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看的很清楚,最:最美的(風景)
最:(山水勝景)最美
東南地區的山水勝景,餘杭郡的景優。在郡裡,靈隱寺最突出。
原文:
東南山水,餘杭郡為最;就郡言,靈隱寺為尤;由寺觀,冷泉亭為甲。
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尋,廣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勝概,物無遁形。春之日,吾愛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導和納粹,暢人血氣。夏之夜,吾愛其泉渟渟,風泠泠,可以蠲煩析酲,起人心情。山樹為蓋,岩石為屏,雲從棟生,水與階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於床下;臥而狎之者,可垂釣於枕上。矧又潺湲潔澈,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塵,心舌之垢,不待盥滌,見輒除去。潛利陰益,可勝言哉!斯所以最餘杭而甲靈隱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叢山復湖,易為形勝。先是領郡者,有相里尹造虛白亭,有韓僕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觀風亭,有盧給事元輔作見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後作此亭。於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謂佳境殫矣,能事畢矣。後來者,雖有敏心巧目,無所加焉。故吾繼之,述而不作。長慶三年八月十三日記。
導讀:冷泉亭是杭州的一處山水勝蹟,位於靈隱寺前、飛來峰下,唐時亭在水中,宋移建於岸上,並建起水閘蓄水排洪,“冷泉放閘”成為古代靈隱寺的景觀之一。明代書法家董其昌出了對聯上聯:“泉從何時冷起?峰自何處飛來?”;清末大學者俞樾對得巧妙:“泉從冷時冷起,峰自飛處飛來!”。一時成為美談。
這篇《冷泉亭記》是唐代大文學家白居易(772——846年)的名作之一,作於長慶三年(823年)秋杭州刺史任上。第一段用逐層遞進的寫法,介紹冷泉亭景色為杭州靈隱之最,用筆工整;第二段是重點,舉出了春夏兩季和“坐而玩之者”、“臥而狎之者”為例,連用了四個“可”字,說明冷泉亭景色之宜人,給人“潛利陰益”之多,點明其“最餘杭而甲靈隱”的原因;最後一段補充說明五座亭子及其建造者(唐代有姓名可考的杭州刺史共有99位)。
註釋:“東南”,唐代人的“東南”概念多指江南東道(包括今浙江、福建、上海全部和江蘇、安徽兩省的長江以南部分)。“餘杭郡”,指杭州,唐天寶元年至乾元元年(742——758年)間杭州嘗改餘杭郡,此處用作雅稱。“尋”,古代長度單位,為八尺。“薰薰”,指花草的芳香。“欣欣”,形容草木繁盛狀。“渟渟”,水停滯,水面平靜。“泠泠”,清冷。“蠲”(讀juān),免除。“酲”(讀chéng),指酒醒後疲乏如病的狀態。“矧”(讀shěn),況且。“潛利陰益”,不知不覺中給人的利益、好處。“四封”,與“提封”同義,指四周行政邊界之內的疆土。“長慶”,唐穆宗年號,起始於公元821年,終於824年。(錢塘導讀、註釋)
翻譯:
東南地區的山水勝景,餘杭郡的景優。在郡裡,靈隱寺最突出。寺廟中,冷泉亭第一。冷泉亭築在靈隱山下面,石門澗中央,靈隱寺西南角。它高不到兩尋,寬不超過兩丈,但是這裡集中了最奇麗的景色,包羅了所有的美景,沒有什麼景物可以走漏的。
春天,我愛它的草香薰薰,林樹欣欣,在這裡可以吐納於清新空氣之中,令人氣血舒暢。夏夜,我愛它泉水輕流,清風涼爽,在這裡可以消雲煩惱,解除酒困,令人心曠神怡。山上的樹林是亭子的大傘,四周的岩石是亭子的民屏障,雲生於亭梁之間,水浸到亭階之上。你坐著玩賞,可用床下清泉洗腳;你臥著玩賞,可在枕上垂竿釣魚。又加清澈的潺潺澗水,不息地緩緩在眼前流過。不論你是個凡夫俗子,或者是位佛門中人,你看到的聽到的邪惡門道,你想著的要說的骯髒念頭,不待那清泉洗滌,見了這裡的景緻,就會一下子全部消亡。這種無形中能獲得的益處,哪給給你說得完!這就是我認為冷泉亭是餘杭郡最優美、靈隱寺最好的地方的原因。
餘杭郡從郡城到四郊,山連山,湖連湖,有極多風景秀美的地方。過去在這裡擔任刺史的人,有位相里造,築了虛白亭;樸射韓皋,築候仙亭;庶子裴棠棣,築觀風景;給事盧元鋪,築見山亭;右司郎中河南人元,最後築了這個冷泉寺。
這樣,五亭相互可以望見,像五個手指並列一樣,可以說,全郡的美景都在這些地方了,要築的亭子已經全築好了。後來主持郡政的人,雖然有巧妙的心思和眼光,再要加什麼也加不上了。所以我現在繼任杭州刺史,只能記述景色之美,而不能再造其他亭了。長慶三年八月十三日記述
