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花閣主

    官渡之戰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

    可以說許攸是曹操打袁紹的突破口,作為糧草重地烏巢袁紹沒有重兵把守,導致許攸投靠曹操獻計奇襲烏巢,將袁紹糧草焚燒殆盡,袁紹軍心大亂,沒有了鬥志的軍隊數量再多也有如傀儡,兵敗如山倒也就在所難免!

    還有一點就是曹操和袁紹是發小,從小一起玩到大,一起幹過很多荒唐事,比如一起偷新娘,袁紹的性格特點曹操太瞭解不過了,再加上曹操身邊一群人才,曹操本身也是雄才大略之人,水平上的碾壓袁紹不在話下。

  • 2 # 愛歷史君

    筆者簡單發表一下自己的拙見:

    1、袁紹本身的智謀和條件有限。雖然袁紹很早就進入官僚階層甚至是中央機構,但他的資質是平庸的,甚至很多時候還優柔寡斷,該出手的時候不及時出手,如曹軍突襲烏巢,竟然不是全力相救,手下謀士提出正確的建議卻不採納喪失戰機(如許攸的計策)。

    2、袁紹下屬的武將謀士並沒有整合成一塊,而是勾心鬥角。如前文講的田豐、沮授和審配、郭圖等人的爭鬥。注意:這種爭鬥不僅僅是路線上的爭鬥,更是你死我活的人身攻擊。謀臣之間互掐,怎會能全力以赴對敵呢?

    3、袁紹多年征戰公孫瓚,取勝後有些目空一切,以為敵人都不過如此。對比一下公孫瓚和曹操就知道,公孫瓚手下幾乎沒什麼像樣的謀臣,打仗幾乎全是靠蠻力,曹操手下的謀臣那可是超高水平了。再加上曹操善於聽取下屬的建議和意見,袁紹這方面就差的不是一點半點了。此外,曹操手下又有一批猛將,總體水平比袁紹的猛將技高一籌。

    4、曹操的作戰意志遠遠強於袁紹,並且曹操集團真正做到了上下一心,齊心協力。反之,袁紹方面就是另外的局面了,謀臣之間不和,主帥與下屬將領之間之間猜忌(最後時刻張郃等將領反水)。

    這麼簡單一分析,袁紹的勝率多少就可想而知了!

    (袁紹,曾經的大軍閥,實力遠超曹操,但是還是“志大才疏”“剛愎自用”。)

    (曹操的謀略遠在袁紹之上,並且曹操集團真正做到了上下一心)

  • 3 # 姚哥談歷史

    官渡之戰,袁紹失敗的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袁紹自己盲目自大,認為自己的軍隊是曹操的差不多十倍,根本就沒有把曹操放在眼裡!第二,沒有考慮全域性,拉的戰線太長,好多士兵已經沒有戰鬥力!第三,雖然袁紹的軍隊人數眾多,但是他們都是各懷鬼胎,不像曹操的軍隊那樣齊心!第四,不會用人,他不知道誰該放在什麼地方!比如看守烏曹的糧,選了一個酒鬼,導致曹操突襲成功!第五,袁紹剛愎自用,不重用忠臣,聽從小人,他一心只想做皇帝,已經昏過了頭,許攸這樣的軍師,都被誣陷,他和曹操是同鄉早就相識,要投降不會等到現在,就這樣把最重要的人給了曹操!第六,袁紹他只不過比曹操的出身好,他的才能不及曹操的十分之一!只說這麼多了,歡迎大家共同討論!

  • 4 # 幻影沐風

    東漢末年,天下分裂,豪傑並起。我們熟悉的有,袁紹,袁術,公孫瓚,劉表,曹操,孫堅,呂布……

    在這亂世之中,有的選擇保境安民,有的選擇逐鹿中原,當時,最強大的就是袁氏兄弟。

    大家都知道,袁家四世三公,那個時候沒有科舉,教育幾乎都被世族壟斷,偶爾有些平民能做做官,但都是些芝麻小官。所以很多人都想來抱袁紹這個大腿。袁紹呢?自然也效仿古人,禮賢下士,可這僅僅只是如此。

    很快,袁紹佔據了冀青幽並四州,手下人才濟濟,可謂是文人如雲,武將如雨。而他,心胸狹窄,嫉賢妒能,刻薄猜忌。結果許攸叛逃,張郃反水,田豐自刎。官渡之戰中,但凡有一點聽取別人的意見哪能敗給曹操?

    曹操,父親是宦官的養子,東漢也是被外戚和宦官攪亂的,所以說,單憑出身,袁紹已經甩他幾條街了。更別說地盤,人才了,袁紹幾乎是壓倒性的優勢。

    為了彌補這些不足,曹操禮賢下士,組織軍民耕種,更是提出唯才是舉,漸漸的,曹操身邊也籠絡了一些人才,於是開始準備逐鹿中原。

    先消滅了一些勢力較小的諸侯,然後將漢獻帝遷到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此時的袁紹,卻還一心想著擴充地盤。

    決戰的時候,總於到了,袁紹兵多將廣,佔盡天時,地利。此時的袁紹,即便不會打戰,只要堅守不出也能耗死曹操,可是他卻好,盡幹些作死的事情,這還不算,把謀士殺的殺,囚的囚。曹操呢,此時把一切都給壓上了,如果敗了,估計再也沒有回天之力了,於是處處小心翼翼,虛心聽取謀士的正確意見,更是以身犯險,率兵投降烏巢。

    曹操沒了糧草,還會想辦法穩定軍心,袁紹沒了糧草,就直接亂做一團,從而被曹操所滅。

    諸葛亮說:“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雖為天時,亦意人謀也。”一個人的成功,外部因素佔據很大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因素,還是個人的境界,袁紹一心重視外部條件,卻不能合理利用資源,敗給曹操是必然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朝官員下跪前為何要拍兩下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