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人的先祖源自古羌與藏、彝、苗等同源。自稱白子、白尼,舊稱民家,部分地區被稱為那馬、勒墨、七姓民。歷史上曾使用過“僰文”即白文(國字改)。秦漢以來的文獻稱之為“滇僰”、“西爨”、“白蠻”、“僰爨”等,
僰文
亦作僰字、白文。由來甚早,可追溯至宋、唐或更前。白文借記白語、讀白語音、解白語義的文字。
滇僰
秦、漢時滇華人,源於氐羌。經南北朝時期的發展,不斷吸收中原文化,至唐代形成“白蠻”。白人本稱僰人,明代白人學者李元陽在其所編萬曆《雲南通志》中一律改為“白人”。
爨
見於《蠻書》、新舊《唐書》等,概指今雲南楚雄以東、滇池以北地區及各族。蜀漢建興三年(公元225年)平定南中,置建寧郡(治今雲南曲靖)後,大姓爨氏長期統治郡內各族,故有此稱。南北朝至隋時,爨氏一度控制今雲南全境及境外部分地區,自稱寧州刺史。隋開皇十七年(597),隋將史萬歲率兵渡西洱河(今洱海),至渠濫川(今晉寧)擊降渠帥爨翫,爨氏統治區始收縮至今楚雄以東。南朝宋元嘉九年(432)分裂為東西兩部,東部稱“東爨”,西部稱“西爨”。東爨居民以烏蠻為主,聚居山區,主要從事牧業,多為今彝族先民;西爨居民以白蠻為主,居平川地帶,主要從事農業,多為今白族先民。首領稱“大鬼主”。唐時,南詔興起,以烏蠻蒙姓為國君,白蠻大姓為輔相建國,統一兩爨地區。習慣上仍保留“爨”稱。元代,一般指烏蠻為黑爨,指白蠻為白爨。明以後,爨則專指“羅羅”,即今彝族。
白蠻
即“白人”。見於《蠻書》、新舊《唐書》等。晉、南朝至唐分佈於今雲南滇池、洱海地區及四川南部。分佈面與兩漢時期僰人基本一致。五代後晉天福二年(公元937年),首領段氏在雲南建立大理國。宋、元時期,被稱為白人或僰人,為今白族。
烏蠻
來源於秦漢西南夷中的叟、昆明。三國、兩晉至唐,主要分佈在今雲南、四川南部、貴州西部。其中有:以巂州(今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勿鄧部落為首的各部;滇東爨氏統治下的烏蠻各部;洱海周圍的“六詔”;洱海以北的磨些、施蠻、順蠻;戎州(今四川宜賓)附近的“昆明十四姓”等。分別從事農業、畜牧,或半農半牧。唐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其首領之一細奴邏建立大蒙國,置首府於巍山(今屬雲南)。後為南詔主體民族。元明時大部分稱為黑爨或羅羅,為形成近代彝族的主要成份。其中,磨些的大部分形成為近代的納西族,施蠻、順蠻中的一部分為近代傈僳族的先民。見“爨”。見“羅羅”。
白人的先祖源自古羌與藏、彝、苗等同源。自稱白子、白尼,舊稱民家,部分地區被稱為那馬、勒墨、七姓民。歷史上曾使用過“僰文”即白文(國字改)。秦漢以來的文獻稱之為“滇僰”、“西爨”、“白蠻”、“僰爨”等,
僰文
亦作僰字、白文。由來甚早,可追溯至宋、唐或更前。白文借記白語、讀白語音、解白語義的文字。
滇僰
秦、漢時滇華人,源於氐羌。經南北朝時期的發展,不斷吸收中原文化,至唐代形成“白蠻”。白人本稱僰人,明代白人學者李元陽在其所編萬曆《雲南通志》中一律改為“白人”。
爨
見於《蠻書》、新舊《唐書》等,概指今雲南楚雄以東、滇池以北地區及各族。蜀漢建興三年(公元225年)平定南中,置建寧郡(治今雲南曲靖)後,大姓爨氏長期統治郡內各族,故有此稱。南北朝至隋時,爨氏一度控制今雲南全境及境外部分地區,自稱寧州刺史。隋開皇十七年(597),隋將史萬歲率兵渡西洱河(今洱海),至渠濫川(今晉寧)擊降渠帥爨翫,爨氏統治區始收縮至今楚雄以東。南朝宋元嘉九年(432)分裂為東西兩部,東部稱“東爨”,西部稱“西爨”。東爨居民以烏蠻為主,聚居山區,主要從事牧業,多為今彝族先民;西爨居民以白蠻為主,居平川地帶,主要從事農業,多為今白族先民。首領稱“大鬼主”。唐時,南詔興起,以烏蠻蒙姓為國君,白蠻大姓為輔相建國,統一兩爨地區。習慣上仍保留“爨”稱。元代,一般指烏蠻為黑爨,指白蠻為白爨。明以後,爨則專指“羅羅”,即今彝族。
白蠻
即“白人”。見於《蠻書》、新舊《唐書》等。晉、南朝至唐分佈於今雲南滇池、洱海地區及四川南部。分佈面與兩漢時期僰人基本一致。五代後晉天福二年(公元937年),首領段氏在雲南建立大理國。宋、元時期,被稱為白人或僰人,為今白族。
烏蠻
來源於秦漢西南夷中的叟、昆明。三國、兩晉至唐,主要分佈在今雲南、四川南部、貴州西部。其中有:以巂州(今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勿鄧部落為首的各部;滇東爨氏統治下的烏蠻各部;洱海周圍的“六詔”;洱海以北的磨些、施蠻、順蠻;戎州(今四川宜賓)附近的“昆明十四姓”等。分別從事農業、畜牧,或半農半牧。唐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其首領之一細奴邏建立大蒙國,置首府於巍山(今屬雲南)。後為南詔主體民族。元明時大部分稱為黑爨或羅羅,為形成近代彝族的主要成份。其中,磨些的大部分形成為近代的納西族,施蠻、順蠻中的一部分為近代傈僳族的先民。見“爨”。見“羅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