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的一幢建築
每個城市現在都是在建屬於它的標誌物,每個城市大多也是以新建建築獨特性來體現城市的特性。提到建築這個話題,我想說我喜歡的建築。
有這麼一個景色,半個巨蛋懸浮在水面之上;有這麼一個稱呼,湖中明珠;有這麼一個建築,你環繞它一圈,卻找不到它的入口。那麼這個建築便是我喜歡的建築,它叫中國國家大劇院,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
國家大劇院的建造,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而現在它已經成為了新北京湖水,以及外圍大面積的綠地、樹木和花卉,不僅極大改善了周圍地區的生態環境,更體現了人與人、人與藝術、人與自然和諧共融、相得益彰的理念。
國家大劇院主體建築是採用殼體結構,殼體結構因可以做出各種形狀,以適應過程造型的需要,已經在建築中有廣泛的運用。在這種建築物上的殼體為鋼結構,呈半橢球形。平面投影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比人民大會堂略低3.32米,基礎最深部分達到-32.5米,有10層樓那麼高。國家大劇院殼體由18000多塊鈦金屬板拼接而成,面積超過30000平方米,18000多塊鈦金屬板中,只有4塊形狀完全一樣。鈦金屬板經過特殊氧化處理,其表面金屬光澤極具質感,且15年不變顏色。中部為漸開式玻璃幕牆,由1200多塊超白玻璃巧妙拼接而成。橢球殼體外環繞人工湖,湖面面積達3.55萬平方米,各種通道和入口都設在水面下。行人需從一條80米長的水下通道進入演出大廳。除了國家大劇院主體建築,整幢建築還包含其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
國家大劇院造型新穎、前衛,構思獨特,是傳統與現代、浪漫與現實的結合。這座“城市中的劇院、劇院中的城市”以一顆獻給新世紀的超越想象的“湖中明珠”悄然亮相。每當夜幕降臨,透過漸開的“帷幕”,金碧輝煌的歌劇院盡收眼底。殼體表面上星星點點、錯落有致的“蘑菇燈”,如同撲朔迷離的點點繁星,與遠處的夜空遙相呼應,使大劇院充滿了含蓄而別緻的韻味與美感。
我喜歡的一幢建築
每個城市現在都是在建屬於它的標誌物,每個城市大多也是以新建建築獨特性來體現城市的特性。提到建築這個話題,我想說我喜歡的建築。
有這麼一個景色,半個巨蛋懸浮在水面之上;有這麼一個稱呼,湖中明珠;有這麼一個建築,你環繞它一圈,卻找不到它的入口。那麼這個建築便是我喜歡的建築,它叫中國國家大劇院,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
國家大劇院的建造,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而現在它已經成為了新北京湖水,以及外圍大面積的綠地、樹木和花卉,不僅極大改善了周圍地區的生態環境,更體現了人與人、人與藝術、人與自然和諧共融、相得益彰的理念。
國家大劇院主體建築是採用殼體結構,殼體結構因可以做出各種形狀,以適應過程造型的需要,已經在建築中有廣泛的運用。在這種建築物上的殼體為鋼結構,呈半橢球形。平面投影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築物高度為46.285米,比人民大會堂略低3.32米,基礎最深部分達到-32.5米,有10層樓那麼高。國家大劇院殼體由18000多塊鈦金屬板拼接而成,面積超過30000平方米,18000多塊鈦金屬板中,只有4塊形狀完全一樣。鈦金屬板經過特殊氧化處理,其表面金屬光澤極具質感,且15年不變顏色。中部為漸開式玻璃幕牆,由1200多塊超白玻璃巧妙拼接而成。橢球殼體外環繞人工湖,湖面面積達3.55萬平方米,各種通道和入口都設在水面下。行人需從一條80米長的水下通道進入演出大廳。除了國家大劇院主體建築,整幢建築還包含其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
國家大劇院造型新穎、前衛,構思獨特,是傳統與現代、浪漫與現實的結合。這座“城市中的劇院、劇院中的城市”以一顆獻給新世紀的超越想象的“湖中明珠”悄然亮相。每當夜幕降臨,透過漸開的“帷幕”,金碧輝煌的歌劇院盡收眼底。殼體表面上星星點點、錯落有致的“蘑菇燈”,如同撲朔迷離的點點繁星,與遠處的夜空遙相呼應,使大劇院充滿了含蓄而別緻的韻味與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