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何嶽軼事,學高尚品質(15分)
秀才何嶽,號畏齋。曾夜行拾得銀貳百餘兩,不敢與家人言之,恐勸令留金也。次早攜至拾銀處,見一人尋至,問其銀數與封識①皆合,遂以還之。其人慾分數金為謝,畏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數金乎?”其人感謝而去。
夫畏齋一窮秀才也,拾金而還,暫猶可勉④;寄金數年,略不動心,此其過人也遠矣!
小題1:用“|”劃出句子的兩處停頓。(2分)
問其銀數與封識皆合
小題2: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字。(4分)
①不敢與家人言之( ) ②遂以還之( )
小題3: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寄金數年,略不動心,此其過人也遠矣。
小題4:請各用四個字概括這兩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小題5:最後一段中哪一個字有點睛之效?為什麼?(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2分)問 | 其銀數與封識標記 | 皆合
小題1:(3分) 那官把銀子寄在他家多年,(他)毫不動心,這種高尚的品質遠遠超過了普通人。
小題1:(4分) 拾金不昧,寄金不昧(貪)
小題1:(2分)“窮”。 (1分) 拾金不昧與寄金不昧足以表現何嶽的人品, “窮”,更能突出在重金面前不動心。(2分)
小題1:學生應瞭解文言的句讀知識,學會根據句子的含義劃分節奏。
小題1:學生對文言文中重點詞語的釋義掌握要具體、精確,更要培養課內向課外遷移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小題1:文言翻譯要求意思正確、句意完整、語句通順。強調重點詞語的理解和重點句式的調整。
小題1:學生能學會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內容,提高對文字的理解能力。
小題1:這裡有反襯作用,用“窮”來襯托何嶽的拾金不昧與寄金不昧的人品。
讀何嶽軼事,學高尚品質(15分)
秀才何嶽,號畏齋。曾夜行拾得銀貳百餘兩,不敢與家人言之,恐勸令留金也。次早攜至拾銀處,見一人尋至,問其銀數與封識①皆合,遂以還之。其人慾分數金為謝,畏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數金乎?”其人感謝而去。
夫畏齋一窮秀才也,拾金而還,暫猶可勉④;寄金數年,略不動心,此其過人也遠矣!
小題1:用“|”劃出句子的兩處停頓。(2分)
問其銀數與封識皆合
小題2: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字。(4分)
①不敢與家人言之( ) ②遂以還之( )
小題3: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寄金數年,略不動心,此其過人也遠矣。
小題4:請各用四個字概括這兩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小題5:最後一段中哪一個字有點睛之效?為什麼?(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2分)問 | 其銀數與封識標記 | 皆合
小題1:(3分) 那官把銀子寄在他家多年,(他)毫不動心,這種高尚的品質遠遠超過了普通人。
小題1:(4分) 拾金不昧,寄金不昧(貪)
小題1:(2分)“窮”。 (1分) 拾金不昧與寄金不昧足以表現何嶽的人品, “窮”,更能突出在重金面前不動心。(2分)
小題1:學生應瞭解文言的句讀知識,學會根據句子的含義劃分節奏。
小題1:學生對文言文中重點詞語的釋義掌握要具體、精確,更要培養課內向課外遷移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小題1:文言翻譯要求意思正確、句意完整、語句通順。強調重點詞語的理解和重點句式的調整。
小題1:學生能學會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內容,提高對文字的理解能力。
小題1:這裡有反襯作用,用“窮”來襯托何嶽的拾金不昧與寄金不昧的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