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四川達州人
-
2 # 良人執戟2
【快速瀏覽】
國家人才的選拔,雖經魏晉的“九品官人法”有所改變,但是,仍然由貴族士家子弟壟斷了官場,大量人才因為門弟關係而拒之門外。
唐太宗在貞觀元年就大開選舉,不久又透過科舉考試的途徑選撥人才。這種由科舉而入仕的官員佔全部官員的比例是多少呢?
請看祥細情況
歷來的史家認為唐太宗的“貞觀之治”是空前的、無與倫比的;而太宗本人也被認為“千載可稱,一人而已”。雖有誇大之嫌,但是,太宗的文治武功無論如何在封建帝王中肯定是極為出類拔萃的。他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顯赫的政績,就其個人因素而言,最重要的就在於能夠“撥人物則不私於黨,負志業則鹹盡其才”。
大唐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銳意改革,為了拓寬選官途徑,下令改革科舉制度。
遠在漢魏時期,選拔官員是沒有一定標準的,主要是依靠官員的舉薦,即所謂的“舉孝廉”。但是這種方式無法保證官員的質量,更有甚者藉機欺上瞞下;進入官場,不但沒有治理國家的能力,反而給社會帶來混亂。
魏晉時期,又誕生了“九品官人法”,主要是看門弟出身選撥官員,這樣做的後果是貴族士家子弟幾乎壟斷了官場。
由於這些制度的弊端叢生,那肯定要被一種新的選撥制度代替,所以科舉選官制度由此而誕生。
科舉制度首創於隋文帝開皇年間。這是隋唐二朝選撥官員的重要途徑之一,並且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
科舉考試的最大優點在於它的形式公開,競爭公平, 釆取的是擇優錄取的標準,一改以往“門弟”授官方式,給一些寒門庶族入朝為官,成為統治階層的機會。
貞觀年間的科舉考試又相對於以往不同,它增加了考試時間和考試地點,而且特別下詔改變十一月的考試時間為“四時聽選,隨闕注擬”。同時在洛陽設考場曰“東選”。
新的考試科目有六科,分別是:秀才科、進士科、明經科、明法科、明書科、明算科。其中取士最多的是進士與明經二科。尤其是進士科為做官的主要途徑。
這兩科的考試內容不同,明經科主要是帖經,就是背誦儒家經典,比較簡單,也很空洞。
而進士科幾乎困難一倍,因為它要考明經科的內容,還要考策問、文章詩賦,透過考試後,還要經過吏部的的複試方能為官。
因為進士科可以直接入官,雖然困難大增,卻頗受學子追捧,比較熱門。這就造成“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
明法科、明算科、明書科都是選撥專業人才的,數量少,而且都用於法律、天文曆法方面,上升機會少;秀才科取士也少,是為冷門。
貞觀年間的長安每到考試時節,幾千人齊聚,場面壯觀。
即便如此,在唐太宗即位的二十三年中,只有進士二百五十人,其中只有一甲三名進士得賜“進士及弟”難度實在太大。唐人趙嘏作詩:“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頭白”。儘管如此,“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終於可以實現。
據統計,唐代庶族地主官至宰相的共一百多人,超過士族拜相人數。這中間還不包括名不見經傳之人。
所以唐太宗高興的說:“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題主所問的科舉選撥的官員佔全部官員的比例,唐代沒有具體數字,所以無法作出結論,只能根據文章提供的內容來作大致判斷。
初唐四傑之一楊炯九歲參加考試,即獲得“神童”的榮譽稱號,上元三年(公元676年)二十六歲時科舉及弟(唐太宗時僅有三人)當上國家公務人員,在國家圖書館工作(校對)。
陳子昂在幽州黃金臺一番浩嘆後,歷經千幸萬苦,順利透過科舉考試當上國家公務人員。
憑藉科舉入仕的也大有人在,著名的有王維、韓愈、白居易、柳宗元、劉禹錫、杜牧等。
可惜的是李白、杜甫雖然是大詩人,卻沒有透過科舉考試,李白根本不屑一顧考試,他要憑藉名氣入仕,所以“放聲大笑“扭頭就走。杜甫更倒黴,他參加科考時,李林甫為相,為了維持自己原班人馬利益,根本就幾屆都不開科考試,老杜徒呼奈何!
回覆列表
比率比較低。
至於資料確實不大清楚。
不過,唐代科舉錄取率不高是事實。
進士極其艱難,每科錄取多不過十來個,甚至三五個乃至一個不中。選拔秘書財務法律官員的明經、明法、明算等科,合計每次大約也就百人。明字這些可以忽略。
所以,唐代官員主要還是推薦、徵辟、功封等歷年老辦法為主。恩蔭、科舉出仕者不超過二三成。
主要原因還是在於讀書很難。雕版印刷多還是以佛經為主,四書五經這樣的大部頭印刷艱難,世家豪門也不願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