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吾天

    “對於太平天國到底是敗於誰”這個問題,我相信是眾多人文和歷史方面的愛好者喜歡研究的問題。

    最近我也在看由高蘭村領銜主演的電視連續劇《太平天國》,該劇在某些程度上極力的還原了那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

    確實太平天國從起義到建都天京,無論從其起義的宗旨、口號還是制度來講,在一定的時間內確實有其優越的一面,所以在太平天國運動的前期,還是有非常成功的一面。至於這個短暫的15年且曾經佔據了中國半壁江山的政權最終灰飛煙滅,當然是有很多失敗的原因可以去總結的。

    首先我們看看太平天國起義初期能成功的原因

    從秦始皇建立的秦王朝開始,中國歷史經歷了長達兩千年的封建制度,曾經也經歷過一些大一統王朝某些時段的輝煌,比如開皇之治、貞觀之治、洪武之治,甚至是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然而因為封建制度的約束,中國一直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然而很多時候種田的農民卻是連肚子都填不飽,所以解決農民吃飽肚子的問題,就容易得到農民的擁護。這就是太平天國旗號裡的第一條“人人有田種,人人有飯吃”。當然,太平天國從立國號開始,實行的就是公有財產製,這比封建地主階級更有優越性。另外就是利用宗教的信仰來做武裝,打折反對資本帝國主義侵略和清王朝統治的旗號。所以太平天國是歷史上唯一一個受中外勢力共同鎮壓的起義。

    接下來我們具體看看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

    第一,權勢分化,內訌嚴重

    從電視劇裡,我們很清楚的能看到,太平天國自從建都天京後,出現的問題就是權利和勢力的分化,出現了很嚴重的內訌,這就是太平天國只能持續短暫的15年時間的一個主要原因。殊不知,歷朝歷代的在發展的過程中,最怕的就是起內訌,一旦像這樣的矛頭出現了,那就是不好的徵兆。“禍起蕭牆”是敗亡的根本。

    這裡主要來看看太平天國的兩個權利人物,一個是天王洪秀全,另一個是東王楊秀清。天王是總攬大局的王者,但是他將軍政大權幾乎都交給了楊秀清,以至於大朝廷裡養了一個小朝廷,而且楊秀清自恃權利的重大,極力的拉攏部下,從而想架空天王。另外楊秀清利用程嶺南這個美色,遊走於他和天王之間獲取情報,造成了天王和東王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這是內訌的一個根本

    楊秀清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幾乎所有的王公大臣他幾乎都不放在眼裡,其中就包括北王韋昌輝和翼王石達開。甚至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打了北王韋昌輝五十軍棍。這樣就造成了嚴重的將相不和,這也是內訌的另一個根本。

    另外,看關於太平天國的相關紀實也能瞭解到,太平天國王公大臣眾多,居然分封了2000多個王,丞相、侯等等官職和爵位一大堆,這也是歷史上的一大奇葩怪像!

    第二,生活腐化,貪酒好色

    太平天國在起義的時候就頒佈了禁酒令,這也是這支部隊能購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一個細節,從來沒有因部隊長官喝酒誤事的情況。

    但是自從定都天京後,特別是位居高位的王們,都是好酒之徒,生活腐化,吃一餐飯就有好幾個仕女服侍著,這也違背了前期的“人人平等”的宗旨。

    楊秀清也是一個好色之徒,仗著權勢玩弄女人,連位居丞相的傅善祥也被玩弄在股掌之間。不光是傅丞相,但凡有些姿色的女人,幾乎都被楊秀清視為“獵物”。

    第三,思想膨脹,戰線太長

    自從定都天京後,天王洪秀全的心思是直搗清廷首都,想用2萬的精兵完成北伐大業。這樣的思想太膨脹了,此時的清廷並不是衰敗到完全無可救藥的地步,無論是軍隊的實力還是清廷管轄地的民眾,不像元末時候對朱元璋的一邊倒,而是對清廷依然還有一絲希望的,不然不可能出現曾國藩和左宗棠這樣的晚清四大名臣。這北伐的2萬精兵確實是很有實力的,曾一度打到了天津的靜海,離清廷的首都也是非常的近了。

    太平軍的作戰範圍和戰線確實拉的太長了,西至武昌、東至蘇杭、北至北京、南到福建。這麼長的作戰半徑,需要大量的將帥和兵勇,同時糧食彈藥的補給也是極大的問題,所以太平軍經常會因為彈盡糧絕而全軍覆沒。其中林鳳祥在天津作戰以及曾天養在城陵磯戰鬥中,就是因為沒有後援和補給而被清軍全部消滅的。

    明太祖還是明教起義軍的時候,就採用了朱升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一九字諍言成就大業的,回頭想想,太平軍在作戰中,不僅要對抗清廷,還要和資本帝國主要軍隊作戰,其實一直打的是消耗戰,再加上其嚴重的生活腐化以及內訌,哪有不敗的道理?

    你覺得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MSI“最讓人失望的隊伍”,氣的解說直罵髒話,IG掏出CXK打野依舊贏下比賽,FW實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