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黃浪健康管理師

    這個沒有科學依據。如果我們對嘌吟、痛風的形成有足夠了解,我們可能會更接近真相。

    痛風是一種關節炎症,它常常在夜晚突然發作,讓你劇痛難忍。患部的面板往往又紅又熱,關節則又腫又痛,而且這種疼痛可能持續數日。引起痛風的原因是血液、組織及尿液中尿酸過多,或尿酸的產量正常,但排洩不夠,使體內殘留過量尿酸,尿酸在關節處形成結晶體,使關節下這些晶體磨擦後,產生腫痛的現象。

    大拇腳趾是主要的受害部位,但幾乎任何關節都可能發生痛風。受害者以中年男性居多,約佔90%。肥胖及不當的飲食是痛風發生的誘因,而情緒緊張、家族病史也會提高痛風的發生機率。

    任何問題的研究,都應該抓住本質,然後,找到源頭、路徑,才能夠知道如何去根除。疾病,更是如此。

    關於形成痛風的尿酸,從何而來?嘌呤究竟是做什麼用的,人體為何需要嘌呤,嘌呤如何轉為尿酸?很少人認真瞭解。

    我們先看,人體內部的尿酸來源,高尿酸血癥(痛風)是一種由嘌呤代謝紊亂尿酸排洩障礙所引起的疾病,根據尿酸的來源,可將其分為外源性尿酸和內源性尿酸兩種。從富含嘌呤的食物中分解而來的尿酸叫做外源性尿酸,外源性尿酸約佔人體內尿酸總量的20% ,而從氨基酸核酸分解而來的尿酸叫做內源性尿酸,內源性尿酸約佔人體內尿酸總量的80% 。當體內嘌呤增多,就會產生較多的尿酸,而腎臟又不能及時將尿酸排出體外,就可引起高尿酸血癥。

    這個科學結論,在醫學文獻裡隨處可見!可是這麼明顯的結論,卻無人重視。80%的尿酸來自於內源性的,體內氨基酸核酸分解而來!外源來源僅有20%!那些可憐的專家,依然莫名其妙地要求痛風患者,減少含有嘌呤的食物,包括肉類和豆類,這麼白痴的意見,一直流傳在醫學界。

    再來看,那些外源來源的20%的嘌呤,在體內又有什麼作用?嘌呤(Purine),是存在人體內的一種物質,主要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在作為能量供應、代謝調節及組成輔酶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表明嘌呤的重要生理功能,是不可或缺的人體需要。如果食物不能夠充分獲取,人體就會不斷自行合成!

    現在看嘌呤在體內的合成。嘌呤的合成有兩個途徑,一個是從頭合成途徑。肝是體內從頭合成嘌呤核苷酸的主要器官,其次是小腸粘膜和胸腺。嘌呤核苷酸合成部位在胞液,合成的原料包括磷酸核糖、天冬氨酸、甘氨酸、谷氨醯胺、一碳單位及CO2等。

    第二個合成途徑是嘌呤核苷酸的補救合成

    反應中的主要酶包括腺嘌呤磷酸核糖轉移酶(APRT),次黃嘌呤-鳥嘌呤磷酸核糖轉移酶(HGPRT)。嘌呤核苷酸補救合成的生理意義是:節省從頭合成時能量和一些氨基酸的消耗;體內某些組織器官,例如腦、骨髓等由於缺乏從頭合成嘌呤核苷酸的酶體系,而只能進行嘌呤核苷酸的補救合成。

    這兩個合成途徑,都在證明一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人體不可以缺乏嘌呤,無論是腦部、還是骨髓都有大量需求,人體多個器官都參與這一極為重要的環節。

    那麼嘌呤是如何升高,而引起尿酸的升高呢?首先,當人體長期處於壓力狀態的時候,體內的乳酸將不斷生成,人體進入缺氧狀態,糖代謝轉為無氧酵解,需要更多的嘌呤物質,參與能量的轉換和代謝需要。同時,在壓力及勞損狀態下,細胞不斷死亡,死細胞需要分解,死細胞本身含有的嘌呤物質,也會進入血液,氧化後形成尿酸。另外,氨基酸轉換過程,如果缺乏維生素B,尤其是維生素B6,就會形成大量的代謝中間產物“黃尿酸“,從而增加了高尿酸血癥的機會。

    實際案例中,過去十餘年處理的痛風病人,無論有多嚴重,都已經徹底康復!這並不是非常難以治癒的疾病,恰好相反,抓住壓力、勞累這個關鍵詞,在理解乳酸的形成與積累所造成的危害,再認識一下維生素B缺乏的後果,就可以建立一套管理辦法,必然協助患者恢復健康。

    家庭治療措施:(1)抬高患部。(2)避免壓迫患肢。(3)注意保護關節。痛風容易發生在曾經受過創傷的關節。因此,儘可能不要碰到膝蓋或腳趾。同時,不要穿過緊的鞋子,以免趾關節受到傷害。(4)控制血壓。某些降低血壓的藥物,例如利尿劑會提高尿酸的量。(5)無須避免食用富含嘌呤的食物。並非高嘌呤食物就生成高量的尿酸,很多時候是消化過程不順利所引起。因此,無須避免食用富含嘌呤的食物,這類食物包括動物的高蛋白產品:魚、內臟、肉汁、沙丁魚、貽貝。孩子吃了不會痛風,而那些常年疲勞的人士,就很容易發生。吃高蛋白質的食物,需要增加攝入維生素B族。(6)補充大量的水分。每日飲水量應不少於2000毫升,以加速尿酸的排洩。多喝水還可避免腎結石,這是痛風患者最容易發生的疾病。(7)戒酒。酒精會增加尿酸的製造,且抑制其排洩,因而導致痛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化學有機物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