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技小先森

    工程設計人員在完成一個專案是,現在採用的都是用CAD來製圖.然後用繪圖機打在硫酸紙上.再根據甲方的要求,需要幾份,再用曬圖機曬幾份.這樣硫酸圖就作為底圖儲存在單位裡了.給對方的圖就是藍圖了.這樣的好處是,以後如果還需要的話,直接把底圖拿出來曬.而白圖只能是一次性的了.給了對方,單位就沒有了

    1.重複複製方便。 2.藍圖修改後可留下較明顯的痕跡。 3.藍圖複製成本低。

    過去沒有電腦輔助製圖的時候,不只是工程設計施工圖,各種圖紙都是人工用墨水描在半透明的硫酸紙上,這是底圖; 根據要求,需要幾份,再用曬圖機曬幾份; 所謂曬圖,就是用底圖覆蓋感光紙,然後放在Sunny下使感光紙曝光(曬圖機當然不是用Sunny了); 描圖的墨水線條遮擋光線,使感光紙沒有畫線的空白處曝光,感光紙曝光後呈藍色,底圖的線條在感光紙上呈白色,因此曬出的圖紙大面積呈藍色。 因藍圖可以大量複製,所以現場應用的都是藍圖。 後來藍圖也引申為複製圖的意思。 這都是過去科技落後的笨辦法。 現在還有用藍圖的嗎?那他可太落後了。曬圖紙從使用方法上分有: (1)溼法曬圖紙,即水洗曬圖紙,亦即鐵鹽圖紙,其感光還原系用水洗,個別單位仍用此法。 (2)幹法曬圖紙,即重氮相加曬圖紙,或稱為氨薰曬圖紙,其感光還原系用氨氣,國內供應的都是這種曬圖紙。 (3)半溼法曬圖紙有兩種,一種將感光劑和還原劑都塗於紙上,邊感光邊偶合成圖,國內還沒有;另一種用於幹法曬圖,曬圖時將氨水蒸發起霧狀,使其邊曬邊成圖。 從線條色澤上分有: (1)白底藍線、藍底白線、白底褐線、系溼法曬圖紙。 (2)藍底紫線、白底棕線、白底黑線,系幹法曬圖紙。國內目前多系藍底紫線,個別地區有白底藍線或黑線的。

  • 2 # 飯老闆a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832761/answer/27279901

    不請自來,在另一個不太相關的問題裡已經寫好的答案,copy過來:

    藍圖,誕生的原因在於最開始的設計圖紙是採用手工繪圖(尺規繪圖板等工具)效率較低,而各行業尤其建築行業,對同一張圖紙有多份需求。比如設計單位、甲方以及市政部門的存檔,施工單位施工,監理部門的圖紙使用,以及工地惡劣條件下圖紙汙損需要更換。一般來說同一張圖紙,一般需要十份左右的複製件。

    因此如何把手繪圖紙大量複製,就成了很重要的事情。同時,剛才也說到了其中很多需要存檔,因此還需要考慮字跡的恆久穩定,紙張在儲存中不會酥脆變質,也需要考慮施工中防水防光。所以有聰明人發明了重氮鹽曬圖法(Diazo):繪圖時在硫酸紙(含水量比普通紙張高很多,所以是半透明的)上繪製原圖,然後把原圖蒙在曬圖紙(白紙上塗有多層塗層可以感光變色)上,在Sunny下暴曬曝光,最後用氨水沖洗固定住變色部分。

    這個過程完全可以理解為傳統單色照片沖印的過程,只是精度低、線條粗糙、幅面常常很大或者很長。硫酸圖紙(又稱底圖)相當於傳統底片,曬圖紙想當於相紙,曬圖過程等同於感光、定影的過程。而曬出的圖紙因為原料特徵,表現為深藍背景,線條為淺藍色。(或者反過來,淺藍背景上的深藍色線條,取決於感光材料)

    這種曬出的圖紙稱為藍圖。

    後來人們有了高亮度電燈,不滿足於靠Sunny曬圖(多雨或者陰天的地方會很麻煩),於是開始採用燈泡曬圖,後來更採用了類似沖印機的自動曬圖裝置。到80年代,國外普遍開始採用數碼印表機直接列印白紙黑線,淘汰了曬圖。曬圖大量存留在中國、印度和非洲等國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培養一個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