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雅、淡秀的拙政園位於蘇州古城東北街178號,面積78畝。這是一座始建於公元十五世紀初的古典園林,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特色,經過幾百年的蒼桑變遷,至今仍保持著平淡疏朗、曠遠明瑟的明代風格,被譽為“中國私家園林之最”。
明代正德四年(1509),官場失意還鄉的朝廷御史王獻臣建造此園,取晉代潘岳《閒居賦》中“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為政也”之意,名“拙政園”。四百多年來,拙政園幾度分合,或為“私人”宅園,或做“金屋”藏嬌,或是“王府”治所,留下了許多誘人探尋的遺蹟和典故。
全園分東、中、西、住宅四部分。中部山水明秀,廳榭典雅,花木繁茂,是全園的精華所在。西部水廊逶迤,樓臺倒影,清幽恬靜。東部平崗草地,竹塢曲水,空間開闊。
盆景園與雅石齋是鑲嵌在拙政園中的二顆璀璨的明珠。拙政園西部一片清影搖曳的竹籬牆內,集萃著蘇派盆景的精品,它被稱為“名園瑰寶”,擁有50餘個品種,近萬盆盆景。雅石齋位於中部,一個池水、遊廊縈繞的幽靜的小院,裡面陳列著室內清供佳品“奇石”,千姿百態的多種奇石配以紅木座架供奉於案桌、條几,越顯鍾靈毓秀。近年來,拙政園還推出了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旅遊活動---杜鵑花節、荷花節,受到了廣大中外遊人的喜愛和稱讚。如今二個花節已成為蘇州古城每年春天一個亮麗的旅遊景點,成為蘇州園林每年的一個特色旅遊專案。
該園為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特殊遊覽參觀點之一、世界文化遺產,迄今為止同時具備這四項桂冠的全國僅拙政園一家。每年,數以百萬計的中外遊人前來觀光旅遊,他(她)陶醉在古老、文明的傳統文化之中。
留園在蘇州閶門外留園路338號,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
園始建於明代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為太僕寺少卿徐泰時的私家園林,時人稱東園,其時東園“宏麗軒舉,前樓後廳,皆可醉客”。瑞雲峰“妍巧甲於江南”,由疊山大師周時臣所堆之石屏,玲瓏峭削“如一幅山水橫披畫”。今中部池、池西假山下部的黃石疊石,似為當年遺物。
泰時去世後,“東園”漸廢,清代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園為吳縣東山劉恕所得,在“東園”故址改建,經修建於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始成,因多植白皮松、梧竹,竹色清寒,波光澄碧,因園內竹色清寒,故更名“寒碧山莊”,俗稱“劉園”劉恕喜好法書名畫,他將自己撰寫的文章和古人法帖勒石嵌砌在園中廊壁。後代園主多承襲此風,逐漸形成今日留園多“書條石”的特色。劉恕愛石,治園時,他搜尋了十二名峰移入園內,並撰文多篇,記尋石經過,抒仰石之情。嘉慶七年(1802),著名畫家王學浩繪《寒碧莊十二峰圖》。
咸豐十年(1860),蘇州閶門外均遭兵燹,街衢巷陌,毀圮殆盡,惟寒碧莊倖存下來。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園為常州盛康(旭人)購得,繕修加築,於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完工,其時園內“嘉樹榮而佳卉茁,奇石顯而清流通,涼臺燠館,風亭月榭,高高下下,迤邐相屬”(俞樾作《留園記》)。比昔盛時更增雄麗,因前園主姓劉而俗稱劉園,盛康乃仿隨園之例,取其音而易其字,改名留園。盛康歿後,園歸其子盛宣懷,在他的經營下,留園聲名愈振,成為吳中著名園林,俞樾稱其為“吳下名園之冠”。
30年代以後,留園漸見荒蕪。1953年蘇州市人民政府決定修復留園,並廷請了一批學識淵博的園林專家和技藝高超的古建工人。經過半年的修整,一代名園重現光彩。90年代安,又修復了盛家祠堂和部分住宅,使原來宅、園相連的風貌進一步趨向完整。
留園為中國大型古典私家園林,佔地面積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風格,園以建築藝術精湛著稱,廳堂宏敞華麗,庭院富有變化,太湖石以冠雲峰為最,有“不出城郭而獲山林之趣”。
