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衚衕串子7ing希
-
2 # 桃乃木
呵呵,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那我們先換一種思路,問另外一個問題——現在你面前擺著兩個東西:一個是ipad,可以看電視、看電影、玩遊戲;一個是高等數學教科書。請問在沒有任何外界壓力、督促的情況下,你會選哪一個?
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ipad。
因為這就是人性,最最真實的自然選擇。聲色犬馬的東西最容易,而且刺激性強,上手快,不需要動腦子去鑽研,思考。這就是人類本性的選擇傾向。
再放回樓主的問題,為什麼現在的人追星,很少有人追科學家之類的名人?
一樣的道理。因為現在的社會是很浮躁的,孩子從小就嬌生慣養,享樂主義盛行,致使孩子們變得無法吃苦,心裡普遍形成了這樣一個共識——當個娛樂明星很容易,甚至唱首歌都能變成明星,而做個科學家卻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太難了。(或者說價效比太低)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們在結合自己“痛苦的學習經歷”時,很可能得出的結論依然是“做科學家太難。”“科學家數量少,且宣傳也不多,由於家長及老師的引導力度不夠,孩子們對於科學家雖然嚮往,但是距離遠,幾乎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
娛樂明星們獨有的引發共鳴的特質、“無孔不入”的宣傳及學生之間的追星氛圍也是導致學生們更喜歡娛樂明星的重要原因。此外,孩子們有自己的交友圈,有共同的話題和愛好,難免會形成這種追星氛圍。
所以說,現在的青少年普遍都選擇追星,很少有人追科學家之類的名人。而要改變這種現狀,不是一兩個人就能實現的,這需要我們國家從上而下的持續努力,持續奮鬥。
錢老鎮樓(致敬!)
-
3 # 無盡音源
也許有的人認為明星更容易成功,只要演好戲就會紅,但是科學家不一樣,他們要創新,能夠發明更好的東西,但是有的時候就算他們做到了,但是很少有人會記住他們的名字。
科學家被邊緣化是正常的,因為他們主要工作是研究,而不是在公眾前耍帥,而明星工作就是這個。
-
4 # 鄭州小小
不僅是現代,大多數時代,大家都喜歡追星而不願意追科學家(特殊年代除外)
為什麼要追星?所謂明星,一般特指文體娛樂領域,實際上追星行為是一種消費娛樂行為,是為了放鬆、愉悅自我。大部分明星都衣著光鮮,動作靚酷,可以滿足消費者的感官享受。
科學家呢?其實科學家是一個偽命題,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科學家這個職業,準確的說應該是科研工作者。科研是一種工作,而不是享受,至少正常人不會認為工作是享受。通常理解,科研意味著辛苦、坐冷板凳、奮鬥、堅持等等,這些要素雖然很高尚,但並不會讓人得到感官的享受和愉悅。
追星而不追科學家,追星是消費,是享受,科學家是工作,是付出。人天生喜歡享受,不喜歡工作,這是正常人的正常反應,沒什麼奇怪的。
但是,追星不代表尊敬明星(三觀尚未成熟的未成年可能還沒認識到),不追科學家不代表不尊敬科學家,這是兩回事。人喜歡享受,但尊敬他人的付出與貢獻,這才符合人性!
回覆列表
因為中科院等組織並沒有樹立一個所謂偶像科學家的專案。就好比德雲社,郭德綱是先讓小姑娘們喜歡上人,再讓他們慢慢了解傳統曲藝文化。所以,您這問題可能也拓展了一條思路,可以透過偶像打造的方式,提高中國國民科學素質。前一陣較火的最強大腦有點這個意思,那個Dr.魏的出現有點靠這方向,問題他們自己做壞了。所以目的不純的宣傳還是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