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市場和院線影城要迎來新一輪的洗牌和重組。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這個程序都不會改變和停滯。
根據藝恩電影智庫資料的顯示:2019年上半年有票房的影城數量達到10771家,新開業影城722家,新增銀幕數量4582塊。這個速度看起來不錯,但同比去年的速度已經大為放緩。
新影城開的慢,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原來存量的影城開始進入到淘汰和更新期。這也使得在未來長期內,影城的收併購將成為熱潮,畢竟從零起步做一個影城的風險已經越來越高。
那麼在此基礎上,什麼標準的影城才是值得大家去併購和收購呢?作為中小投資者,想進入影城這個行業,到底什麼才是大家應該值得注意的問題呢?
三四五線觀眾崛起可能是“偽命題”,除一二線地區的影城併購需謹慎對待
也許是這兩年小鎮青年和春節檔的返鄉潮讓大家看到三四線、乃至於五線地區的良好發展態勢,但客觀上來,支撐一個影城更多的還是要平日的業績,重點檔期雖然會有可觀的回報,實際上卻已經逐步積累較高的風險。
從今年上半年的月度票房趨勢來看雖然大家都在說“高票房殺死了春節檔”,但實際上今年春節檔的2月卻實現了單月破110億的壯舉,真正讓上半年票房放緩的反而是1月和3月上次重挫。
其中道理很簡單,這些月份三四五線地區支撐不起票房空間,小鎮青年有其他的娛樂方式,在一二線工作的年輕人都未能返鄉貢獻票房。
在從上半年各級城市的票房的增長率來看,更容易說明這個問題,除了一線維持了一定的上漲趨勢,三四五線均有相當幅度的下滑,二線的下滑的幅度較小,但仍然是目前貢獻最大的地區。
究其原因,還是在於經濟基礎,畢竟一二線居民的消費能力相比其他地區更強,尤其在今年,觀眾對影片口碑特別看重,這也導致觀影訴求更強烈、觀眾素質更高的一二線能夠比三四五線更有優勢。
上半年進口大片同步增多,口碑影片下沉效果不佳,這也導致三四五線票房下滑明顯,這種趨勢可能在未來三五年都有維持,也表示在未來長期內,三四五線影城增長速度會放緩,那種“圖新鮮”,僅靠春節檔爆發而形成的紅利會降低。
因為三四五線的影城佈局遠不及一二線,甚至可能說想找到能夠被收購、併購的影城都很少,完全新建也會面臨各種風險。
再從今年上半年各地新開業的影城數量分別來看,一線和五線兩頭下降,二三線維持了不錯的增長速度。但問題在於大部分影城都是至少兩年前規劃的,這個增長因素恰好也說明在未來增長幅度快的區域可能要面臨更強的調整,畢竟就票房增長態勢來看,三四線已經不能支撐其票房的增長,只能更多去挖掘存量的使用者和觀眾。
再考慮到今年內地的電影市場狀態,包括兩年後將會面臨比今年更嚴峻的管控時間節點。在最近的時期內,大投入新建影城的風險毫無疑問會更大更危險,因此響應國家號召,和地方院線影管公司密切合作,抓住優質和有潛力的“二手影城”,也許會在未來用較小的投入博取更好的市場回報。
面對二手影城:多問,多打聽,多考慮,多衡量
不用說投資幾百萬上千萬的影城了,現在人就是買二手房、二手車都要去各種比較和對比,只不過相比幾年前,網際網路對於普通人購買二手的動產和不動產都提供相當不錯的支援和便利性。
買二手房、二手車大家可以透過APP和經紀人去辦理,但面對影城而言,尚且不存在什麼APP能夠讓你去對比和比較,找熟人、託關係便成為很多投資者進入到該行業的唯一途徑。
毫無疑問,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想獲取完整影城經營狀態其實有點困難。不過我們首要考慮的問題並不是“目標影城”,而是該地區的具體經濟情況和人口構成、收入等因素。
這些資料一般都會在當地政府和相關單位的網站上免費獲取到正式的檔案,這對於研究地區消費能力非常具有參考價值。同時,一個地區的經濟狀況,往往會直接和房租以及其他費用掛鉤,也包括了員工的薪酬、相關管理費用和其他一些大宗的開支等等,這些因素都必須要優先考慮。
有些地區的確從房租上來看非常划算,但它真不能提供足夠強的流量作為影城的支撐,這不僅僅是在大的區域(暨我要在什麼城市收購)選擇上起決定作用,也會在單一區域最終定位起到決定性作用。
除了目標地區的經濟狀況、購買力水平之外,以往我們會有一種錯覺,“社群影城”可能在未來幾年有不錯的成長。但實際情況是,如果該社群不能提供一定基礎的居民(通常要10萬起),他往往是不具備吸引力的,更何況優質樓盤目前也都附帶影城專案,這也使得所謂“社群影城”只是看起來很美。
商圈可能才是未來大家對於收併購影城的大方向,其風險和後續專案的轉移遠遠低於非商圈影城。可以這樣類比,優質商圈相當於一線影城,核心商圈相當於二線影城,社群商圈相當於三四線影城,那麼所謂的大學商圈可能只相當於五線影城。
這樣來看,選擇在核心和優勢商圈投入專案仍然是非常必要的,風險也要低於其他地區,雖然可能租金、費用等方面要貴一些,但實際收益遠遠要好於其他地區的影城。
其實從觀眾的角度來看,大家來看電影,真正能被影城自己掌控和改變的因素可能只有影城的環境以及影音效果和服務質量,至於其他如交通便利性、票價、放映什麼片子和影城商
中國電影市場和院線影城要迎來新一輪的洗牌和重組。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這個程序都不會改變和停滯。
根據藝恩電影智庫資料的顯示:2019年上半年有票房的影城數量達到10771家,新開業影城722家,新增銀幕數量4582塊。這個速度看起來不錯,但同比去年的速度已經大為放緩。
新影城開的慢,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原來存量的影城開始進入到淘汰和更新期。這也使得在未來長期內,影城的收併購將成為熱潮,畢竟從零起步做一個影城的風險已經越來越高。
那麼在此基礎上,什麼標準的影城才是值得大家去併購和收購呢?作為中小投資者,想進入影城這個行業,到底什麼才是大家應該值得注意的問題呢?
