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9年連續3次降準之後,2020開年降準適時接力,延續了央行2019年以來運用普遍降準這一政策工具定向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的路徑。作為2020年金融政策及早發力的序章,此次降準迅速響應了12月23日國務院總理提出的“進一步研究採取降準和定向降準、再貸款和再貼現等多種措施,推動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明顯緩解”,也將引領減稅降負等積極財政政策接棒。當前,紓解實體融資瓶頸仍然是階段性重心,此次降準便充分體現了支援實體經濟的定向性。圍繞惠及實體經濟,開年降准將帶來融資成本降低以及融資環境改善等利好,有望推動基建補短板加速落地。
由於銀行等金融機構繳存至央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一般不能動用,因此在準備金率高、資金緊張的情況下,銀行會慎重選擇貸款物件,在發放中長期貸款時也常常受制於期限不匹配問題,整體看來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維持在較高水平。此次下調準備金率向整個金融體系釋放了8000多億元長期低成本資金,增加了金融機構支援實體經濟的穩定資金來源,降低銀行資金成本約150億元(每年),並透過銀行傳導可降低貸款實際利率,特別是降低小微、民營企業融資實際成本,將對實體經濟起到直接的支援作用。
另外,此次降準中央行特別強調要有利於增強中小銀行服務民營、小微企業的資金實力,因此在釋放的資金中,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以及服務縣域的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和村鎮銀行等中小銀行便獲得了1200多億元。一般而言,僅在省內經營的城商行資金實力較弱,流動性相對緊張。對中小銀行實行較低的存款準備金率,能夠減輕其負債壓力、降低其負債成本,緩解中小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成本約束。
降準有利於銀行資金的改善,受益最為直接的將是基建等週期性行情的融資環境。受政策提振,1月2日大基建板塊(建築、環保、建材、煤炭鋼鐵有色)受益明顯,基礎設施建設行業以及關聯的上下游行業,如上游的水泥、下游的電機等都表現不俗。與此同時,貫徹2019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及專案配套融資工作的通知》提出的“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配合做好專項債券發行及專案配套融資”,1月2日四川和河南兩省公開招標發行專項債,拉開了2020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大幕。由於提前下達的專項債不能用於土儲和棚改等房地產相關領域,將主要流向基建領域,故業內普遍認為基建投資增速有望明顯回升。
事實上,2018年四季度以來,各地已掀起重大專案專案集中開工高潮。因此在剛剛過去的12月份,土木工程建築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商務活動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高於上月0.7和5.3個百分點。這與建築業總體呈現出的季節性回落形成鮮明對比,主要得益於基礎設施建設專案加快落地等因素。而2020開年一系列政策利好,預計也將顯著支援2020年一季度基建企穩回升。
正如《關於做好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及專案配套融資工作的通知》強調要“引導金融機構加強金融服務,按商業化原則依法合規保障重大專案合理融資需求”,除了直接的融資利好和財政支援之外,“寬貨幣”所釋放出的訊號,對於引導和促進金融機構支援基建等實體經濟的正向激勵作用也頗為明顯。以天津市為例,“普遍降準+定向調控”對於金融機構的經營方向和經營理念影響顯著,不少金融機構主動做出了支援實體經濟發展的差異化、戰略性調整,如不斷完善面向實體經濟融資需求的業務流程,加大創新力度以滿足不同層次的金融需求等,從效果來看還直接體現為貸款利率的下降和多項費用的減免。
加之此前國務院《關於加強固定資產投資專案資本金管理的通知》下調了部分基礎設施專案的最低資本金比例,寬鬆的融資環境和積極的宏觀政策具有廣泛的影響,客觀上將推動基建發力,並惠及上下游領域。當然,基建發展仍需遵循《政府投資條例》和黨中央相關會議強調的“適度發展”思路,地方政府應依據實際情況落地與自身財力、經濟發展“節奏”相匹配的專案。2018年12月中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的“加強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以及城市停車場、城鄉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等補短板工程都是重要抓手。
2020開年降準,意義不僅僅在於釋放資金,更在於透過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以激發市場微觀活力,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支援實體經濟發展。對於基建等實體經濟而言,順勢而為,發力託底經濟也是大勢所趨。
