都是對社會有好處的人,一則修煉自己的心性以達合社會群體之運動規律。一則修練自己的元氣,找回與天地同一的元神和靈魂以求長生不老,白髮轉青。但二者皆棄世俗世界的人的真實天性而劍走偏鋒,事走極端。

  • 5 # 南山毅

    都很有價值,用儒家來指導自己的外在行為規範,用道家來解決自己的內在心靈煩惱。

    君子是儒家的理想人格,翻來論語,君子這個詞出現了一百多次。君子這個詞雖然沒有明確的定義,但是論語中卻對君子的做事風格有很多描述。

    君子做事情內心坦蕩,表裡如一。君子行為即不粗野,也不虛偽,而是真誠的發自內心。君子能夠反省自己,做事情無愧於心。君子不為貧窮憂慮,安貧樂道。君子言出必行,說什麼,做什麼,不說空話大話唱高調。君子和而不同,善於團結他人。君子犯錯,首先反省自己,而不是先怪罪他人。等等還有很多,就不一一說了。

    可以看到儒家的君子,實際上更加註重人際關係,更加註重世俗生活,追求的是如何成為一個有修養有道德懂禮儀的人。包括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這都是為了讓人在俗世取得成功。

    道家就不一樣,道家不太關心世俗的成功,而更關心內心的平靜和逍遙。怎麼超越世俗物質財富之外,對世界進行哲理性的思考,求得內心的平靜才是道家追求的事。道家有一種脫離世俗的傾向,有意讓自己遠離物質財富等慾望,他們更關心精神上的超越。

    這顯然和儒家很不一樣。儒家更多追求外在,而道家更多追求內心。儒家更關注世俗,道家更關注精神。

    在當今社會,這兩者對我們都是有一定益處的。因為人是一個完整的整體,人既追求物質,同時也關注精神。

    學習儒家,可以為我們為人處世提供一定的指導,讓我們更好的取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是一味沉迷於世俗,內心精神上未免匱乏。這時候學習道家,就能讓我們對世界對人生有更多的思考,面對一些人生的困惑,內心的痛苦,道家或許能為我們提供一套解決之道。

    儒家和道家都是中華民族先人的智慧成果,雖然時代變了,但是人性沒有變,在今天,它們依然有很大的價值值得我們學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本十大神器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