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縱橫365
-
2 # 車醫網
你好, 目前汽車後市場的行業立法和行業規範還沒有足夠的能夠制約4s店的店大欺客的問題,在後續的一些維保過程中進行勒索消費者的現象屢見不鮮,但是目前來看,只有消費者自己加強鑑別和維權意識,才能夠儘可能降低4s店對消費者的一些不合理銷售行為。
-
3 # 祥光008
俗話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4S店自然也不例外,為了更好的生存,追求一定的利潤是必須的。
目前全國汽車產能已趨於飽和,大多4S店的銷售已開始走下坡路,利潤也越來越少。為了維持一定的利潤,更好的生存和生活,4S店的套路和陷阱就逐漸多了起來,開始“坑”消費者了。如,將合格的零件換掉,增加保養專案外的一些無關痛癢的消費專案等等,使維修,保養成本大大增加,讓消費者苦不堪言。
那麼,面對這些消費陷阱,消費者該怎麼辦呢?
一方面,要多學習和了解一些汽車方面的知識,儘量避開這些消費陷阱。
另一方面,可以加入車友群之類的群體,獲得一些維修,保養方面的經驗。
最後,若發現自己被坑,則可自我維權,向消費者協會進行投訴(投訴電話:12315)。
對4S店而言,坑消費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更是不明智之舉。在網路媒體如此高效的今天,一旦被投訴,將給汽車的品牌和4S店的聲譽帶來毀滅性的影響,只會讓4S店更快速的走向滅亡。所以,坑消費者是一種愚蠢至極的行為。只有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切實為消費者著想,才能越做越好,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
4 # 60秒懂車
確切的說不是4s店坑人,這裡邊有幾個因素,第一呢,汽車是一個技術的工種,所以它的維修有一定的技術含量,所以一般的車主呢,自己沒法維修,所以他們就有一定的加價率,這就好像你生病了,都是醫生幫你開藥,而不是自己開藥有點累,類似。。
所以呢,加價率就比較高,而且這種加價率的高呢,又沒辦法,普通的替代。
第2個原因呢,就是現在經營成本較高。佔地面積比較大,員工又比較多,所以一家店的開銷也非常大,所以他們要再收一定合理的工時費來賺取盈利。
基於以上的這些情況,4s店收費高,是一種普遍現象。
這個問題不太容易解決,各國也大多如此,開網店崛起之後呢,有適當的可以把利潤降低。
-
5 # 使用者62875335644
如果維權部門按法律辦事,肯定能壓制4S店一慣牛逼作風,先按原價雙倍倍償,吊銷其經營執照,永遠不得進入銷售行業,看他們還這麼牛逼嗎
-
6 # 堅守正道的大公知
怎麼說呢,四兒子店和國家稅收其實就是一起的利益鏈,就像現在剝削你的企業和公家的公會一樣,他們是一家的,懂了嗎?
-
7 # 道八至嫣
感同身受,消費者維權事實是有些艱難,我買了一臺西門子冰箱,顯示屏不到兩年就壞了,自費5百多元換一塊新的,不到一年又壞,明顯是質量問題,打電話政府部門,左推又推,不想理,不敢理,助長了西門子的霾氣凌人、店大欺客!這裡奉勸一句,冰箱真的不要曬銀紙(西門子)。研究生,我挺你!
-
8 # 手背上的螞蟻
發生類似這種事也不是一起二起!只不過4s店如今遇到了厲害的主,而且媒體的影響面過大他們才出面處理,要不然咋會有店大欺客的說法!人家有錢有實力,在錢能通神的社會中,老百姓被坑即使你有理又奈何得了誰!要是人們在維權的時候,都能有這個女車主的強勢和霸氣,有理有據的抗爭,估計大家都不會輕易被坑了!
-
9 # 2020年活著不易
你不具備以下條件真的把他們沒辦法
1.你不是研究生
2.你沒有多少經濟,又不具備哭
3.不要相信法律,法律是保護有錢人的
-
10 # 銀翼風神
說那麼多都有什麼用?4s店就是賣汽車的售後。能夠買汽車,是什麼人物?不可能像賣鹹鴨蛋似的吧。都是大人物,有根有靠的人。
-
11 # 道德至上926
有問題找有關部門,人我管不著,有管他們的,不相信還有貓怕老鼠的,除非老鼠給貓送了魚!
-
12 # 使用者93990807178
購物時留有發票、可撥打當地12315電話,求助法律援助耒解決問題。
-
13 # 使用者3424153405903
購車一定不要太相信4s店。多問多看多跑幾家對比一下。
-
14 # 順情說
不是所有四兒子都厲害?像國際大品牌有撐著?惹不起。
-
15 # 大漠蒼隼
這個市場根本就是強欺負弱,市場上缺乏監管
-
16 # 使用者5495433183
沒有,幹這個的都非富即貴,惹不起的
-
17 # 78403594
辦法一堆,規矩挺多,可缺少的不是這些!關鍵是看什麼樣的人來執行,看什麼樣的人來監督這些執行者!
-
18 # 厚德載物160878058
建議取消消協,成立具有執法權的強力部門。先扣押車輛,然後找權威部門鑑定,根據鑑定結果,再做處理。
-
19 # 至尊寶
你要是沒有硬關係,你去試試看,看能不能管你?直接讓你懷疑人生
-
20 # fc1651280
沒有啊,現在沒有人管什麼4S店啊,都去掃黑除惡了呀,要表現好才能升官
回覆列表
我們國家對買賣雙方出問題後直偏向賣方,不信你們可以統計一下。老話說只有錯買沒錯賣,說明買賣雙方資訊難對稱,這就是吃虧總是消費者的原因。買房買車買貴重品肯定消費者弱勢,鬧不過賣方的,除非政府端正態度站正立場讓百姓有依靠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