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尤研究中心在一份新報告中指出,正在爆發的新冠病毒疫情讓人們對隱私和監控問題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從駭客入侵影片會議,到建議政府追蹤人們的手機作為限制和防止病毒傳播的措施等。在過去的一年裡,皮尤研究中心對美國民眾進行了關於隱私、個人資料和數字監控相關的意見調查。
以下是10個突出的關鍵調查結果。
1.根據4月7日至12日進行的一項美國成年人調查,大約60%的美國民眾表示,如果政府透過手機追蹤人們的位置,它不會在限制COVID-19的傳播方面發揮太大作用。較小部分美華人表示,這將會有很大的幫助(16%)或有一點幫助(22%)。
2.美國民眾對利用手機資料來追蹤人們的行蹤的接受度存在分歧。根據4月份的一份調查顯示,大約一半的美華人(52%)表示,政府使用人們的手機追蹤COVID-19檢測呈陽性的人的位置,以瞭解病毒可能如何傳播,這將是至少可以接受的。儘管如此,48%的美國成年人認為這種做法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是不能接受的。當美華人被問及政府使用手機追蹤人們的位置,以確保他們遵守保持社交距離建議時,支援率要低得多。62%的人說這有點或非常不能接受,只有37%的人說是可以接受的。
3.在疫情爆發前,美國民眾強烈認為他們的個人資料比過去更容易受到攻擊。在2019年6月的一項調查中,70%的美華人表示,他們的個人資訊比五年前更不安全。僅有6%的美華人表示,他們覺得自己的資訊比過去更安全,而24%的人表示,他們的個人資訊和五年前差不多。有專家表示,在新冠病毒爆發期間,資料安全可能會受到威脅,這對轉向遠端辦公的公司--以及花更多時間上網的普通人來說,都是如此。
4.大多數美國民眾去年表示,他們擔心公司或政府如何使用他們的個人資料,但很少有人說他們瞭解自己的資訊被用來做什麼。根據2019年6月的調查,約80%的成年人(79%)表示,他們至少有點擔心公司如何使用收集到的關於他們的資料。同時,64%的美華人表示,他們對政府收集他們的個人資料有些或非常關注。然而,相對而言,很少有美國民眾表示,他們非常瞭解公司(6%)或政府(4%)在利用公司收集的關於他們的資料做了什麼。
5.大約70%的美國民眾(72%)認為,他們在網上或使用手機時所做的全部、幾乎全部或大部分事情都被廣告商、科技公司或其他公司追蹤。近一半的美華人(47%)表示,他們認為自己的線上活動被政府追蹤。
6.當涉及到資料收集時,美華人看到的風險多於益處。在2019年6月的一項調查中,大多數美華人表示,他們從公司(72%)和政府(76%)收集的關於他們的資料中獲益甚少或根本沒有獲益。也有很大一部分人表示,這種資料收集的潛在風險大於益處。對於企業收集的資料,81%的人這樣說,對於政府收集的資料,66%的人這樣說。不過,最近有專家呼籲關注與新冠病毒相關的資料收集對公眾健康的好處。
7.美國民眾廣泛支援 "被遺忘權",這將允許人們從公開的線上搜尋或資料庫中刪除關於自己的個人資訊。當皮尤研究中心在2019年6月專門詢問美國民眾關於醫療資料的情況時,約70%的美國成年人(69%)表示,所有美華人都應該有權讓擁有該資訊的人或機構永久刪除醫療機構收集的醫療資料。
白人、年長的美華人以及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較高的人更有可能說所有美華人都應該有權永久刪除這些資訊。例如,77%的受教育程度在大學以上的人表示,這應該是所有美華人的權利,相比之下,受過一些大學教育的人(70%)或高中文憑或以下的人(61%)的比例較小。
8.大多數美國民眾表示,他們不瞭解目前的隱私法律和法規,但大多數人贊成政府在這方面進行更多的監管。2019年有超過60%的美華人(63%)表示,,他們對目前保護資料隱私的法律法規知之甚少或根本不瞭解;僅有3%的人表示非常瞭解。然而,四分之三的美華人表示,他們認為關於公司可以對客戶的個人資訊做什麼方面政府應該有更多的監管;只有8%的人贊成減少監管。
9.大約一半的美國民眾表示,他們在使用他們認為有隱私問題的產品時,會三思而後行。去年,52%的美華人表示,他們決定不使用某項產品或服務的原因是擔心會收集到關於他們的個人資訊。當被問及最近決定不使用某項產品或服務的情況時,五分之一的美華人表示,他們決定不使用的產品是網站。較小的份額提到了電子產品(11%)、社交媒體(10%)和DNA、金融或醫療服務(10%)。
10.美國民眾往往在理解與數字隱私和資料保護相關的關鍵概念上掙扎。在2019年6月進行的一系列測試美華人對數字話題的認知的問題中,只有少數成年人正確地表示,以 "https://"開頭的URL意味著在該網站上輸入的資訊是加密的(30%)。同樣的一小部分人(28%)能夠準確識別出雙因素認證的範例。美國特勤局的警告稱,COVID-19的爆發帶來了線上惡意攻擊和電子郵件詐騙的增加。專家警告說,這些犯罪行為中的許多可能會對高風險人群以及數字和金融知識和網路安全知識水平較低的人造成特別大的影響。
