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906833144881

    當一個女生十分認真地詢問男生想不想分手的時候,她這個行為,可以拆解成兩個內容:

    1.認知上她認為,這段關係應該結束了。

    2.感受上她體驗到,自己對對方依然有依賴,有愛。

    此時,她希望的是男生能夠糾正她的認知,讓自己的認知和感受統一,比如:

    我們一定可以一直走下去的!

    你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需要我改進麼?

    我愛你!你為什麼要說這麼可怕的話!

    從而讓她獲取外部力量,否定自己原先那個“這段關係應該結束了”的消極認知。

    但是,當她詢問男生“你想不想分手”的時候,男生認知上看到的卻是:她想跟我分手。

    可能性①:隨後,男生感受上體驗到一種被拋棄的感覺,基於恐懼,提前拋棄對方;行為上則是,提出分手或迴避問題,除非對方堅定地挽回,否則不敢再繼續關係。

    可能性②:隨後男生感受上體驗到一種被否定的感覺,基於憤怒,疏遠關係的距離;行為上則是,提出分手、指責對方、冷落對方,就算對方堅定地挽回自己,他也是嗤之以鼻。

    把關係的互動過程拆分成“認知+感受+行為”的雙向互動,很多問題就一目瞭然了。

    上例問題就在於,女生在感受驅動下做了讓男生誤解的行為,導致男生感受發生變化,並驅動行為給了女生不好的反饋。

    因此,女生應該承擔本次溝通失誤的責任。

    正確的做法,是直接把原始的認知和感受向對方表達出來:

    最近我們聊天少了很多,我擔心關係會不會出問題,心裡有點著急

    讓對方能夠理解你目前的狀態和狀態原因。

    然後再提出自己的請求:

    我無意否定你或者責怪你或者命令你,只是想跟你交流下你對當前狀態的看法

    讓對方知道你希望他怎麼做。

    而不是拉著一張臉,冷冰冰地問對方“你想不想分手”。

    這樣,你就把自己本次溝通的前期責任承擔起來了,後續只要保持情緒穩定和耐心傾聽,關係自然能夠有所修復。

    祝你少點作死,好好做人2333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首雪的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