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侯一:朱元璋 是 明朝開國皇帝。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國瑞。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濠州鍾離人,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覺寺,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諸將奉為吳國公。同年,攻佔集慶路,將其改為應天府。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擊破各路農民起義軍後,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後結束了蒙元在中國的統治,平定四川、廣西、甘肅、雲南等地,統一中國。諸侯二:陳友諒 是中國元末大漢政權建立者, 陳友諒(1320年-1363年10月3日)是湖北沔陽黃蓬(今洪湖市黃蓬)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農民起義領袖,。1351年,徐壽輝起兵,建天完朝,友諒投效其將領倪文俊麾下。1357年九月襲殺反徐壽輝的倪文俊,自稱勤王,自稱宣慰使,起兵攻下江西諸路,連克江西、安徽、福建等地。1359年,殺天完將領趙普勝,挾徐壽輝,遷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為漢王。次年,攻陷鳩州,殺徐壽輝,隨即登基稱帝,國號漢,改元大義,以鄒普勝為太師,張必先為丞相。1363年,陳友諒率六十萬水軍進攻朱元璋,但在鄱陽湖大敗,陳友諒也在突圍時中流箭而死。陳友諒死後,張定邊等人在武昌立陳友諒次子陳理登基為帝,改元德壽。次年,朱元璋西吳軍廖永忠部兵臨武昌城下,陳理出降。諸侯三:徐壽輝 是紅巾軍天完政權領袖。徐壽輝(1320—1360),一名真一,又作真逸,羅田(今屬湖北)人,賣布出身。1351年八月,與鄒普勝等在蘄州(今湖北蘄春)利用白蓮教聚眾起義,也以紅巾軍為號。十月,攻佔蘄水與浠水,他被擁立為帝,國號天完。第二年,所部以“摧富益貧”等口號發動群眾先後攻佔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蘇、湖南等大片地區,眾至百萬。但因兵力分散,次年被元軍打敗,蘄水失陷,退入黃海梅山中。1355年勢力復振。1360年被部將陳友諒殺死於採石(今安徽馬鞍山西南)。後明玉珍追尊為應天啟運獻武皇帝,廟號世宗。諸侯四:彭瑩玉 是元末民變領袖。彭瑩玉(?---1353),,南派紅巾軍開山始祖,袁州(今江西省宜春市)人。又名彭翼、彭國玉、彭明,號稱彭祖、彭和尚。10歲時出家於慈化禪寺(今江西宜春市袁州區慈化禪寺)。一生致力於反抗蒙元殘暴統治。著名弟子有:周子旺、況普天、楊普雄、丁普郎、項普略、歐普祥、陳普文、趙普勝和鄒普勝等。諸侯五:張士誠 是元末位於江浙一帶的義軍領袖與地方割據勢力之一。張士誠(1321年-1367年),原名張九四。元末興化白駒場人(白駒場今分屬興化市和大豐市),小名九四,出身鹽販,漢族人,在元朝末年抗元起義領袖中,有“(陳)友諒最桀,(張)士誠最富”之說,死後葬於吳縣斜塘。1353年白駒場起義,1355年張士誠建都平江(即蘇州),1363年自立為吳王,施耐庵、羅貫中都投身效力此人。而同一時間段,1356年朱元璋被諸將奉為吳國公,1364年元旦朱元璋也自稱吳王,建百官司屬,以“皇帝聖旨,吳王令旨”的名義釋出命令。張士誠是滅元的蓋世功臣,而後期,張士誠的弟弟兵敗被朱元璋俘虜,張士誠在已經投降元朝的朱元璋、方國珍和元軍三方夾擊之下偽降元朝,攻打江南元朝地主武裝,不久再度公開反元,最後亡於朱元璋政權。之後被押解至明朝都城應天府(今南京),張士誠因對朱元璋說:“天日照爾不照我而已”惹怒朱元璋,被其斬首。時年47歲。諸侯六:方國珍 是元末明初浙東農民起義軍領袖。方國珍(1319年―1374年5月8日),又名方谷珍,台州黃岩(今浙江黃岩)人,生得身長面黑,力勒奔馬,與兄國馨、國璋,弟國瑛、國珉,以佃農和販私鹽為生計。