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035774605866

    為1.296L/m2*d。

    計算過程:386.88/507.48*(3.8-2.1)=1.296L/m2*d。

    原理:根據水位變化算出水池內水減少的量,再扣除蒸發量,就是實際滲漏量。

    公式:q=A1/A2〔(E1—E2)—(e1—e2)〕;

    式中q—滲水量(L/m2.d);

    A1—水池的水面面積(m2);

    A2—水池的浸溼總面積(m2);

    E1—水池中水位測針的初始讀數(mm);

    E2—24小時後水池中水位測針的末讀數(mm);

    e1—在讀水池初始水位時水箱中水位測針的讀數;

    e2—在讀水池24小時後水位時水箱中水位測針的讀數。

    擴充套件資料:

    水池滿水試驗

    (一)充水

    1.向水池內充水宜分三次進行:第一次充水為設計水深的1/3;第二次充水為設計水深的2/3;第三次充水至設計水深。對大、中型水池,可先充水至池壁底部的施工縫以上,檢查底板的抗滲質量,當無明顯滲漏時,再繼續充水至第一次充水深度。

    2.充水時的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過2m/d。相鄰兩次充水的間隔時間,不應小於24h。

    3.每次充水宜測讀24h的水位下降值,計算滲水量,在充水過程中和充水以後,應對水池作外觀檢查。當發現滲水量過大時,應停止充水。待作出處理後方可繼續充水。

    4.當設計單位有特殊要求時,應按設計要求執行。

    (二)水位觀測

    1.充水時的水位可用水位標尺測定。

    2.充水至設計水深進行滲水量測定時,應採用水位測針測定水位。水位測針的讀數精度應達1/10mm。

    3.充水至設計水深後至開始進行滲水量測定的間隔時間,應不少於24h。

    4.測讀水位的初讀數與未讀數之間的間隔時間,應為24h。

    5.連續測定的時間可依實際情況而定,如第一天測定的滲水量符合標準,應再測定一天;如第一天測定的滲水量超過允許標準,而以後的滲水量逐漸減少,可繼續延長觀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有卡朋特的[什錦菜]的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