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103564729493

    營養聖經》這本書,是自己在開始學習營養學的時候就知道的,畢竟作為一本健康著作,登上了歐美各國的暢銷書排行榜,在眾多類似著作中脫穎而出,也一定有它的道理。於是拿到營養師證書的那一天,就送了自己一本作為獎勵。

    在網上查的時候,發現有兩個版本的營養聖經,一個是美華人寫的,另一個是英華人寫的,我買的就是英華人霍爾福德的著作。趁放假前夕學習狀態不佳,就拼命啃完了這本書,讀完竟然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甚至希望把它作為一本資料書不時查閱。

    《營養聖經》究竟好在哪裡?這是個人的一點看法,至少是吸引我認真讀下去的原因。

    1.介紹了最佳營養的概念。該書提出了最佳營養:就是簡單地讓自己攝入最合理的營養素,以使身體儘可能地達到健康狀態,各項機能達到巔峰狀態。看起來簡單的一句話,卻道出了與傳統認知的差異:它不是一套固定規則,而是針對每個人獨一無二的;透過最佳營養,可以促進思想集中能力、提高智商、提高體能、改善睡眠質量、增強抵抗力、延長生命等。

    2.因人而異的營養定製方案。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同,這就是膳食指南的弊端。況且每個人的體重和基礎代謝率也不同,怎麼可能用同一套膳食指南就可以一概而論呢。在個人營養方案的章節中,會配備有飲食檢查問卷等,個人可以根據不同情況進行調整。

    3.對於營養補充劑的強調。在我看過的一些中國出版的書籍中,大多數都是按照膳食參考指南進行介紹,關於營養補充劑的內容更是少之又少。然而讀完這本書之後,最大的感受是營養補充劑的必要性。雖然按照膳食金字塔進行飲食已經很不錯,但是仍然難以保證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素的充足;這還未考慮到吸收的狀況:吸菸、喝咖啡等都可能嚴重影響吸收率。

    4.針對不同疾病的營養療法。雖然營養只能作為輔助,但是這本書如此全面地介紹仍給了讀者很大的慰藉:得了病,除了藥,飲食也可以幫助我們康復。

    然而對於營養學這門博大精深的科學來說,許多知識還有待討論,所以不可過於依賴;另外文中提到的許多量化指標是針對英國的,放在中國並不適用。一些食物在我們的知識庫中不存在,因為也不是華人的日常飲食。所以在這些時候,就需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同時能夠進行“等價替換”。

    說了這麼多,還是非常推薦這本書,相信能夠透過這本書對營養學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同時主動改善自己的飲食環境,進而改善身體狀況,讓營養助你一臂之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業系統的16位,32位,64位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