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灄水河邊觀風景
-
2 # 雪松140531653
我曾經代理過這種官司;上世紀七十年代的農村電影放映員,大多數人的工資,是由當年公社(一級政府)發放,後因種種原因,農村電影放映工作人員進行了承包放映電影,而公社也改為了鎮政府,因而,農村電影放映員的管理,形成了一個真空,沒有人和政府機關管理,當農村電影放映工作人員到了退休年齡時,矛盾就出來了,各部門如推排球一樣,把農村放映工作人員退休的事情,相互推棄;我個人認為:農村電影放映工作人員的事情(包括退休的事情)事情,應該與當地基層政府協商解決,不要讓農村電影放映工作者們為國家作了貢獻,到頭來還寒了心
-
3 # 3399089786988求知翁
這件事我清楚,一九七三年之前,電影放映隊的放映員是國有職工,歸縣電影管理站管理,放映員不願意下鄉紛紛改行,下鄉無人了。只好把放映裝置賣公社,六臺放映裝置,十二個公社不夠用呀,我現到西交民巷的中國電影總公司求助,等了二夫,說甘肅電影機廠有現貨,我到蘭州買了二十臺。沒幾年公社買了8、75電影機,一個大隊一臺,是大集體管理,用收的公益金開人員工資與維修裝置、辦公費用支出。
-
4 # 許方倫
我們這裡的老放映員和那時的村衛生員(赤腳醫生)、民辦教師(沒有轉正)及村幹部在一次性補償後,按工齡享受每月補帖待遇。
-
5 # 新馨1
全國各地相關部門已經出臺解決以前鄉鎮八大員的去留和基本養老醫療的問題,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以來。各類鄉鎮比較吃香的基層人員隨著機構改革的推進,早期的鄉鎮級各類事業單位人員透過轉並退基本上退出現有編制。國家的養老機制的逐步推進,原鄉鎮遺留下來的八大員農村基層村級幹部民辦老師代課教師農村退役軍人,都參照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模式解決其養老醫療保險的問題。有任職單位的由任職單位按比例為其補繳費用,沒有單位的由各級政府部門根據其任職年限按比例和個人共同承擔並補繳差額部分繳至最低年限社保為十五年,醫保男性為三十年女性為二十五年均可享受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所有帶待遇。
-
6 # 老七35341
別哄年輕人。七十年代,各縣都有國營電影隊(公司)。下鄉放電影由縣革委會宣傳部主管,到各鄉鎮大隊放映影片。當時放影員是最吃香的職業,有工資,有補助,下鄉吃鄉鎮大隊的特殊伙食,殺雞宰羊是平常事,一般人根本享受不到。隨著時代變遷,電視將電影擠出娛樂圈,電影公司也就隨著改制潮流,灰飛煙滅了。小縣城電影公司,全員下崗。早退休的,按國家事業單位發退休金。年齡不夠的,自已繼續交社保費,到年齡領取退休金。但比改制前的退休職工少拿兩三千塊錢。我有個朋友,當時是公司經理兼任書記,現退休金也就四千多塊錢,但當時他手下退休的老職工,領六七千一個月。這樣的事應該全國差不多。原來的縣電影院(兼劇院,大禮堂),有一千四百多座位,早就拆了。問題中的事,當時絕對不可能存在。
六八老叟。
-
7 # 張代福2
重慶
每放映一年補6百元醫療保險每月補10元
但是如果戶口在農村的超年了買不到職工養老保險的。我覺得應該給這些老人試同職工一樣補交保險費,試同工人一樣領養老保險金約。
-
8 # 生產隊長老楊
問:如何解決七十年代大隊老放映員的生活問題?
農村七十年代所有不扛鋤頭的都有了理了,唯獨扛鋤頭的最沒理,因為他們天生就是最低賤的,所以他們才始終扛鋤頭,到生產隊解體都沒放下鋤頭混上個後勤角色。
現在,那些當初當過赤腳醫生的,當過會計的,當過民辦教師的,等等,甚至是黨員,都要爭取一份生活補貼,因為他們都說的上來他們曾經擔任過什麼角色,電影放映員當初也是一個職位,唯獨始終扛鋤頭的不是職位,所以,他們沒有爭取生活補貼的名份。
要知道,七十年代凡是不扛鋤頭的職位都是令扛鋤頭的非常羨慕的職位,打破腦袋送禮請客溜鬚拍馬也要爭取個不扛鋤頭的後勤角色,因為只要扔下鋤頭,就意味著告別了出臭汗受大累。
很多這樣的角色都是留給大隊幹部的兄弟,婦聯主任的兒子的,如果什麼都不是,那你就要會"做人″,不會"做人″是謀不到這樣的差事的。
謀到了好差事當初就是優越的人,不受累不流汗,比扛鋤頭的享了輕鬆,到現在因為有了名份,還能爭取到一份生活補貼,多好啊!
就是那些一直扛鋤頭的人,什麼名份都沒有,什麼都爭取不到。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就不是個問題,老放映員在工作期間都有報酬的。至於後來的事,那就不知道了,那要看他後來幹什麼工作?總之一句話,無論如何都要參加社保,按規定繳納社保費。如果沒有參保,現在養老又有困難,那你還是要認命。因為任何人不參保都是不可能有養老金的,就算是有,也就是百十塊錢的事。如果要嫌棄,那就別要了。千萬不要指望財政能把牠白養起來,因為四川的大熊貓也要吃竹子,那也是很費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