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溫馨古塬
-
2 # 騰飛2460
說句心裡話,現在走親戚都各行其道,兒子去老丈人家去表示天經地義,帶上老婆儘儘孝心十分樂意。讓他去別的親戚家推三過五,一走親戚四五家一天,最後還藉口回家吃飯,問為什麼?沒有老爸老媽燒的菜好!還要裝得一本正經,怕自己說錯話得罪人,各種理由一大堆。老親戚你們去吧!我還有事找同學聚一下。放在以前小孩子的時候,聽說走親戚先一天都樂得不可開交,第二天連早飯都不吃了!現在是優越的生活條件改變了這一代人,走親戚變得很無奈。平時有電話聯絡,影片通話,感覺去了說話也是多餘!在長輩面前還要接受教育,即然如此,還不如不去,有膩反心裡。走親戚是我們國家的優良傳統,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情誼,什麼是親戚?血於水的關係!永遠不能分割,對親人的愛是人生永久的,無法替代!
說到是否喜歡走親戚,個人觀點,隨著年齡增長,是不太喜歡。當然,也不是所有親戚都不喜歡。這裡,就要談到親戚的概念了。
親戚,是一個漢語詞彙。基本字義是指和自己有血親和姻親的人。中國古代唐朝學者孔穎達對親戚的註解為:親指族內,戚言族外。事實上,親戚是有遠近親疏之分的。
通常情況下,不喜歡走的親戚,都是相對比較遠的老親戚,也就是父輩姻親了。老人們相繼去世,晚輩們平時在工作,生活中也沒有聯絡,有的甚至名字都有些模糊了,見面沒有共同語言,只是幾句客套的應酬話,這類親戚,你不喜歡走,人家也頭疼接待,索然寡味。
對於比較親近的,比如出嫁的姐妹,一般人還是不討厭的,因為有發自內心的關心,長時間不見了,聚一聚,拉拉家常,說說心裡話,也挺舒心的。
至於自己的朋親,那都是志趣相投的產物,如果說不喜歡去,那就說明情義逐漸淡化了,不去也罷,與其虛偽的,口是心非的相互奉承,還不如求個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