為元末最早的起義領袖,曾降元,後降明,明洪武二年(1369),領廣西行省左丞,留居京師(今南京)。七年,病死。諸侯七:明玉珍 是元末大夏政權的建立者。明玉珍(1331年―1366年),元末隨縣(今湖北省隨州)人,家世務農。至正十一年(1351年),農民戰爭爆發,明玉珍集鄉兵千餘人屯青山,結柵自固。至正十三年冬(一說為至正十二年),參加徐壽輝領導的西系天完紅巾軍,任元帥。至正二十年夏,陳友諒殺徐壽輝自立為帝,明玉珍不服,不與相通,自稱隴蜀王。之後,受劉楨等人擁立稱帝。國號大夏。1366年,明玉珍病故,後大夏被朱元璋明軍所滅。諸侯八:劉福通 是元末北方紅巾軍領導者。劉福通(1321-1366),潁州(今安徽阜陽界首市)人。與韓山童等長期利用白蓮教在民間進行活動。韓山童戰死後,劉福通擁立韓山童之子韓林兒為帝,國號“大宋”,定都亳州,建元龍鳳。他為樞密院平章,旋改任丞相,掌握軍政大權。不久率軍攻克汴梁。但好景不長,劉福通先在汴梁為元將察罕帖木兒所破,後在安豐為誠王張士誠所圍,劉福通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命廖永忠迎小明王、劉福通至應天(今南京),途經瓜州,廖永忠將他們沉入水中溺死。諸侯九:韓山童 是元末民變領袖。韓山童(?-1351),原為欒城(今屬河北)人,其祖父因傳授白蓮教,被謫徙永年(今屬河北)白鹿莊。他繼續傳教工作,聲稱天下將大亂,彌勒降生,明王出世,又自稱是宋徽宗八世孫,當為中原之主,藉以鼓動百姓起事。至正十一年(1351年)與劉福通等聚眾,殺白馬黑牛,宣誓起事,部眾以頭裹紅巾為標誌,故被稱為「紅巾軍」。他被推奉為明王,不久被捕殺。諸侯十:郭子興 是元末江淮地區的紅巾軍領袖,反元農民軍領袖。郭子興(?~1355)濠州定遠(今安徽省定遠縣)人,元末入白蓮教,散家財結豪傑,響應劉福通起事,攻據濠州(今鳳陽縣),自稱元帥。朱元璋隸其部下為九夫長,子興以義女馬氏嫁之,為人驍勇善戰,而與某些將帥不和,終以憤恨卒於和州。 還有其他的一些諸侯,如:芝麻李,布王三等!
諸侯一:朱元璋 是 明朝開國皇帝。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國瑞。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濠州鍾離人,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覺寺,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諸將奉為吳國公。同年,攻佔集慶路,將其改為應天府。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擊破各路農民起義軍後,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後結束了蒙元在中國的統治,平定四川、廣西、甘肅、雲南等地,統一中國。諸侯二:陳友諒 是中國元末大漢政權建立者, 陳友諒(1320年-1363年10月3日)是湖北沔陽黃蓬(今洪湖市黃蓬)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農民起義領袖,。1351年,徐壽輝起兵,建天完朝,友諒投效其將領倪文俊麾下。1357年九月襲殺反徐壽輝的倪文俊,自稱勤王,自稱宣慰使,起兵攻下江西諸路,連克江西、安徽、福建等地。1359年,殺天完將領趙普勝,挾徐壽輝,遷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為漢王。次年,攻陷鳩州,殺徐壽輝,隨即登基稱帝,國號漢,改元大義,以鄒普勝為太師,張必先為丞相。1363年,陳友諒率六十萬水軍進攻朱元璋,但在鄱陽湖大敗,陳友諒也在突圍時中流箭而死。陳友諒死後,張定邊等人在武昌立陳友諒次子陳理登基為帝,改元德壽。次年,朱元璋西吳軍廖永忠部兵臨武昌城下,陳理出降。諸侯三:徐壽輝 是紅巾軍天完政權領袖。徐壽輝(1320—1360),一名真一,又作真逸,羅田(今屬湖北)人,賣布出身。