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紫葡萄葉子

    我和我老婆,自己的工資自己拿著,沒有明確誰管錢,我們結婚到現在5年了,沒有因為管錢的問題談過,更別說吵了。

    我們倆都知道對方不會亂花錢,雙方有足夠的信任,我們的錢其實就是存在一張卡上和兩張卡上的區別,如果我需要錢,我老婆直接就給我了,她需要錢,我也不用問直接轉給她。

    其實很多女人曲解了女方管錢的初衷。一般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內,家庭零零碎碎的開銷都需要女人來管理,女人比男人更心細,所以女方管錢,防止男人大手大腳亂花錢,而有不少女人把錢管的太死了,即使男人需要花錢的地方也不給,防自己老公跟防賊一樣,還有啥意思。這樣做就會產生小金庫,最後結果就是女人管錢只是一種表面的形式了。

    我認為夫妻雙方互相理解信任,誰管錢管的好,就誰管。很多夫妻因為管錢的問題吵,其實不是因為錢,是在爭奪家庭的主導權,我覺得這樣肯定會消磨夫妻雙方的感情。

  • 2 # adu的天空

    問的有意思,關於誰管錢,問這個問題的一定是窮人!夫婦倆能者多勞嘛,別以為叫你管錢是好事兒。有時候趕情送禮,送多送少,還真是個技術活兒。總體來說,董事長管錢,也就是老婆大人。也有老婆大人是個不操心的人,那就男人管錢。這得分幾個層次來說。就拿身邊熟悉的人來分析吧。

    一,在農村,50歲左右的夫婦倆,農閒的時候男人到市內打工,一般種上麥子就農閒了,出去打工,快過年回來。一年的毛收入也就三到四萬塊的樣子,有孩子還在上學的,這時候高中,大學了,一年下來買化肥、農藥、種子,天干還要抽水。行情趕禮,到大年三十,手裡還有20000塊現金的,就已經非常不錯滴了。這也是孩子過年後的學費。如果孩子已經做事賺錢了,這錢也是孩子的,父母基本不要。這個錢就放在家裡,該咋花有商有量,基本上不存在誰管誰不管。

    二,我同學,高中教導處主任,主抓學生紀律。工資卡他都沒見過長啥樣兒,平時抽菸喝酒打麻將,車子加油。應酬也多。工資卡都在董事長手裡。老婆大人晚上洗衣服的時候會翻錢包,發現裡面不多了就塞幾張大團結。老婆自己開個店。幾十年如一日,就這樣過。我偶爾回老家,一起吃飯,在他固定的飯點吃,比較像個樣兒的,基本不買單,同桌的老師們說先放著,有人買,別操心。有時候我提出去小巷子小吃街吃,他才掏錢。

    三,有個做生意的朋友,男人為主導,女人也很精明。夫婦倆我都很熟。銀行存款過千萬,每個月的資金流動也在三五十萬那種。大錢都是男人在呼叫,當然在他手裡,老婆大人每月幾萬塊的零用錢不在話下。大專案的投資肯定是夫婦倆商量。現在都是一張卡轉來轉去,基本也不存在誰管誰不管。具體看誰在用。

    四,我以前打過工的工廠老闆,也是朋友,夫婦倆也很熟。五六十號人馬的工廠,現在利潤薄,一年下來淨賺個三五十萬已經很了不起了。老闆管工廠,老婆管財務,不用說,錢都在老婆大人掌控之下。財務室也就是老婆大人的辦公室,週末老闆約哥幾個搓麻將,“領導,沒銀子了”,老婆從保險櫃抓一把,自己的錢,當然不用數,大概三五千,夠玩一夜麻將了。家庭開支,工廠買材料都是老婆來處理。老婆開寶馬530,老闆開CROWN,大煙鬼不喝酒,從來不去風月場所。平時也是老婆檢查錢包,沒有了往裡面裝,老闆也不用卡,這兩年才學會QQ、微信。也是幾十年如一日,這樣過。

    五,再往上說,像馬雲夫婦,還有剛當媽的趙麗穎夫婦,真不知道誰管錢。

    六。我自己,吃了上頓沒下頓,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根本沒有錢錢,想管也管不著啊!兒子在廣州,自力更生。

  • 3 # 譚譚談生活

    講述一對夫妻,結婚後共同努力買了房子,店鋪,名車。 全寫女方名字,生活好了,女方懷孕帶孩子,把生意,錢全給男人管理,因為生意擴大的事情,男人要求女方把房產,車子抵押貸款了六百萬,過了不久,男人就說生意失敗錢都虧了,經常以做生意為理由不回家了,後來女方查到,這男人在外面包了個女人,還買了房子,什麼生意虧錢,一切假話,上訴離婚不行,因為那六百萬是用女方名字貸款,如果離婚還有一身債,女方哭訴,都是因為婚後沒有管錢,男人有錢就變壞了。

    如果女人不是特別敗家活著特別小氣應該讓女的管錢,如果不讓女人管錢,柴米油鹽醬醋茶變成了男人來做,男人自己變成了出納,這種家庭是很難走的遠的, 有些男人喜歡花天酒地,應酬不斷喜歡抽菸喝酒,這時女人就要管錢為主,讓男人養小三的可能沒有了出處,出去玩的次數也會減少,遏制了男人的壞習慣。持家的女人,買菜買東西都是貨比三家,精打細算,女人管錢絕對是“家中之寶”",女人負責家中的一切,照顧孩子,那麼這時一定要管錢,女人管錢能更好的主佔家庭的主導地位。 一個家庭的和諧,主要在於相互協調,無論誰管錢都好,每個人都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兩個人的心都圍著這個家轉。不管男女是會計或者金融行業的投資人士,理財本身就是他們的專業,那麼就能讓他們更好的發揮理財賺錢的特性,適當的投資能讓錢生錢表現的淋漓盡致,男女雙方都不願意把錢給對方來管理,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各奔東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順其自然是養生最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