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不是不能根治,而是飲食和生活習慣不能很好的控制。
如果你左手拿著海鮮,右手拿著酒瓶,一邊大吃大喝一邊還問著醫生為什麼痛風不能根治!神仙都沒辦法根治。
中醫認為,痛風病是由於腎臟功能、脾臟功能失調,溼濁內生導致溼濁排洩障礙,若此時過度勞倦、暴食酗酒等,就會使溼濁侵入肌肉、關節,致使氣血不暢,從而形成痺痛(即通風關節炎)。
溼濁若進一步侵入腎臟,則可引起腎臟損害,導致痛風性腎病或者慢性腎衰。
很多人有一個錯覺:治痛風=止痛。
的確,這個病最開始的時候止痛藥效果非常好,而且關節痛的症伏可能幾年才會發作一次。
就算髮作,隨便吃點止痛藥就好了。因此,在發作的期間好了傷疤忘了疼,繼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大魚大肉繼續。
幾次發作以後,就會發觀最開始有效的止痛藥慢慢失去之前神奇的療效,而目效果不好就算了,最鬱悶的是疼痛發作的時間戰來越頻繁
從幾年發作一次變成一年發作幾次,甚至一個月都要發作幾次;更進一步發作的關節也越來越多,以前都是一個關節痛,到最後有時候運氣好會同時發生幾個關節的劇烈疼痛。
到最後痛風會以另外一個極端來表現自己:腎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面板慢性潰爛等。這個時候再來找醫生看,醫生能做的事情就已經變得非常有限了。
那為什麼我的痛風會反覆發生呢?
痛風冶療止痛,其實只是痛風治療的第一步, 痛風這個病的危害不僅僅是關節痛。更麻煩的是:痛風在不發作的時候井沒有直正停止對健康的傷害!而是一邊悄悄的傷害腎臟,一方面悄悄的準備下一次對關節關節的攻擊。
因此,痛風治療最重要的目標是:減少發作的頻率和儘量降低痛風對其他組織器官的損防,而不僅僅是鎮痛。因為方向都跑偏的結果就一定是輸掉整場戰爭!
而要減少痛風發作的重要手段就是要把血中高水平的尿酸降下來,如果尿酸不降下來,痛風一定會反覆發作的。要把尿酸降下來無非是兩個辦法:
1、飲食和生活方式:是痛風治療的絕對基礎。任何期望不控制飲食和改善生活方式就把尿酸降下來的辦法都是在耍流氓!
這部分主要包括:控制飲食,適量運動減輕體重;避免飲酒(包括啤酒、白酒、紅酒,任何含酒精的東西都會促發痛風的發作,不管是五糧液還是茅臺還是純生);避免高嘌呤食物攝入(內臟);避免含糖飲料;限制紅肉食用(牛肉、羊肉、豬肉);限制海鮮食用;限制過分鹽攝入,鼓勵蔬菜使用和低脂奶製品。
2、藥物:西藥降尿酸的藥物非常多,副作用也是非常大。但是痛風只是單純的降尿酸也只能是緩解、控制,首先來看一下中國痛風合併腎功能不全的情況。
根據2013年9月至2016年2月,在中國國家風溼病資料中心登記註冊的27個省、市、自治區100家醫院的6814例符合美國風溼病學會(ACR)1977年痛風分類診斷標準的痛風患者的統計結果
痛風患者中74%合併高血壓,71%合併≥2級慢性腎功能不全,53%合併肥胖,26%合併糖尿病,24%合併腎結石,14%合併心肌梗死,11%合併心力衰竭,10%合併卒中[1]。慢性腎功能不全僅次於高血壓,佔合併累及疾病的第二位。
長期痛風約有41%的患者有嚴重腎損害;長期以來只重視痛風關節疼痛的治療,而忽視了痛風對腎臟的致命損害。
根據病因,中醫將痛風病分為痰溼瘀阻、風寒溼盛、溼熱壅盛三型。對於不同型別痛風,中醫治療分別應用了化痰散結、祛風散寒、清熱利溼之法,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
痛風的祛邪途徑選擇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痛風的發生與血中尿酸水平的升高有直接關係,所以降低尿酸水平是治療痛風的關鍵。在現代中醫學中,對於痛風治療偏重於“溼論”。對於痛風治療的藥物選用,可在參照辯證治療原則的基礎上,借鑑現代中藥的藥理研究結果。
痰溼瘀阻型,病在腎臟及脾臟,宜選用瀉下藥物,促使溼邪經大便排出,同時也要選用利溼藥物,促使溼邪經由尿液排出;
風寒溼盛型,病在腎,應取利溼之藥,以使溼邪經尿液排出,並要加用補腎陽之藥,以利於蒸騰氣化作用的發揮;
溼熱壅盛型,病在脾,要取瀉下藥物,以利於溼邪經大便排出,用藥劑量應根據患者大便次數做適當調整。對於不同的痛風證型,應選用不同的祛邪途徑。
