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寶祿農產品專業合作社

    有用嗎?鎮農委主管蔬菜種植的弄虛作假,不為民辦事。和個別合作社相護勾結。欺上瞞下騙取………不說了,說了生氣

  • 2 # 祥龍祥雲祥萬家

    新農民和老農民有什麼區別呢?也就換一個叫法,實際意義還不是一樣嗎?古代的妓女叫婊子,現在的妓女叫小姐,名稱的改變就提高了她們的身份嗎?我看沒有還是一樣讓人看不起的職業,

  • 3 # 手機使用者61285011598

    整合是不是一個好事情,土地集中在少數人手裡就是你的災難!民國就是因為土地在少數人手裡被共和國推翻的吧!地主們收了糧食囤積居奇,越是災荒年越是不賣糧食,直到糧食到了天價才開倉!土地怎樣利用只有農民最有想象力和創造力!閉門造車是搞不出好辦法的。

  • 4 # 小農人R

    謝謝邀請!我非常樂意當一個新農民,我本身就是農村出來的孩子,農民的兒子,對土地有著一份很深厚的感情。我目前從事的工作也是與農業相關的工作,農業生產資料的經銷(農藥、肥料)。我所見識到新農業,不再是我父輩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人力手工農業。現在我周邊就有很多的朋友種植果樹面積上百畝甚至幾百畝,耕地有機器、施肥有滴管、除草打藥都是聘請工人做,果園裡都是長期駐有長工和技術員。這是我所認識的新農業新農民,不再是親力親為的、自己個人高強度勞作低效率的產出的農業,新農民就是會出現的越來越多的類似西方的農場主。

  • 5 # 蹀躞風塵

    下面這些看起來囉嗦的話,自有深意:

    我豈止那時要當新農民,七八年前我就遁入山林,做了農民修行者了,探索食品安全解決途徑,摸索無抗生素、激素,無化肥農藥,或者是減少使用,保護環境的技術方法了。

    我豈止要當新農民,我還要再搶一個“三農專家”的帽子戴著,用我熱切的眼睛,觀察農村環境變化和農業經濟興衰,用我喜愛分析總結的大腦,思考未來的出路,用我笨拙的雙手,養雞、種菜,配中藥,熬煮中藥涼茶,實打實的摸索可行技術。

    我也扮演著一名農業商人,曾熱情滿滿,加價收購鄉親們的土產,幫他們在網上賣,雖然最後很失望大量的造假低劣混雜,但心還在。

    我也不斷的探討平價有機模式,並且發動過相關眾籌,雖然也以虧損收局,並且譭譽參半,但還是看到了可變通的地方。

    我拉過投資,建過小農場。親自提著滿筐的土雞,與揹著孩子的老婆,走街串巷,推廣無化學抗生素的土雞,下大雨的冬天,都曾滿身溼透,騎著摩托車,在險峻的大山中穿梭,只為運送土雞。

    我的農產,口碑也很是良好,也曾取得過良好的經濟效益,雖然最終三起三落。

    為什麼會這樣,我一直在思考,在調整改變,唯一不變的是,對食品安全、新農業的熱忱,滿懷希望的摸索中小散戶的出路(我的核心理念是,讓中小散戶解決糧食蔬菜的品質,保障他們收入比外面打工強)。

    但我最頭疼的,正是本題的要害,農業一直在整合,我卻一直沒有一塊真正能讓自己安心使用的土地。

    回鄉,已經沒有自己的立足之地。還需要像古代的佃農一樣去租地,而農戶的契約精神向來很差,農村的社會環境也複雜多變——當個農民像打仗,比打工還困難百倍。

    農二代上了大學,悄悄一變,成為真正的無產者。

    去年再度破產的時候,上頭有人說,給你辦個低保戶吧。

    低保?這真是諷刺,我有手有腳,還年輕,要低保幹什麼?

    我只是希望,能有自己的土地,有一塊可以不被打擾,不會有人來偷,有人來欺負,有人來恐嚇,有人上門來打砸人,有人嚇唬要拆我的養殖場,讓我安心鑽研問題的所在。

    如此簡單的要求罷了。

    趕緊繼續整合吧,讓農民可以做農民,不要指望混成人精的,還來當農民,還來給你提供安全食材,還跟你講實在。

    我還要當專家,但專家只會幹專家的活,別指望我們像個鐵血戰士一樣,天下無敵(天下無敵,當農民幹什麼),什麼都會幹。

    請給我一塊可以安心使用的田地,別餓死了有理想的人。

    我的話看起來很囉嗦,但希望大家能懂,這不是吐槽,是希望。

  • 6 # 林誠鍾

    假如人類把農業選擇人類生存第一行業,那麼種植花生,大豆、向日葵,地瓜,水稻等等專業化品種。如果打工叫職工,合併圓工,勞動者上天下地都是工人,有幹活才有錢。未來的健康農民工去哪裡。

  • 7 # 潤789

    謝謝!提出農業整合後的話題。首先中國農業種植小農戶經營佔主要角色,留守耕種土地的農民都屬靠農田生存,或家庭情況不能外出打工,或是沒其他技能只會務農、或是愛農業人士。如果農業整合,搞集體經營,我想這個新型農民職業,大鍋飯沒好飯,很難經營,準看的農業形勢~農民更怕失去土地經營權,如集體企業經營不善,資不抵債破產,人財兩空,現在社會多見。最終農業整合,先是土地整改,整合實現一戶一田經營,鼓勵承包大戶獨立經營,合作社團體生產,團體銷售規模經營。幾個小股的經營相互才有競爭力,才能更好的推動農業的發展,土地經營權才能市場化增效。農民的日子才能真正好起來。就我也會參與到,土地整合後承包經營大戶中去,結合這些年務農的經驗,再拼搏幾年。自已給自已打工,分析供求市場多種經濟作物,付代少量玉米種植,新農業、新農民、新發展!個人小小觀點,不妥請給評論,謝!

  • 8 # 唯念芝鶴

    這個問題作為北大荒出生的人我是必須要堅持做下去的!首先我四十多歲了,孩子父母都需要照顧,在沒有其他謀生技術的環境下,我只能依靠土地生活,多年的創業路,我也沒少吃苦受累,做農業不可能暴富,除非有特殊身份。老百姓在基層服務能維持就不錯了。成立了合作社,農業公司,缺乏資金週轉,跟合作社經營管理學習,政府帶引還能好一些。目前我們經營大田作物,幾十戶的田在生產中。國家政策扶持沒有任何體現,宣傳也不知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每年都有莘莘學子,走錯考場遲到,究其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