1351年八月,與鄒普勝等在蘄州(今湖北蘄春)利用白蓮教聚眾起義,也以紅巾軍為號。十月,攻佔蘄水與浠水,他被擁立為帝,國號天完。第二年,所部以“摧富益貧”等口號發動群眾先後攻佔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蘇、湖南等大片地區,眾至百萬。但因兵力分散,次年被元軍打敗,蘄水失陷,退入黃海梅山中。1355年勢力復振。1360年被部將陳友諒殺死於採石(今安徽馬鞍山西南)。後明玉珍追尊為應天啟運獻武皇帝,廟號世宗。諸侯四:彭瑩玉 是元末民變領袖。彭瑩玉(?---1353),,南派紅巾軍開山始祖,袁州(今江西省宜春市)人。又名彭翼、彭國玉、彭明,號稱彭祖、彭和尚。10歲時出家於慈化禪寺(今江西宜春市袁州區慈化禪寺)。一生致力於反抗蒙元殘暴統治。著名弟子有:周子旺、況普天、楊普雄、丁普郎、項普略、歐普祥、陳普文、趙普勝和鄒普勝等。諸侯五:張士誠 是元末位於江浙一帶的義軍領袖與地方割據勢力之一。張士誠(1321年-1367年),原名張九四。元末興化白駒場人(白駒場今分屬興化市和大豐市),小名九四,出身鹽販,漢族人,在元朝末年抗元起義領袖中,有“(陳)友諒最桀,(張)士誠最富”之說,死後葬於吳縣斜塘。1353年白駒場起義,1355年張士誠建都平江(即蘇州),1363年自立為吳王,施耐庵、羅貫中都投身效力此人。而同一時間段,1356年朱元璋被諸將奉為吳國公,1364年元旦朱元璋也自稱吳王,建百官司屬,以“皇帝聖旨,吳王令旨”的名義釋出命令。張士誠是滅元的蓋世功臣,而後期,張士誠的弟弟兵敗被朱元璋俘虜,張士誠在已經投降元朝的朱元璋、方國珍和元軍三方夾擊之下偽降元朝,攻打江南元朝地主武裝,不久再度公開反元,最後亡於朱元璋政權。之後被押解至明朝都城應天府(今南京),張士誠因對朱元璋說:“天日照爾不照我而已”惹怒朱元璋,被其斬首。時年47歲。諸侯六:方國珍 是元末明初浙東農民起義軍領袖。方國珍(1319年―1374年5月8日),又名方谷珍,台州黃岩(今浙江黃岩)人,生得身長面黑,力勒奔馬,與兄國馨、國璋,弟國瑛、國珉,以佃農和販私鹽為生計。為元末最早的起義領袖,曾降元,後降明,明洪武二年(1369),領廣西行省左丞,留居京師(今南京)。七年,病死。諸侯七:明玉珍 是元末大夏政權的建立者。明玉珍(1331年―1366年),元末隨縣(今湖北省隨州)人,家世務農。至正十一年(1351年),農民戰爭爆發,明玉珍集鄉兵千餘人屯青山,結柵自固。至正十三年冬(一說為至正十二年),參加徐壽輝領導的西系天完紅巾軍,任元帥。至正二十年夏,陳友諒殺徐壽輝自立為帝,明玉珍不服,不與相通,自稱隴蜀王。之後,受劉楨等人擁立稱帝。國號大夏。1366年,明玉珍病故,後大夏被朱元璋明軍所滅。諸侯八:劉福通 是元末北方紅巾軍領導者。劉福通(1321-1366),潁州(今安徽阜陽界首市)人。與韓山童等長期利用白蓮教在民間進行活動。韓山童戰死後,劉福通擁立韓山童之子韓林兒為帝,國號“大宋”,定都亳州,建元龍鳳。他為樞密院平章,旋改任丞相,掌握軍政大權。不久率軍攻克汴梁。但好景不長,劉福通先在汴梁為元將察罕帖木兒所破,後在安豐為誠王張士誠所圍,劉福通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命廖永忠迎小明王、劉福通至應天(今南京),途經瓜州,廖永忠將他們沉入水中溺死。諸侯九:韓山童 是元末民變領袖。韓山童(?-1351),原為欒城(今屬河北)人,其祖父因傳授白蓮教,被謫徙永年(今屬河北)白鹿莊。他繼續傳教工作,聲稱天下將大亂,彌勒降生,明王出世,又自稱是宋徽宗八世孫,當為中原之主,藉以鼓動百姓起事。至正十一年(1351年)與劉福通等聚眾,殺白馬黑牛,宣誓起事,部眾以頭裹紅巾為標誌,故被稱為「紅巾軍」。他被推奉為明王,不久被捕殺。諸侯十:郭子興 是元末江淮地區的紅巾軍領袖,反元農民軍領袖。郭子興(?~1355)濠州定遠(今安徽省定遠縣)人,元末入白蓮教,散家財結豪傑,響應劉福通起事,攻據濠州(今鳳陽縣),自稱元帥。朱元璋隸其部下為九夫長,子興以義女馬氏嫁之,為人驍勇善戰,而與某些將帥不和,終以憤恨卒於和州。 還有其他的一些諸侯,如:芝麻李,布王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