繼2019年連續3次降準之後,2020開年降準適時接力,延續了央行2019年以來運用普遍降準這一政策工具定向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的路徑。作為2020年金融政策及早發力的序章,此次降準迅速響應了12月23日國務院總理提出的“進一步研究採取降準和定向降準、再貸款和再貼現等多種措施,推動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明顯緩解”,也將引領減稅降負等積極財政政策接棒。當前,紓解實體融資瓶頸仍然是階段性重心,此次降準便充分體現了支援實體經濟的定向性。圍繞惠及實體經濟,開年降准將帶來融資成本降低以及融資環境改善等利好,有望推動基建補短板加速落地。
一、降低融資成本,利好實體經濟由於銀行等金融機構繳存至央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一般不能動用,因此在準備金率高、資金緊張的情況下,銀行會慎重選擇貸款物件,在發放中長期貸款時也常常受制於期限不匹配問題,整體看來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維持在較高水平。此次下調準備金率向整個金融體系釋放了8000多億元長期低成本資金,增加了金融機構支援實體經濟的穩定資金來源,降低銀行資金成本約150億元(每年),並透過銀行傳導可降低貸款實際利率,特別是降低小微、民營企業融資實際成本,將對實體經濟起到直接的支援作用。
另外,此次降準中央行特別強調要有利於增強中小銀行服務民營、小微企業的資金實力,因此在釋放的資金中,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以及服務縣域的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和村鎮銀行等中小銀行便獲得了1200多億元。一般而言,僅在省內經營的城商行資金實力較弱,流動性相對緊張。對中小銀行實行較低的存款準備金率,能夠減輕其負債壓力、降低其負債成本,緩解中小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成本約束。
二、貨幣政策傳導,基建預期改善降準有利於銀行資金的改善,受益最為直接的將是基建等週期性行情的融資環境。受政策提振,1月2日大基建板塊(建築、環保、建材、煤炭鋼鐵有色)受益明顯,基礎設施建設行業以及關聯的上下游行業,如上游的水泥、下游的電機等都表現不俗。與此同時,貫徹2019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及專案配套融資工作的通知》提出的“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配合做好專項債券發行及專案配套融資”,1月2日四川和河南兩省公開招標發行專項債,拉開了2020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大幕。由於提前下達的專項債不能用於土儲和棚改等房地產相關領域,將主要流向基建領域,故業內普遍認為基建投資增速有望明顯回升。
事實上,2018年四季度以來,各地已掀起重大專案專案集中開工高潮。因此在剛剛過去的12月份,土木工程建築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商務活動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高於上月0.7和5.3個百分點。這與建築業總體呈現出的季節性回落形成鮮明對比,主要得益於基礎設施建設專案加快落地等因素。而2020開年一系列政策利好,預計也將顯著支援2020年一季度基建企穩回升。
三、基建有望穩步提升正如《關於做好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及專案配套融資工作的通知》強調要“引導金融機構加強金融服務,按商業化原則依法合規保障重大專案合理融資需求”,除了直接的融資利好和財政支援之外,“寬貨幣”所釋放出的訊號,對於引導和促進金融機構支援基建等實體經濟的正向激勵作用也頗為明顯。以天津市為例,“普遍降準+定向調控”對於金融機構的經營方向和經營理念影響顯著,不少金融機構主動做出了支援實體經濟發展的差異化、戰略性調整,如不斷完善面向實體經濟融資需求的業務流程,加大創新力度以滿足不同層次的金融需求等,從效果來看還直接體現為貸款利率的下降和多項費用的減免。
加之此前國務院《關於加強固定資產投資專案資本金管理的通知》下調了部分基礎設施專案的最低資本金比例,寬鬆的融資環境和積極的宏觀政策具有廣泛的影響,客觀上將推動基建發力,並惠及上下游領域。當然,基建發展仍需遵循《政府投資條例》和黨中央相關會議強調的“適度發展”思路,地方政府應依據實際情況落地與自身財力、經濟發展“節奏”相匹配的專案。2018年12月中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的“加強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以及城市停車場、城鄉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等補短板工程都是重要抓手。
2020開年降準,意義不僅僅在於釋放資金,更在於透過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以激發市場微觀活力,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支援實體經濟發展。對於基建等實體經濟而言,順勢而為,發力託底經濟也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