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27607796117

    1、同讀音易造成歧義

    (1)有的詞可輕讀,也可重讀。不同讀法有時會使句子表示的意義不同。例如:我想起來了。(“起來”讀qǐ lái 時,表示“我想起身了”;讀qi lái時,表示“我想到了”。)

    (2)邏輯重音不但能表示強調,有時也可表示不同的意思。例如:商場有的是化妝用品。(邏輯重音有“有的是”上,表示化妝用品多;邏輯重音在“化妝用品”上,表示沒有你需要的東西,只有化妝用品。)

    (3)多音詞在口語中不產生歧義,在書面語中因為沒有注音,有時便會出現歧義。例如:他在辦公室看材料。(“看”讀kān 時,表示“看守”;讀kàn 時,表示“閱覽”。)

    2、不同停頓易造成歧義

    在某種情況下,同一句話,說或讀的停頓位置不同,顯示出的語意和結構往往不同。例如:

    這蘋果不大/好吃。(蘋果味道好)

    這蘋果/不大好吃。(蘋果味道不好)

    3、詞語限制模糊易造成歧義

    (1)某些方位詞、時間詞因區界不嚴,容易產生歧義。例如:他在天然居賓館前一站下車。(A、未到賓館; B、過了賓館; C、賓館對面)

    (2)相對意義之間有中間概念,容易出現歧義。例如:這局棋我不贏。(雖然排除了“贏”意,但 不一定就表示“輸”,因為還有“不輸不贏”,即和局。)

    4、詞語含義的多義性造成歧義

    (1)兼具有施動和受動意義的詞語,有時易產生歧義。例如:小王租小週二間房子。(“租”兼有施動和受動意義,因此可理解為:A、租房給小周;B、向小周租房)

    (2)兼類詞易造成歧義。

    例如:思維科學。(A、“科學”為名詞,關於思維方面的科學;B、“科學”為形容詞,思維方式很正確)

    再如:他爬過山沒有?(A、他爬過去這座山沒有?過,動詞;B、他以前有沒有爬山?過,助詞)

    (3)多義詞產生歧義。在某種情況下,一個詞可作幾個義項理解,便會產生歧義。

    例如:我要炒白菜。(“要”可以是:A、將要;B、需要)

    再如:他走了一個多鐘頭了。(“走”可理解為“行走”、“離開”。)

    (4)偏正短語有時也會產生歧義。

    例如:他的故事講不完。(A、他講的故事;B、關於他的故事)

    再如:他的小說看不完。(A、他收藏的小說多,看不完;B、他寫的小說多,看不完。)

    5、不同的層次和結構關係易造成歧義

    (1) 數量定語易產生歧義。

    例如:兩個師範的學生來到勞動公園。(A、兩個學校;B、兩個學生)

    再如:學校來了三個醫院的醫生。(A、學校來的醫生只有三個,是一個醫院的;B、學校來的醫生共三個,來自三個醫院。)

    (2)多個定語或狀語易產生搭配上的歧義。例如:大紅皮箱拿來了。(A、大紅色的皮箱;B、又大又紅的皮箱)

    ① 介詞短語做定語常產生歧義。(介詞的管轄範圍不確定而產生歧義)

    例如:對大家的批評。(A、對大家的/批評;B、對/大家的批評)

    再如:對老師的看法如何?(A、老師的看法;即看法是老師的;B.對老師的 看法;即看法不是老師的)

    (3)動詞與名詞搭配,即可以構成動賓結構,也可構成偏正結構,因此易產生歧義。例如:愛護人民的軍隊。(A.愛護/人民的軍隊——動賓結構;B.愛護人民的/軍隊——偏正結構)

    (4)“動詞+名詞(的)+名詞”易造成歧義。(動詞的支配範圍不確定而產生歧義)例如:發現了敵人的哨兵。(A、發現了敵人的/哨兵,即哨兵發現了敵人的;B、發現了/敵人的哨兵,即發現了哨兵)

    6、 指代與省略等易造成歧義

    (1)“的”字結構指代不清引起歧義。例如:開刀的是他的父親。(A、父親是醫生,由他主刀;B、父親是病人,要開刀)

    (2)代詞指代不明產生歧義。如:當他把錢還給張明時,他對他笑了笑。(A、他對張明笑了笑;B、張明對他笑了笑。)

    (3)省略造成的歧義。例如:曾記否,我與你相識的時候,還是個十來歲的少年,純真無瑕,充滿幻想。(A、我十來歲;B、你十來歲)

    (4)施事者和受事者不清造成歧義。例如:這個人連老張都不認識。(A、“這個人”為施事者,這個人不認識老張;B、“這個人”為受事者,老張不認識這個人。)

    (5)數量詞和有關詞彙不明產生歧義。例如:一邊站著一位同學,守衛著校門。(A、兩位同學守衛在校門的兩側;B、只有一位同學站在校門的一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油怎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