三四五線觀眾崛起可能是“偽命題”,除一二線地區的影城併購需謹慎對待
也許是這兩年小鎮青年和春節檔的返鄉潮讓大家看到三四線、乃至於五線地區的良好發展態勢,但客觀上來,支撐一個影城更多的還是要平日的業績,重點檔期雖然會有可觀的回報,實際上卻已經逐步積累較高的風險。
從今年上半年的月度票房趨勢來看雖然大家都在說“高票房殺死了春節檔”,但實際上今年春節檔的2月卻實現了單月破110億的壯舉,真正讓上半年票房放緩的反而是1月和3月上次重挫。
其中道理很簡單,這些月份三四五線地區支撐不起票房空間,小鎮青年有其他的娛樂方式,在一二線工作的年輕人都未能返鄉貢獻票房。
在從上半年各級城市的票房的增長率來看,更容易說明這個問題,除了一線維持了一定的上漲趨勢,三四五線均有相當幅度的下滑,二線的下滑的幅度較小,但仍然是目前貢獻最大的地區。
究其原因,還是在於經濟基礎,畢竟一二線居民的消費能力相比其他地區更強,尤其在今年,觀眾對影片口碑特別看重,這也導致觀影訴求更強烈、觀眾素質更高的一二線能夠比三四五線更有優勢。
上半年進口大片同步增多,口碑影片下沉效果不佳,這也導致三四五線票房下滑明顯,這種趨勢可能在未來三五年都有維持,也表示在未來長期內,三四五線影城增長速度會放緩,那種“圖新鮮”,僅靠春節檔爆發而形成的紅利會降低。
因為三四五線的影城佈局遠不及一二線,甚至可能說想找到能夠被收購、併購的影城都很少,完全新建也會面臨各種風險。
再從今年上半年各地新開業的影城數量分別來看,一線和五線兩頭下降,二三線維持了不錯的增長速度。但問題在於大部分影城都是至少兩年前規劃的,這個增長因素恰好也說明在未來增長幅度快的區域可能要面臨更強的調整,畢竟就票房增長態勢來看,三四線已經不能支撐其票房的增長,只能更多去挖掘存量的使用者和觀眾。
再考慮到今年內地的電影市場狀態,包括兩年後將會面臨比今年更嚴峻的管控時間節點。在最近的時期內,大投入新建影城的風險毫無疑問會更大更危險,因此響應國家號召,和地方院線影管公司密切合作,抓住優質和有潛力的“二手影城”,也許會在未來用較小的投入博取更好的市場回報。
面對二手影城:多問,多打聽,多考慮,多衡量
不用說投資幾百萬上千萬的影城了,現在人就是買二手房、二手車都要去各種比較和對比,只不過相比幾年前,網際網路對於普通人購買二手的動產和不動產都提供相當不錯的支援和便利性。
買二手房、二手車大家可以透過APP和經紀人去辦理,但面對影城而言,尚且不存在什麼APP能夠讓你去對比和比較,找熟人、託關係便成為很多投資者進入到該行業的唯一途徑。
毫無疑問,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想獲取完整影城經營狀態其實有點困難。不過我們首要考慮的問題並不是“目標影城”,而是該地區的具體經濟情況和人口構成、收入等因素。
這些資料一般都會在當地政府和相關單位的網站上免費獲取到正式的檔案,這對於研究地區消費能力非常具有參考價值。同時,一個地區的經濟狀況,往往會直接和房租以及其他費用掛鉤,也包括了員工的薪酬、相關管理費用和其他一些大宗的開支等等,這些因素都必須要優先考慮。
有些地區的確從房租上來看非常划算,但它真不能提供足夠強的流量作為影城的支撐,這不僅僅是在大的區域(暨我要在什麼城市收購)選擇上起決定作用,也會在單一區域最終定位起到決定性作用。
除了目標地區的經濟狀況、購買力水平之外,以往我們會有一種錯覺,“社群影城”可能在未來幾年有不錯的成長。但實際情況是,如果該社群不能提供一定基礎的居民(通常要10萬起),他往往是不具備吸引力的,更何況優質樓盤目前也都附帶影城專案,這也使得所謂“社群影城”只是看起來很美。
商圈可能才是未來大家對於收併購影城的大方向,其風險和後續專案的轉移遠遠低於非商圈影城。可以這樣類比,優質商圈相當於一線影城,核心商圈相當於二線影城,社群商圈相當於三四線影城,那麼所謂的大學商圈可能只相當於五線影城。
這樣來看,選擇在核心和優勢商圈投入專案仍然是非常必要的,風險也要低於其他地區,雖然可能租金、費用等方面要貴一些,但實際收益遠遠要好於其他地區的影城。
其實從觀眾的角度來看,大家來看電影,真正能被影城自己掌控和改變的因素可能只有影城的環境以及影音效果和服務質量,至於其他如交通便利性、票價、放映什麼片子和影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