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你好歌德

      王維的《相思》應是在其三十歲之後寫的。

      

      據《全唐詩話》卷一載:安史之亂以後,李龜年南奔湘中,曾在某官郎邸席上演唱本詩,這說明本詩在盛唐時已為時人所傳唱,且在戰亂年代依然長盛不衰,從中足見本詩感染人心之深。但是有的注本謂「這首詩據傳是抒寫對友人李龜年深摯的友情」,並無依據。王維寫作本詩只是泛詠相思,並無特定物件,史書上也無王維《相思》詩的具體寫作背景記載。詩題另作《江上贈李龜年》,恐為後人所誤。

      

      另外王維在壯年時期,有進的政治理想,有一定的抱負,真有知識分子的正義感。

      

      因此,他早期在詩歌上表現出清新明快、豪邁健康的調子,作品也具有較強的現

      

      實主義。王維作品的早期和期的分野,歷代的詩評家都定在開元二十四年。那時

      

      宰相張九齡在奸臣李林甫的打擊下,被貶為荊州長史。自此之後,唐朝奸臣專政,

      

      朝政日非。王維也有“此身雖在堪驚“的感受,但是退出官場,又過不慣清貧的

      

      生活,他只好亦官亦隱,半官半隱,心在山林,身在魏闕。甚至把全部感情傾鑄

      

      成他晚期詩風。如同他所說的:“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

      

      返舊林。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君問通理,漁歌入浦深。“(酬張少府)詩人

      

      “萬事不關心“一語,可以說是表面話,骨子裡是很關心世事的,不過“自顧無

      

      長策“罷了。這不是王維後半世的思想感情與行為的表白嗎?像這樣的篇章,在

      

      王維晚年的山水詩中是很多的。

      

      王維自從進士及第以後,曾因為署中伶人舞黃獅子犯禁而遭受到牽連,接著

      

      被貶謫。而晚年安祿山攻佔長安,因為遭受到脅迫而自己也不肯,於是有作過相

      

      關的詩表達心機。我們認為他所寫的詩,風格轉變的主要原因,不是因為

      

      環境所影響,由於王維精通佛學,所以他受到佛教「禪宗」的影響最大。受到禪

      

      宗加上安祿山叛變的影響,或許他對他所處的時代不抱任何的期望,也可能是他

      

      不肯接受他的環境而逃避,最後導致他寫的詩,幾乎都是描寫山水田園,這是一

      

      種心境上的轉變,影響再作品上的變化,也是他往後被冠上「田園詩人」與「詩

      

      佛」的主要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兒上初三,學習壓力,天天熬夜,看著很累很疲倦,家長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