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馬化騰成功的灰度模式
創業不易,網際網路創業更不易。一個風口來了,轉換不好,不是飛速掉隊,就是滅頂之災。
馬化騰創業18年來,以聊天軟體QQ起家,騰訊從小到大,又從大到強,到現在變成一家網際網路科技巨頭,這一路異常艱辛又飽受爭議。“風來了,豬都會飛”, 站在網際網路的浪尖上,馬化騰總能借力風口,其叱吒風雲的終極武器是什麼?
我認為,兩個關鍵詞值得我們深刻謹記。
第一個關鍵詞:危機感。
與傳統企業非常不同的是,網際網路企業能在一秒內,就發生一個顛覆性的變化。比如,使用者資料假如瞬間在雲端外流,對網際網路企業而言,就是一場大災難,甚至是滅頂之災。
同樣,稍有怠慢,錯過一個風口,對網際網路企業來說,也是危機。強大的網際網路社交平臺Facebook,因沒有緊抓網際網路移動端轉換而掉隊,股票也曾經一度跌得慘不忍睹。
從社交切入的新浪微博的出現,就讓馬化騰感受到騰訊的危機,於是微信誕生了。馬化騰一直在說,“騰訊能走到今天,這應歸功於集體的戰略智慧、執行力以及自發的危機感。”當然,時刻保持危機感,並非馬化騰如此,馬雲、丁磊、李彥宏,哪一個不是危機感十足?
另一個關鍵詞是灰度模式。
所謂“灰度”, 就是使用黑色調錶示物體,即用黑色為基準色,不同的飽和度的黑色來顯示影象。
將灰度運用到商業世界及企業治理上,就是這樣一種思維模式:它既不是黑的,也不是白;既不是對的,也不是錯;既不是好的,也不是壞,是一種融合體,不走極端。有時,往黑的方向調一點,表面上黑糊糊的,或許不見得就是壞事。
很多人談騰訊,都會說到騰訊的微創新,而馬化騰給“微創新”擰出來最核心的武器,主要有三點:使用者體驗、快速迭代、灰度機制。前二者不用多說,均是從服務的需求側來考慮,而灰度機制才是馬化騰的終極武器。
事實上,以“灰度”治企,馬化騰並非首創。
2009年,任正非就提出了有關“灰度管理”的概念。他說:“在變革中,任何黑的、白的觀點都是容易鼓動人心的,而我們恰恰不需要黑的,或白的,我們需要的是灰色的觀點,在黑白之間尋求平衡。”
針對“灰度管理”,任正非還說:“合理地掌握合適的灰度,是使各種影響發展的因素,在一段時間內的和諧,這種和諧的過程叫妥協,這種和諧的結果叫灰度。”
運用在現代企業管理上,灰度是一種妥協的結果,但絕不是“和稀泥”,它只是在面臨衝突、競爭時一種戰略、戰術上的隨機調整,但這種決策必須遵循規律、把握分寸。
就像平常開車行駛在路上,偏左了,就往右一點,偏右了,方向盤再往左打一點。因此,任正非的“灰度管理”,講究的是過程的創新,一切從實效。
馬化騰不愧是“抄襲大師”!將任正非的“灰度管理”引進來為我所用,並不是僵化地“COPY”,他也在上面有所創新,形成一套適合騰訊的灰度模式。
研發一個網際網路產品,通常會有一個困惑,搞砸了怎麼辦?
馬化騰的灰度機制是這樣的,一開始,先不定義產品是“黑”,還是“白”,要給出一個灰度週期,讓使用者的口碑決定它是“黑”是“白”,是生還是死。
於是,馬化騰版的灰度邏輯就跟上來,用最笨的方法,像“小白”使用者那樣思考, 每天高頻使用微信,有時,還叫技術人員抹掉身份,去使用者那裡“潛水”, 聽取不同的聲音和反饋,不斷髮現不足,只要發現一個,就解決一個,也就短短時間內,微信的口碑效應出結果了。
哪個是黑,哪個是白,都不事先下定義,都扔出去,在從黑到白過程中,不斷試錯,即使最後有的團隊要在競爭中失敗,也可能會有資源的浪費。
成就馬化騰成功的灰度模式
創業不易,網際網路創業更不易。一個風口來了,轉換不好,不是飛速掉隊,就是滅頂之災。
馬化騰創業18年來,以聊天軟體QQ起家,騰訊從小到大,又從大到強,到現在變成一家網際網路科技巨頭,這一路異常艱辛又飽受爭議。“風來了,豬都會飛”, 站在網際網路的浪尖上,馬化騰總能借力風口,其叱吒風雲的終極武器是什麼?