典雅、淡秀的拙政園位於蘇州古城東北街178號,面積78畝。這是一座始建於公元十五世紀初的古典園林,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特色,經過幾百年的蒼桑變遷,至今仍保持著平淡疏朗、曠遠明瑟的明代風格,被譽為“中國私家園林之最”。
明代正德四年(1509),官場失意還鄉的朝廷御史王獻臣建造此園,取晉代潘岳《閒居賦》中“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為政也”之意,名“拙政園”。四百多年來,拙政園幾度分合,或為“私人”宅園,或做“金屋”藏嬌,或是“王府”治所,留下了許多誘人探尋的遺蹟和典故。
全園分東、中、西、住宅四部分。中部山水明秀,廳榭典雅,花木繁茂,是全園的精華所在。西部水廊逶迤,樓臺倒影,清幽恬靜。東部平崗草地,竹塢曲水,空間開闊。
盆景園與雅石齋是鑲嵌在拙政園中的二顆璀璨的明珠。拙政園西部一片清影搖曳的竹籬牆內,集萃著蘇派盆景的精品,它被稱為“名園瑰寶”,擁有50餘個品種,近萬盆盆景。雅石齋位於中部,一個池水、遊廊縈繞的幽靜的小院,裡面陳列著室內清供佳品“奇石”,千姿百態的多種奇石配以紅木座架供奉於案桌、條几,越顯鍾靈毓秀。近年來,拙政園還推出了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旅遊活動---杜鵑花節、荷花節,受到了廣大中外遊人的喜愛和稱讚。如今二個花節已成為蘇州古城每年春天一個亮麗的旅遊景點,成為蘇州園林每年的一個特色旅遊專案。
該園為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特殊遊覽參觀點之一、世界文化遺產,迄今為止同時具備這四項桂冠的全國僅拙政園一家。每年,數以百萬計的中外遊人前來觀光旅遊,他(她)陶醉在古老、文明的傳統文化之中。
留園在蘇州閶門外留園路338號,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
園始建於明代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為太僕寺少卿徐泰時的私家園林,時人稱東園,其時東園“宏麗軒舉,前樓後廳,皆可醉客”。瑞雲峰“妍巧甲於江南”,由疊山大師周時臣所堆之石屏,玲瓏峭削“如一幅山水橫披畫”。今中部池、池西假山下部的黃石疊石,似為當年遺物。
泰時去世後,“東園”漸廢,清代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園為吳縣東山劉恕所得,在“東園”故址改建,經修建於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始成,因多植白皮松、梧竹,竹色清寒,波光澄碧,因園內竹色清寒,故更名“寒碧山莊”,俗稱“劉園”劉恕喜好法書名畫,他將自己撰寫的文章和古人法帖勒石嵌砌在園中廊壁。後代園主多承襲此風,逐漸形成今日留園多“書條石”的特色。劉恕愛石,治園時,他搜尋了十二名峰移入園內,並撰文多篇,記尋石經過,抒仰石之情。嘉慶七年(1802),著名畫家王學浩繪《寒碧莊十二峰圖》。
咸豐十年(1860),蘇州閶門外均遭兵燹,街衢巷陌,毀圮殆盡,惟寒碧莊倖存下來。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園為常州盛康(旭人)購得,繕修加築,於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完工,其時園內“嘉樹榮而佳卉茁,奇石顯而清流通,涼臺燠館,風亭月榭,高高下下,迤邐相屬”(俞樾作《留園記》)。比昔盛時更增雄麗,因前園主姓劉而俗稱劉園,盛康乃仿隨園之例,取其音而易其字,改名留園。盛康歿後,園歸其子盛宣懷,在他的經營下,留園聲名愈振,成為吳中著名園林,俞樾稱其為“吳下名園之冠”。
30年代以後,留園漸見荒蕪。1953年蘇州市人民政府決定修復留園,並廷請了一批學識淵博的園林專家和技藝高超的古建工人。經過半年的修整,一代名園重現光彩。90年代安,又修復了盛家祠堂和部分住宅,使原來宅、園相連的風貌進一步趨向完整。
留園為中國大型古典私家園林,佔地面積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風格,園以建築藝術精湛著稱,廳堂宏敞華麗,庭院富有變化,太湖石以冠雲峰為最,有“不出城郭而獲山林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