問題看的很清楚,最:最美的(風景)
最:(山水勝景)最美
東南地區的山水勝景,餘杭郡的景優。在郡裡,靈隱寺最突出。
原文:
東南山水,餘杭郡為最;就郡言,靈隱寺為尤;由寺觀,冷泉亭為甲。
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尋,廣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勝概,物無遁形。春之日,吾愛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導和納粹,暢人血氣。夏之夜,吾愛其泉渟渟,風泠泠,可以蠲煩析酲,起人心情。山樹為蓋,岩石為屏,雲從棟生,水與階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於床下;臥而狎之者,可垂釣於枕上。矧又潺湲潔澈,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塵,心舌之垢,不待盥滌,見輒除去。潛利陰益,可勝言哉!斯所以最餘杭而甲靈隱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叢山復湖,易為形勝。先是領郡者,有相里尹造虛白亭,有韓僕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觀風亭,有盧給事元輔作見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後作此亭。於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謂佳境殫矣,能事畢矣。後來者,雖有敏心巧目,無所加焉。故吾繼之,述而不作。長慶三年八月十三日記。
導讀:冷泉亭是杭州的一處山水勝蹟,位於靈隱寺前、飛來峰下,唐時亭在水中,宋移建於岸上,並建起水閘蓄水排洪,“冷泉放閘”成為古代靈隱寺的景觀之一。明代書法家董其昌出了對聯上聯:“泉從何時冷起?峰自何處飛來?”;清末大學者俞樾對得巧妙:“泉從冷時冷起,峰自飛處飛來!”。一時成為美談。
這篇《冷泉亭記》是唐代大文學家白居易(772——846年)的名作之一,作於長慶三年(823年)秋杭州刺史任上。第一段用逐層遞進的寫法,介紹冷泉亭景色為杭州靈隱之最,用筆工整;第二段是重點,舉出了春夏兩季和“坐而玩之者”、“臥而狎之者”為例,連用了四個“可”字,說明冷泉亭景色之宜人,給人“潛利陰益”之多,點明其“最餘杭而甲靈隱”的原因;最後一段補充說明五座亭子及其建造者(唐代有姓名可考的杭州刺史共有99位)。
註釋:“東南”,唐代人的“東南”概念多指江南東道(包括今浙江、福建、上海全部和江蘇、安徽兩省的長江以南部分)。“餘杭郡”,指杭州,唐天寶元年至乾元元年(742——758年)間杭州嘗改餘杭郡,此處用作雅稱。“尋”,古代長度單位,為八尺。“薰薰”,指花草的芳香。“欣欣”,形容草木繁盛狀。“渟渟”,水停滯,水面平靜。“泠泠”,清冷。“蠲”(讀juān),免除。“酲”(讀chéng),指酒醒後疲乏如病的狀態。“矧”(讀shěn),況且。“潛利陰益”,不知不覺中給人的利益、好處。“四封”,與“提封”同義,指四周行政邊界之內的疆土。“長慶”,唐穆宗年號,起始於公元821年,終於824年。(錢塘導讀、註釋)
翻譯:
東南地區的山水勝景,餘杭郡的景優。在郡裡,靈隱寺最突出。寺廟中,冷泉亭第一。冷泉亭築在靈隱山下面,石門澗中央,靈隱寺西南角。它高不到兩尋,寬不超過兩丈,但是這裡集中了最奇麗的景色,包羅了所有的美景,沒有什麼景物可以走漏的。
春天,我愛它的草香薰薰,林樹欣欣,在這裡可以吐納於清新空氣之中,令人氣血舒暢。夏夜,我愛它泉水輕流,清風涼爽,在這裡可以消雲煩惱,解除酒困,令人心曠神怡。山上的樹林是亭子的大傘,四周的岩石是亭子的民屏障,雲生於亭梁之間,水浸到亭階之上。你坐著玩賞,可用床下清泉洗腳;你臥著玩賞,可在枕上垂竿釣魚。又加清澈的潺潺澗水,不息地緩緩在眼前流過。不論你是個凡夫俗子,或者是位佛門中人,你看到的聽到的邪惡門道,你想著的要說的骯髒念頭,不待那清泉洗滌,見了這裡的景緻,就會一下子全部消亡。這種無形中能獲得的益處,哪給給你說得完!這就是我認為冷泉亭是餘杭郡最優美、靈隱寺最好的地方的原因。
餘杭郡從郡城到四郊,山連山,湖連湖,有極多風景秀美的地方。過去在這裡擔任刺史的人,有位相里造,築了虛白亭;樸射韓皋,築候仙亭;庶子裴棠棣,築觀風景;給事盧元鋪,築見山亭;右司郎中河南人元,最後築了這個冷泉寺。
這樣,五亭相互可以望見,像五個手指並列一樣,可以說,全郡的美景都在這些地方了,要築的亭子已經全築好了。後來主持郡政的人,雖然有巧妙的心思和眼光,再要加什麼也加不上了。所以我現在繼任杭州刺史,只能記述景色之美,而不能再造其他亭了。長慶三年八月十三日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