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嶽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東經117°6",北緯36°16",;西嶽華山位於陝西省華陰市境內,東經109°57′-110°05′,北緯34°25′-34°00′之間;北嶽恆山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城南10公里處北緯39°42′N,東經113°41′E;中嶽嵩山位於河南省西部,中原腹地,屬八百里伏牛山系北緯 34°23′31″至34°35′53″,東經112°56′07″至113°11′32″;南嶽衡山位於湖南省中部偏東南部,綿亙于衡陽、湘潭兩盆地間北緯27°2′~27°26′,東經112°33′~112°47′之間。中國五嶽,中國漢文化中五大名山的總稱,是古代民間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五嶽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於天、定鼎中原的象徵。擴充套件資料:五嶽分別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五嶽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於天、定鼎中原的象徵。五嶽的說法始見於《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周禮》成書於戰國後期,是儒家思想融合道、法、陰陽等諸家而形成的。因此我們認為五嶽的思想是糅合夏代、商代以來的四方神和戰國初期的五行觀念而形成的山嶽崇拜。五嶽是封建時代帝王加封的。《史記集解》載:“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帝王們為了“報天之功”,常以雄偉險峻的大山為祥瑞,在峰頂上設壇祭祀,舉行封禪大典。
東嶽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東經117°6",北緯36°16",;西嶽華山位於陝西省華陰市境內,東經109°57′-110°05′,北緯34°25′-34°00′之間;北嶽恆山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城南10公里處北緯39°42′N,東經113°41′E;中嶽嵩山位於河南省西部,中原腹地,屬八百里伏牛山系北緯 34°23′31″至34°35′53″,東經112°56′07″至113°11′32″;南嶽衡山位於湖南省中部偏東南部,綿亙于衡陽、湘潭兩盆地間北緯27°2′~27°26′,東經112°33′~112°47′之間。中國五嶽,中國漢文化中五大名山的總稱,是古代民間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五嶽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於天、定鼎中原的象徵。擴充套件資料:五嶽分別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五嶽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於天、定鼎中原的象徵。五嶽的說法始見於《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周禮》成書於戰國後期,是儒家思想融合道、法、陰陽等諸家而形成的。因此我們認為五嶽的思想是糅合夏代、商代以來的四方神和戰國初期的五行觀念而形成的山嶽崇拜。五嶽是封建時代帝王加封的。《史記集解》載:“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帝王們為了“報天之功”,常以雄偉險峻的大山為祥瑞,在峰頂上設壇祭祀,舉行封禪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