我認為,兩個關鍵詞值得我們深刻謹記。
第一個關鍵詞:危機感。
與傳統企業非常不同的是,網際網路企業能在一秒內,就發生一個顛覆性的變化。比如,使用者資料假如瞬間在雲端外流,對網際網路企業而言,就是一場大災難,甚至是滅頂之災。
同樣,稍有怠慢,錯過一個風口,對網際網路企業來說,也是危機。強大的網際網路社交平臺Facebook,因沒有緊抓網際網路移動端轉換而掉隊,股票也曾經一度跌得慘不忍睹。
從社交切入的新浪微博的出現,就讓馬化騰感受到騰訊的危機,於是微信誕生了。馬化騰一直在說,“騰訊能走到今天,這應歸功於集體的戰略智慧、執行力以及自發的危機感。”當然,時刻保持危機感,並非馬化騰如此,馬雲、丁磊、李彥宏,哪一個不是危機感十足?
另一個關鍵詞是灰度模式。
所謂“灰度”, 就是使用黑色調錶示物體,即用黑色為基準色,不同的飽和度的黑色來顯示影象。
將灰度運用到商業世界及企業治理上,就是這樣一種思維模式:它既不是黑的,也不是白;既不是對的,也不是錯;既不是好的,也不是壞,是一種融合體,不走極端。有時,往黑的方向調一點,表面上黑糊糊的,或許不見得就是壞事。
很多人談騰訊,都會說到騰訊的微創新,而馬化騰給“微創新”擰出來最核心的武器,主要有三點:使用者體驗、快速迭代、灰度機制。前二者不用多說,均是從服務的需求側來考慮,而灰度機制才是馬化騰的終極武器。
事實上,以“灰度”治企,馬化騰並非首創。
2009年,任正非就提出了有關“灰度管理”的概念。他說:“在變革中,任何黑的、白的觀點都是容易鼓動人心的,而我們恰恰不需要黑的,或白的,我們需要的是灰色的觀點,在黑白之間尋求平衡。”
針對“灰度管理”,任正非還說:“合理地掌握合適的灰度,是使各種影響發展的因素,在一段時間內的和諧,這種和諧的過程叫妥協,這種和諧的結果叫灰度。”
運用在現代企業管理上,灰度是一種妥協的結果,但絕不是“和稀泥”,它只是在面臨衝突、競爭時一種戰略、戰術上的隨機調整,但這種決策必須遵循規律、把握分寸。
就像平常開車行駛在路上,偏左了,就往右一點,偏右了,方向盤再往左打一點。因此,任正非的“灰度管理”,講究的是過程的創新,一切從實效。
馬化騰不愧是“抄襲大師”!將任正非的“灰度管理”引進來為我所用,並不是僵化地“COPY”,他也在上面有所創新,形成一套適合騰訊的灰度模式。
研發一個網際網路產品,通常會有一個困惑,搞砸了怎麼辦?
馬化騰的灰度機制是這樣的,一開始,先不定義產品是“黑”,還是“白”,要給出一個灰度週期,讓使用者的口碑決定它是“黑”是“白”,是生還是死。
於是,馬化騰版的灰度邏輯就跟上來,用最笨的方法,像“小白”使用者那樣思考, 每天高頻使用微信,有時,還叫技術人員抹掉身份,去使用者那裡“潛水”, 聽取不同的聲音和反饋,不斷髮現不足,只要發現一個,就解決一個,也就短短時間內,微信的口碑效應出結果了。
哪個是黑,哪個是白,都不事先下定義,都扔出去,在從黑到白過程中,不斷試錯,即使最後有的團隊要在競爭中失敗,也可能會有資源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