皮尤研究中心在一份新報告中指出,正在爆發的新冠病毒疫情讓人們對隱私和監控問題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從駭客入侵影片會議,到建議政府追蹤人們的手機作為限制和防止病毒傳播的措施等。在過去的一年裡,皮尤研究中心對美國民眾進行了關於隱私、個人資料和數字監控相關的意見調查。
以下是10個突出的關鍵調查結果。
1.根據4月7日至12日進行的一項美國成年人調查,大約60%的美國民眾表示,如果政府透過手機追蹤人們的位置,它不會在限制COVID-19的傳播方面發揮太大作用。較小部分美華人表示,這將會有很大的幫助(16%)或有一點幫助(22%)。
2.美國民眾對利用手機資料來追蹤人們的行蹤的接受度存在分歧。根據4月份的一份調查顯示,大約一半的美華人(52%)表示,政府使用人們的手機追蹤COVID-19檢測呈陽性的人的位置,以瞭解病毒可能如何傳播,這將是至少可以接受的。儘管如此,48%的美國成年人認為這種做法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是不能接受的。當美華人被問及政府使用手機追蹤人們的位置,以確保他們遵守保持社交距離建議時,支援率要低得多。62%的人說這有點或非常不能接受,只有37%的人說是可以接受的。
3.在疫情爆發前,美國民眾強烈認為他們的個人資料比過去更容易受到攻擊。在2019年6月的一項調查中,70%的美華人表示,他們的個人資訊比五年前更不安全。僅有6%的美華人表示,他們覺得自己的資訊比過去更安全,而24%的人表示,他們的個人資訊和五年前差不多。有專家表示,在新冠病毒爆發期間,資料安全可能會受到威脅,這對轉向遠端辦公的公司--以及花更多時間上網的普通人來說,都是如此。
4.大多數美國民眾去年表示,他們擔心公司或政府如何使用他們的個人資料,但很少有人說他們瞭解自己的資訊被用來做什麼。根據2019年6月的調查,約80%的成年人(79%)表示,他們至少有點擔心公司如何使用收集到的關於他們的資料。同時,64%的美華人表示,他們對政府收集他們的個人資料有些或非常關注。然而,相對而言,很少有美國民眾表示,他們非常瞭解公司(6%)或政府(4%)在利用公司收集的關於他們的資料做了什麼。
5.大約70%的美國民眾(72%)認為,他們在網上或使用手機時所做的全部、幾乎全部或大部分事情都被廣告商、科技公司或其他公司追蹤。近一半的美華人(47%)表示,他們認為自己的線上活動被政府追蹤。
6.當涉及到資料收集時,美華人看到的風險多於益處。在2019年6月的一項調查中,大多數美華人表示,他們從公司(72%)和政府(76%)收集的關於他們的資料中獲益甚少或根本沒有獲益。也有很大一部分人表示,這種資料收集的潛在風險大於益處。對於企業收集的資料,81%的人這樣說,對於政府收集的資料,66%的人這樣說。不過,最近有專家呼籲關注與新冠病毒相關的資料收集對公眾健康的好處。
7.美國民眾廣泛支援 "被遺忘權",這將允許人們從公開的線上搜尋或資料庫中刪除關於自己的個人資訊。當皮尤研究中心在2019年6月專門詢問美國民眾關於醫療資料的情況時,約70%的美國成年人(69%)表示,所有美華人都應該有權讓擁有該資訊的人或機構永久刪除醫療機構收集的醫療資料。
白人、年長的美華人以及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較高的人更有可能說所有美華人都應該有權永久刪除這些資訊。例如,77%的受教育程度在大學以上的人表示,這應該是所有美華人的權利,相比之下,受過一些大學教育的人(70%)或高中文憑或以下的人(61%)的比例較小。
8.大多數美國民眾表示,他們不瞭解目前的隱私法律和法規,但大多數人贊成政府在這方面進行更多的監管。2019年有超過60%的美華人(63%)表示,,他們對目前保護資料隱私的法律法規知之甚少或根本不瞭解;僅有3%的人表示非常瞭解。然而,四分之三的美華人表示,他們認為關於公司可以對客戶的個人資訊做什麼方面政府應該有更多的監管;只有8%的人贊成減少監管。
9.大約一半的美國民眾表示,他們在使用他們認為有隱私問題的產品時,會三思而後行。去年,52%的美華人表示,他們決定不使用某項產品或服務的原因是擔心會收集到關於他們的個人資訊。當被問及最近決定不使用某項產品或服務的情況時,五分之一的美華人表示,他們決定不使用的產品是網站。較小的份額提到了電子產品(11%)、社交媒體(10%)和DNA、金融或醫療服務(10%)。
10.美國民眾往往在理解與數字隱私和資料保護相關的關鍵概念上掙扎。在2019年6月進行的一系列測試美華人對數字話題的認知的問題中,只有少數成年人正確地表示,以 "https://"開頭的URL意味著在該網站上輸入的資訊是加密的(30%)。同樣的一小部分人(28%)能夠準確識別出雙因素認證的範例。美國特勤局的警告稱,COVID-19的爆發帶來了線上惡意攻擊和電子郵件詐騙的增加。專家警告說,這些犯罪行為中的許多可能會對高風險人群以及數字和金融知識和網路安全知識水平較低的人造成特別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