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658409063025

    八思巴文屬於拼音文字,有音無義,類似音標,元代用來拼寫蒙古語,回鶻語,漢語。國家培養專門人才學習該文字。使得八思巴文成為貴族文字。皇帝派遣只懂得八思巴文而不懂蒙古語的漢族官吏,到軍營傳達情報。這就類似密碼,漢族官吏不懂得蒙古語,不瞭解自己帶來的聖旨真正含義為何,而蒙古族將帥卻能安全準確地受到情報。 八思巴文最初稱為“蒙古新字”,不久改稱“蒙古字”。至元六年(1269)忽必烈頒發詔書推行,官方採取了一系列行政措施,擴大其使用範圍。1368年元朝滅亡後,八思巴文遂逐漸被廢棄。現在國內外學術界通用兩種名稱,一是按創制者命名,稱作“八思巴文(字)”;一是按字母形狀特徵命名,稱作“方體字”。 按忽必烈的規定,八思巴文是用來拼寫一切語言的。現存資料也說明,它的書寫物件包括蒙、漢、藏、梵、維吾爾等多種語言。拼寫各種語言時,有兩種拼寫原則:一是按口語語音拼寫,如拼寫蒙古語和漢語;一是按所拼寫語言的書面形式轉寫,如拼寫藏語和梵語。在蒙古語文獻中出現的個別藏語藉詞的寫法有兩種形式,一種與藏語書面形式相同;一種與藏語書面形式不盡相同。後者可能是依據蒙古人的讀音。(見彩圖) 八思巴文以音素為表音單位,字母分母音和子音。母音a不專設字母,以零形式表示,即音節首的子音和介音嫀、揃後面不寫其他母音字母時,就表示後面有母音a。 八思巴文作為元朝的國書,作為一種通用於多種語言的統一的書面形式,給後人留下了許多歷史資料。現存資料中,拼寫維吾爾語、藏語和梵語的資料很少,拼寫蒙古語和漢語的資料較多,其中包括元朝官方檔案的原件和碑刻,以及銅印、牌符、錢鈔、圖書、題記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失業金領完參加工作,要辦理什麼手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