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荷巖林
-
2 # 子魚話金融
秀場為什麼能夠起來,那是因為網際網路的資訊鏈拉近了所有人的距離!其實,消費的是一種新奇特,一種內心的寂寥。而參與其中的群體,以80,90,00為主。但我並不覺得,秀場到資本是個時尚投資風口,恰恰相反,是一個類似共享單車,找接盤俠的過程!原因如下:
一方面,人終究會迴歸現實,面對現實的喜怒哀樂。而秀場,大部分還是“老生常談”,缺乏新鮮,沒有營養,純粹娛樂。讓人審美疲勞!
另一方面,人,每個年齡階段的人,對需求偏好是不同的。比如,以前喜歡看遊戲競技,有家庭後不看了。類似這種情況太多。
最後,秀場也不是國家扶持的方向,畢竟,國家希望科技教育華人,而不是娛樂!這個是資本最不願意投資的,因為很難做長久!
所以,綜合而言,雖然秀場走向資本市場,但由於秀場盈利模式單一,而且對頭部主播依賴大,粉絲黏性差,又不屬於國家發展的大方向。未來的前景不會看好,而目前資本的介入,或者,正如當年的唐德影視,范冰冰等全明星陣容。但是,後面原始股東減持離場,剩下空殼!黯然銷魂的還是那些接盤者!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進一步發展,秀場成為當下的風口,“事事可直播,人人可主播”。正在迸發“洪荒之力”的直播,到底火到什麼程度?據權威機構統計,直播平臺在2012年僅有可憐的25家。而在這個數字逐年猛漲,目前中國網路直播及日活躍使用者都上億,上幾億。我人為秀場已進入下半場,時尚投資已過風口,已處在成熟期,難度加大且邊際效益逐漸降低。
一、直播開啟千播大戰,秀場直播備受夾擊,市面上比較有知名度的部分直播平臺仍處於燒錢階段,此外,直播平臺還需砸錢養主播,比如,花椒直播幾乎將90%以上分給主播。另外,媒體宣傳、推廣等各項支出只能依靠投融資來燒錢。就目前而言,移動直播看起來聲勢浩大,其實並不是相當賺錢的生意。而傳統秀場模式大致是平臺主播公會6:3:1的分成模式,支撐了平臺的可持續、高盈利發展,是目前鮮有盈利的直播模式。直播平臺如此迅猛的速度誕生及發展。毫無疑問,市場蛋糕大到誰都想分得一塊!在資本的助力下,更加速了千播大戰的提前上演。而傳統秀場直播在競爭日益加劇的競爭環境下,危機重重。
1、競品模式雷同,內容同質化
如此大的市場空間,而且自身模式還是為數不多的盈利型別,想做該型別的覬覦者之多可想而知。加之,秀場直播模式可複製的可行性非常大,新入者何樂而不為?國內資本市場似乎都在遵從著一個共同的認知,哪裡有錢賺,寧可錯投,不可錯過。
2、直播平臺多元化,流量被稀釋
走過秀場直播、遊戲直播時代,原本單一的直播模式正變得越來越多元化,平攤到每個直播平臺的流量日益減少,像當年六間房因“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影片就傳遍網際網路的神話再難出現。在多樣的玩法規則下,顯然,秀場直播模式已不能滿足使用者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換句話說,使用者可以有更多“新鮮”選擇。歷史上技術進步和模式的迭代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以“消滅”使用者一部分想象力為代價。如果一種模式帶給使用者的增量體驗持續小於其所消滅的想象空間,是無法長留使用者的。
二、除了外患還有內憂,秀場直播急需變革
愈發複雜的外部環境和日益激烈的競爭,讓秀場直播倍感壓力。“打鐵還需自身硬”,如果秀場直播內容足夠有料,甚至構成了一定的壁壘,那麼也就沒必要太過擔心外部的一些因素影響。開啟秀場直播,一系列問題不難發現:
內容:生產的內容(包括場景)太過單一,除了唱唱跳跳奇葩搞笑就沒太多花樣,使用者易審美疲勞,流失率自然高;
使用者:消費虛榮價值觀,平臺並不帶動審美,相反帶動審醜的發展,觀眾喜歡圍觀起鬨;
商業:盈利模式單一,除了打賞這樣簡單粗暴的方式,暫無其他可行模式;
監管:雖有加強監管,但沒法做到天衣無縫,遊走法律邊緣的輕色情文化依然普遍,讓整體的氛圍顯得較LOW。
由此可見,秀場直播行業現階段最大的矛盾,是使用者日益提升的審美訴求和主播方優質內容輸出的持續性、創新型缺失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