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拋個結論,我覺得還有挺久的。
如果說網際網路激活了其他傳統的行業,而打開了部分全新的行業,其實網際網路就是一股承上啟下的力量,把以前一些因為效率暫時得不到提升而不得不“擱置”的行業完全打開了。
這些行業的起步、摸索、發展以及到後期的增長,甚至衰落,根本離不開網際網路。它就像原油一樣在支撐著所有新時代的物種,一旦“脫網”這些行業就會立即打回原形。
其實並不是網際網路走到終點,而是市場上的人口、流量和資本似乎遇到了瓶頸。讓我為你說說這背後的故事:
1998年:
2008年:
2015年:
由此可以看出,華人口總體基數接近14億,網際網路的流量有效轉化已接近7億,幾乎每兩個華人就有一個是“觸網使用者”。
人口增速在平穩中下降,但網際網路的流量增速卻逐年大幅度下沉,這個時候資本的催化已經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了,因為已達到了市場的存量瓶頸,投資人也越來越謹慎。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的初創企業,已經很難在一級或者二級市場裡面拿到投資的原因。
在這之前,人口、流量和資本三大紅利助推,使用者飛速增長,企業可能並不需要做什麼,就能輕輕鬆鬆達到每年20%-30%的使用者增長。
這個時候,我們當然最應關注產品和技術,畢竟這是直接產生營收的環節。
但就在今天,三大紅利逐漸退去,使用者增長變慢,如果企業未能在增長方面有所突破,將會長期陷入無窮無盡的存量市場競爭當中。
各種拉資源、價格戰、拼後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市場上所有紅利都在消退。
在網際網路數字化普及之前,大部分的企業不得不依靠傳統的營銷團隊,透過購買各種廣告和大量的媒體資源來推廣自家的產品。
很多企業通常需要一個專門的銷售團隊,透過對資訊絕對控制這種溝通方式,來讓使用者確信他們所提供的產品都優於競爭對手。
由於投放渠道單一,一些高成本製作的廣告投放,確實能起到絕對控制的效果,能驅動一波龐大的市場流量,帶來相對客觀的交易轉化。
但這種相對單向的營銷思維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根本不知道使用者是誰,使用者在哪裡?企業從不在意使用者的使用體驗和需求,因此也無法留下這些使用者。
這個時候使用者只能被動接受,而企業是站在使用者的對立面,關注的不是需求,而是轉化漏斗。
就在網際網路數字化普及程度較高的今天,資訊已經相對對稱了,使用者可以從各個不同的渠道瞭解到產品的資訊。
很多使用者在夠買產品之前,就已經全面地瞭解過市面上的大部分產品了,透過線上的測評,售後評價等,他們就能從中選出最符合自己使用習慣的產品。
這個時候使用者更多是主動選擇產品,企業更需要站在使用者的這一邊,圍繞著使用者的核心需求研發產品,否則使用者分分鐘就能從市場上找到合適的替代者,從此永遠流失。
這就是為什麼一些小眾的品牌,在仔細研究使用者需求後,卻能以一個較低的市場營銷成本佔領市場。
這是一個時代紅利消失的過程,並不是說網際網路時代結束了,在我看來,它貌似只是開了個頭。
先拋個結論,我覺得還有挺久的。
如果說網際網路激活了其他傳統的行業,而打開了部分全新的行業,其實網際網路就是一股承上啟下的力量,把以前一些因為效率暫時得不到提升而不得不“擱置”的行業完全打開了。
這些行業的起步、摸索、發展以及到後期的增長,甚至衰落,根本離不開網際網路。它就像原油一樣在支撐著所有新時代的物種,一旦“脫網”這些行業就會立即打回原形。
其實並不是網際網路走到終點,而是市場上的人口、流量和資本似乎遇到了瓶頸。讓我為你說說這背後的故事:
1998年:
12.48億的華人口基數,每年以0.9%的增速增長;200萬的網民,每年以59%的增速增長;2008年:
13.28億的華人口基數,每年以0.51%的增速增長;2.5億的網民,每年以35%的增速增長;2015年:
13.47億的華人口基數,每年以0.48%的增速增長;7億的網民,每年以5%的增速增長;由此可以看出,華人口總體基數接近14億,網際網路的流量有效轉化已接近7億,幾乎每兩個華人就有一個是“觸網使用者”。
人口增速在平穩中下降,但網際網路的流量增速卻逐年大幅度下沉,這個時候資本的催化已經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了,因為已達到了市場的存量瓶頸,投資人也越來越謹慎。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的初創企業,已經很難在一級或者二級市場裡面拿到投資的原因。
在這之前,人口、流量和資本三大紅利助推,使用者飛速增長,企業可能並不需要做什麼,就能輕輕鬆鬆達到每年20%-30%的使用者增長。
這個時候,我們當然最應關注產品和技術,畢竟這是直接產生營收的環節。
但就在今天,三大紅利逐漸退去,使用者增長變慢,如果企業未能在增長方面有所突破,將會長期陷入無窮無盡的存量市場競爭當中。
各種拉資源、價格戰、拼後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市場上所有紅利都在消退。
在網際網路數字化普及之前,大部分的企業不得不依靠傳統的營銷團隊,透過購買各種廣告和大量的媒體資源來推廣自家的產品。
很多企業通常需要一個專門的銷售團隊,透過對資訊絕對控制這種溝通方式,來讓使用者確信他們所提供的產品都優於競爭對手。
由於投放渠道單一,一些高成本製作的廣告投放,確實能起到絕對控制的效果,能驅動一波龐大的市場流量,帶來相對客觀的交易轉化。
但這種相對單向的營銷思維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根本不知道使用者是誰,使用者在哪裡?企業從不在意使用者的使用體驗和需求,因此也無法留下這些使用者。
這個時候使用者只能被動接受,而企業是站在使用者的對立面,關注的不是需求,而是轉化漏斗。
就在網際網路數字化普及程度較高的今天,資訊已經相對對稱了,使用者可以從各個不同的渠道瞭解到產品的資訊。
很多使用者在夠買產品之前,就已經全面地瞭解過市面上的大部分產品了,透過線上的測評,售後評價等,他們就能從中選出最符合自己使用習慣的產品。
這個時候使用者更多是主動選擇產品,企業更需要站在使用者的這一邊,圍繞著使用者的核心需求研發產品,否則使用者分分鐘就能從市場上找到合適的替代者,從此永遠流失。
這就是為什麼一些小眾的品牌,在仔細研究使用者需求後,卻能以一個較低的市場營銷成本佔領市場。
這是一個時代紅利消失的過程,並不是說網際網路時代結束了,在我看來,它貌似只是開了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