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快樂春鳥
-
2 # 宋詞郭俊
我滴酒不沾,卻有一次心中不痛快,醉過酒。而我滴酒不沾的原因,也是因為小時候酒釀偷吃過量所致。所以,我知道,酒有迷幻、麻醉作用,這種功效正好可以用來或掩飾、或慰藉、或逃避真實的情懷。在詩詞中,最好用來表達複雜的情感,所以,即便我滴酒不沾,我在詩詞中也有大量酒詞,這應該是詩酒不分家的原因之一吧?我按自己的體會,信口答的,不一定對。
-
3 # 哀牢翁
沒有比酒更熱烈的飲品,沒有比酒更激情的食品,沒有比酒更放縱也更優雅的宴飲,沒有比酒更難受也更自虐的品性,沒有比酒更囂張跋扈也更驕矜傲慢的儀式感。
-
4 # 駐言
酒迷天地迷人眼,
詩見酒哥韻九天。
天山有個酒老洞,
洞中洞中有酒仙。
-
5 # 寬心77
我的理解:
50歲之前我很愛喝酒,聚會時遇到不熟悉的朋友問我能喝多少,總是挺自豪地說:沒醉過!
50歲之後,喝酒使我的肝部有不舒服的感覺,於是就完全戒酒了。
喝酒的感覺,就是使人興奮,話多,思維敏捷,平日對外人的戒備心態,與人保持距離的習慣,都會變得鬆懈,甚至置於腦後。
所謂酒後吐真言,應該就是這種狀態。
如果一起喝酒的朋友,都處於這種狀態,彼此之間的關係可以很快變得更加緊密,成為推心置腹的鐵哥們。
古代和今日的詩人,草書書法家都愛喝酒,我想首先是酒可以觸發靈感,可以"忘乎所以"。進入迷迷糊糊的“神仙境界”。
順便說一下,根據考證,古代的"酒"的含酒精量,遠遠低於現在的白酒,大約只相當於現在的黃酒。武松打虎之前喝的十幾碗酒,放在今天也只能算是一般般。
國家目前嚴厲打擊的各類毒品,(比如:鴉片和搖頭丸),實質上也是用於刺激人的中樞神經,使服毒者處於極度的興奮狀態,成癮而不能自拔。
這些毒品最終會嚴重地損害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各國都對毒品嚴厲打擊,不惜施以死刑震懾。
喝酒怡情,名士風流。酗酒無度,害己害人。
戒之。
-
6 # 大悔憶智周
因為喝酒喝得飄飄然,就會脫離現實,忘記了物質世界。
因為喝酒還能激發想象力。
因為喝酒還能強化情感。
-
7 # 字作多情
“書畫琴棋詩酒花”。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詩和酒,便是其中篇幅最大的兩個部分。
若干年前,我在老家一個三線城市上學。當時一家詩社主編送我一本他的個人詩集,大部分內容都已淡忘,唯獨對其中一句記憶猶新:詩人是酒澆開的花朵。這個比喻堪稱經典!
縱觀唐詩宋詞,與酒相關的名句可謂俯首即拾。且不說歐陽休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也不說杜老夫子的“酒債尋常行處有”,更不說青蓮居士的“李白斗酒詩百篇”,就連那古典含蓄的李清照小姐,也在詞作中留下了她飲酒的證據:你看她還“濃睡不消殘酒”呢,可見醉得不淺。
從某種意義上說,許多詩詞名句,都得益於酒的助興。比如,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比如,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相信這都是詩詞作者半醒半醉之間的真情流露。而我們今天的很多名酒,也正是借勢了古詩名句的影響力,更得以深入人心。比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於是“杏花村”應運而生;比如“且向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所以“白雲邊”風糜一時。
綜上,筆者以為,之所以酒和詩歌不分家,關鍵是因為二者之間有著最大的共通性,那就是他們都可以成為渲洩情感的最好載體。“白日放歌須縱酒”,“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可見,長歌可以縱酒,長歌可以當哭,無論是悲是喜,是離愁是別恨,都可以在詩與酒的交錯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當詩人遭遇美酒,便成就了最完美的碰撞,誕生了最驚豔的光芒!
-
8 # 午夜耕夫
酒入愁腸芉芊結,滿腹才華寫詩書。
潑墨豪情夢裡醉,筆下生花舒月情。
酒的豪情縱湧了詩的魂魄,書生的膽怯成就了酒的灑脫。
所以,酒為詩壯膽,詩與酒常伴。
-
9 # 山谷讀史
酒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許多詩人如李白,以善飲出名,李白斗酒詩百篇,酒助詩興,詩助酒興,詩酒文化幹年流傳。
酒是詩人表達個人情緒的一種方式。如黃庭堅詩:“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能和親密友人喝一杯,確實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回覆列表
俗話說:"酒醉聰明人,飯脹死膿包。""李白斗酒詩百篇。"我想是有一定道理的,當然啦,聰明人喝酒也不會真的喝醉,如果真的喝得酩酊大醉了,呼呼睡去,那就什麼都不曉得了,還作詩?作啥?作個夢還差不多。所以,我看詩聖酒仙李白也只是喝適量的酒助興作詩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