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人物之十三

    此詩開始四句,以寫景落筆。仲秋之夜,風清氣爽,在萬里無雲的高朗星空中,那條橫貫中天的銀河(即明河),顯得分外明亮。日暮時分,它出現在“南樓”上空,清澈淺顯;清晨,它斜掛在“西山”之上,似縱卻橫。這裡,“南樓”、“西山”借用了兩個典故。<世說新語·容止>載:“庾太尉在武昌,秋夜氣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樓理詠。音調始遒,聞函道中有屐聲甚厲,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許人步來,諸賢欲起避之。公徐曰:‘諸君少住,老子於此處興復不淺!’因便據胡床,與諸人詠謔,竟坐甚得任樂。”另<世說新語·簡傲>載:“王子猷作桓車騎參*。桓謂王曰:‘卿在府久,比當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視,以手版拄頰雲:‘西山朝來,致有爽氣。’”詩人借用這兩個典故,抒發自己希望象魏晉名士那樣,縱情山水的心願,寄寓著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和追求。這短短的四句詩中,先是以風涼、氣清和萬里無雲,來襯托河漢的“明”;接著,把銀河比作一條清淺的河流,還賦予它以“縱復橫”的動勢,使之更顯清瑩可愛,而典故的運用,使詩意更為深厚,所抒之情更加含蓄、婉轉。

    接著八句,詩人描繪在洛陽城中觀看明河的情景。洛陽城中高大的宮殿直抵雲霄,長長的銀河照臨宮室。但是,因為天橋和屋脊的遮蔽,卻看不見完整的銀河,只有在別的精美的居室中觀看,才最為相宜。那銀河的柔光照著以雲母片作裝飾的帳幔,銀光閃爍,彷彿天上之水流淌到人間;走到“水晶簾”外,舉頭一望,那耿耿銀河顯得更加明亮,在空中彎曲綿延不斷,與滿天星斗相輝映。它象一條純潔白絹,從東城一直連線著遼遠的南郊。在這八句中,詩人以“畫堂瓊戶”、“雲母帳”、“水晶簾”等華美的辭藻,使各種富麗堂皇的景象接連呈現,既表現了帝都特有的風物,也與明澈的銀河相映照,在一片柔光中,給帝都蒙上了一層朦朧、幽深而又神秘的**,使天上、人間連為一體。

    接著詩人在以下的八句中,想象在銀河的映照下,“南陌”思婦對於徵人的思念,同時也抒發了自己的感慨。詩人從萬戶搗衣聲中,想到了一去不歸的徵人,並進而想到了正在“鴛鴦機”上刺繡的女子,從點點螢光中,抬頭看到了空中明亮的銀河,勾起對徵人的無盡思念。此時,一隻孤雁正從牛郎、織女相會過的“烏鵲橋”邊飛過,發出哀怨悲鳴,更使思婦的離愁難以平息,她痴痴地坐望天河,默唸徵人,直到銀河漸漸地隱沒在曉天之中。這明河似乎懂得舒捲屈伸、出處進退之道(<關尹子·三極>:“雲之卷舒,禽之飛翔,皆在虛空中,所以變化無窮,聖人之道則然。”),在黎明漸曉之時,任由浮雲的遮蔽,毫不吝惜地將自己的光輝讓給那曉月的流光,悄然隱去。而思婦的眷懷之情,卻無法停歇!這一段,是上文的轉折和深入,它由單純對明河的讚美,轉入對人事的感嘆,進一步把人間、天上融為一體。那搗衣之聲與雁飛螢度相交織,冷清、悽切之感,無窮的相思之情,將伴著耿耿長河,無終無了。特別是詩人在“已能舒捲任浮雲,不惜光輝讓流月”兩句中,賦予明河以人的崇高感情,使得它本來就美好的風*更為美好。這裡採用十分婉曲的手法,進一步讚美了明河,也為最後四句埋下了伏筆。

    最後四句,詩人以神話故事,作了精彩而又富有深意的收結。如此美好的明河“可望不可親”,因此,詩人要到天上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的身邊有了很簡單的女孩,你會怎麼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