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中”這是包拯的37字家訓,意思是說,包家後世子孫當官,如有貪贓枉法者,開除族籍,不準再回包家;死後也不準葬入包家祖墳。不遵從此家訓,就不承認他們是自己的子孫,這在封建時代是十分嚴厲的家法。包拯還囑咐兒子包珙請工匠把這則《家訓》刻在石碑上,豎立在堂屋東面的牆壁旁,用來曉喻後代子孫。這區區37字的家訓,字字鏗鏘,殷殷可鑑,這是一條牢不可破的鐵律,世世代代沿襲下來,包拯子孫後代中雖再沒有出過包拯那般的國家重臣,但官德、官聲都極好,與其說是家訓的約束作用大,還不如說成是包拯以身作則所起的示範效用更大。包拯本人就是將這家訓融入到他為人、為父、為官的生活之中。包氏子孫不折不扣地執行著包拯家訓,使大名鼎鼎的包拯,祖孫三代都沒有任何一個人做任何一件讓後人感到羞愧的事情,這清正的家風令人歎服。包拯生於公元999年,死於1062年,出生在現在安徽省合肥市一帶,字希仁。包拯的父親包令儀對他管教非常嚴格,正是這清正的家風潛移默化的影響,為他後來清廉為官從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包拯為官26年,清正廉潔、不附權貴,將儒家“德主刑輔”的理念貫徹到底。他以身作則、嚴以持家,人們通常叫他包公,尊稱包青天,根據官職,也有人叫他包龍圖。包拯為官清廉,一生儉樸,一切為民、不謀私利。即使後來擔任朝廷高官,有了地位,衣食住行及生活習慣,也都和普通老百姓差不多,他是中國歷史上清官的化身。千百年來,他以仗義為民請命、與民伸冤除害聞名於世,因而受到百姓持久不息的愛戴與敬仰。有關他的事蹟在民間口碑相傳,世代不衰。包拯不但是家訓的制定者,更是家訓的踐行者。“歲滿不持一硯歸”的事蹟有史可證,他對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求極為嚴格,哪怕是一點點小恩小惠都斷然拒絕。包拯1043年作監察御史時,他向宋仁宗上疏《乞不用贓吏》寫道:“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他始終認為,清廉的官員能成為百姓的表率,而貪贓枉法的官員會被世人所恥笑。在開封府尹任上,民間流傳著“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的諺語,意思是說有閻羅王一樣的包拯,暗中行賄串通關係的事情根本不會有,這應該是對包拯官德人品最好的評價。包拯的家訓是一個標尺,不僅對子孫,亦對後世官吏也有垂範之效,時下我們重提家訓、家規、家教,是件有獨特意義的事情,不僅對黨員領導幹部,而且對普通的家庭教育一樣有現實而深邃的意義。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訓、家規、家教傳承的是華人和中國文化的美德,這種歷史的沉澱和傳承是無言的教育,無字的書籍,無聲的力量,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的價值觀,讓我們從家風家教做起,家家都繼承弘揚傳統美德,人人都成為促進社會和諧、積極向上的動力!
“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中”這是包拯的37字家訓,意思是說,包家後世子孫當官,如有貪贓枉法者,開除族籍,不準再回包家;死後也不準葬入包家祖墳。不遵從此家訓,就不承認他們是自己的子孫,這在封建時代是十分嚴厲的家法。包拯還囑咐兒子包珙請工匠把這則《家訓》刻在石碑上,豎立在堂屋東面的牆壁旁,用來曉喻後代子孫。這區區37字的家訓,字字鏗鏘,殷殷可鑑,這是一條牢不可破的鐵律,世世代代沿襲下來,包拯子孫後代中雖再沒有出過包拯那般的國家重臣,但官德、官聲都極好,與其說是家訓的約束作用大,還不如說成是包拯以身作則所起的示範效用更大。包拯本人就是將這家訓融入到他為人、為父、為官的生活之中。包氏子孫不折不扣地執行著包拯家訓,使大名鼎鼎的包拯,祖孫三代都沒有任何一個人做任何一件讓後人感到羞愧的事情,這清正的家風令人歎服。包拯生於公元999年,死於1062年,出生在現在安徽省合肥市一帶,字希仁。包拯的父親包令儀對他管教非常嚴格,正是這清正的家風潛移默化的影響,為他後來清廉為官從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包拯為官26年,清正廉潔、不附權貴,將儒家“德主刑輔”的理念貫徹到底。他以身作則、嚴以持家,人們通常叫他包公,尊稱包青天,根據官職,也有人叫他包龍圖。包拯為官清廉,一生儉樸,一切為民、不謀私利。即使後來擔任朝廷高官,有了地位,衣食住行及生活習慣,也都和普通老百姓差不多,他是中國歷史上清官的化身。千百年來,他以仗義為民請命、與民伸冤除害聞名於世,因而受到百姓持久不息的愛戴與敬仰。有關他的事蹟在民間口碑相傳,世代不衰。包拯不但是家訓的制定者,更是家訓的踐行者。“歲滿不持一硯歸”的事蹟有史可證,他對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求極為嚴格,哪怕是一點點小恩小惠都斷然拒絕。包拯1043年作監察御史時,他向宋仁宗上疏《乞不用贓吏》寫道:“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他始終認為,清廉的官員能成為百姓的表率,而貪贓枉法的官員會被世人所恥笑。在開封府尹任上,民間流傳著“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的諺語,意思是說有閻羅王一樣的包拯,暗中行賄串通關係的事情根本不會有,這應該是對包拯官德人品最好的評價。包拯的家訓是一個標尺,不僅對子孫,亦對後世官吏也有垂範之效,時下我們重提家訓、家規、家教,是件有獨特意義的事情,不僅對黨員領導幹部,而且對普通的家庭教育一樣有現實而深邃的意義。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訓、家規、家教傳承的是華人和中國文化的美德,這種歷史的沉澱和傳承是無言的教育,無字的書籍,無聲的力量,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的價值觀,讓我們從家風家教做起,家家都繼承弘揚傳統美德,人人都成為促進社會和諧、積極向上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