痛風不是不能根治,而是飲食和生活習慣不能很好的控制。
如果你左手拿著海鮮,右手拿著酒瓶,一邊大吃大喝一邊還問著醫生為什麼痛風不能根治!神仙都沒辦法根治。
中醫認為,痛風病是由於腎臟功能、脾臟功能失調,溼濁內生導致溼濁排洩障礙,若此時過度勞倦、暴食酗酒等,就會使溼濁侵入肌肉、關節,致使氣血不暢,從而形成痺痛(即通風關節炎)。
溼濁若進一步侵入腎臟,則可引起腎臟損害,導致痛風性腎病或者慢性腎衰。
很多人有一個錯覺:治痛風=止痛。
的確,這個病最開始的時候止痛藥效果非常好,而且關節痛的症伏可能幾年才會發作一次。
就算髮作,隨便吃點止痛藥就好了。因此,在發作的期間好了傷疤忘了疼,繼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大魚大肉繼續。
幾次發作以後,就會發觀最開始有效的止痛藥慢慢失去之前神奇的療效,而目效果不好就算了,最鬱悶的是疼痛發作的時間戰來越頻繁
從幾年發作一次變成一年發作幾次,甚至一個月都要發作幾次;更進一步發作的關節也越來越多,以前都是一個關節痛,到最後有時候運氣好會同時發生幾個關節的劇烈疼痛。
到最後痛風會以另外一個極端來表現自己:腎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面板慢性潰爛等。這個時候再來找醫生看,醫生能做的事情就已經變得非常有限了。
那為什麼我的痛風會反覆發生呢?
痛風冶療止痛,其實只是痛風治療的第一步, 痛風這個病的危害不僅僅是關節痛。更麻煩的是:痛風在不發作的時候井沒有直正停止對健康的傷害!而是一邊悄悄的傷害腎臟,一方面悄悄的準備下一次對關節關節的攻擊。
因此,痛風治療最重要的目標是:減少發作的頻率和儘量降低痛風對其他組織器官的損防,而不僅僅是鎮痛。因為方向都跑偏的結果就一定是輸掉整場戰爭!
而要減少痛風發作的重要手段就是要把血中高水平的尿酸降下來,如果尿酸不降下來,痛風一定會反覆發作的。要把尿酸降下來無非是兩個辦法:
1、飲食和生活方式:是痛風治療的絕對基礎。任何期望不控制飲食和改善生活方式就把尿酸降下來的辦法都是在耍流氓!
這部分主要包括:控制飲食,適量運動減輕體重;避免飲酒(包括啤酒、白酒、紅酒,任何含酒精的東西都會促發痛風的發作,不管是五糧液還是茅臺還是純生);避免高嘌呤食物攝入(內臟);避免含糖飲料;限制紅肉食用(牛肉、羊肉、豬肉);限制海鮮食用;限制過分鹽攝入,鼓勵蔬菜使用和低脂奶製品。
2、藥物:西藥降尿酸的藥物非常多,副作用也是非常大。但是痛風只是單純的降尿酸也只能是緩解、控制,首先來看一下中國痛風合併腎功能不全的情況。
根據2013年9月至2016年2月,在中國國家風溼病資料中心登記註冊的27個省、市、自治區100家醫院的6814例符合美國風溼病學會(ACR)1977年痛風分類診斷標準的痛風患者的統計結果
痛風患者中74%合併高血壓,71%合併≥2級慢性腎功能不全,53%合併肥胖,26%合併糖尿病,24%合併腎結石,14%合併心肌梗死,11%合併心力衰竭,10%合併卒中[1]。慢性腎功能不全僅次於高血壓,佔合併累及疾病的第二位。
長期痛風約有41%的患者有嚴重腎損害;長期以來只重視痛風關節疼痛的治療,而忽視了痛風對腎臟的致命損害。
根據病因,中醫將痛風病分為痰溼瘀阻、風寒溼盛、溼熱壅盛三型。對於不同型別痛風,中醫治療分別應用了化痰散結、祛風散寒、清熱利溼之法,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
痛風的祛邪途徑選擇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痛風的發生與血中尿酸水平的升高有直接關係,所以降低尿酸水平是治療痛風的關鍵。在現代中醫學中,對於痛風治療偏重於“溼論”。對於痛風治療的藥物選用,可在參照辯證治療原則的基礎上,借鑑現代中藥的藥理研究結果。
痰溼瘀阻型,病在腎臟及脾臟,宜選用瀉下藥物,促使溼邪經大便排出,同時也要選用利溼藥物,促使溼邪經由尿液排出;
風寒溼盛型,病在腎,應取利溼之藥,以使溼邪經尿液排出,並要加用補腎陽之藥,以利於蒸騰氣化作用的發揮;
溼熱壅盛型,病在脾,要取瀉下藥物,以利於溼邪經大便排出,用藥劑量應根據患者大便次數做適當調整。對於不同的痛風證型,應選用不同的祛邪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