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影像科豪大夫
-
2 # 張浩醫生
人體的肺泡好像是一堆裝氣體的小氣球,而氣管、支氣管就是給氣球充氣的管道,正常氣體是透過呼吸依次經過氣管、支氣管,最後到達小氣球肺泡。而肺不張就是氣球癟了,沒有氣了,就是氣泡內無法進入氣體了,而導致氣泡內沒有氣體的原因,主要就是支氣管的堵塞,就是把進氣的管道堵住了。
關於肺不張的症狀,要看具體肺葉不張的體積。區域性肺不張不一定有症狀,如果範圍比較大影響到肺部通氣換氣就不一樣了。肺泡主要就是氣體交換的,所以如果肺泡功能不正常了,首先影響的就是呼吸功能,就會出現呼吸困難,呼吸急促,胸部疼痛,口唇也因為缺氧導致紫紺。
但是,人體的肺泡有好幾億個,所以如果堵塞的是一個很小的支氣管,導致少量的肺泡不能正常通氣,那對於具有數億個肺泡的肺來說,幾乎是沒有影響的,所以肺不張不一定出現症狀,也沒有症狀要看堵塞的位置,以及堵塞發生的原因。
引起肺不張的原因有很多如腫瘤、吸入性異物、肉芽組織、粘液等,所以除了呼吸困難以外,會有不同的伴隨表現。如腫瘤引起的肺不張,腫瘤在生長過程中壓迫到周圍的支氣管導致肺不張,隨著腫瘤的生長,肺不張的情況會繼續加重,同時會出現咳嗽、咳痰、痰中帶血、胸部疼痛、發熱、消瘦等腫瘤的表現。
一般肺不張是不會自愈的,並且有的會不斷加重,需要就診呼吸科,建議進行相關的檢查,確定引起肺不張的主要原因,再確定下一步的治療計劃,以免加重病情。
-
3 # 小影大夫
肺不張的原因
肺不張其實就是肺組織張不開了,沒有空氣進入了支氣管內,所以肺組織沒法張開。很多原因可以引起肺不張,比如先天性發育異常導致的肺不張、腫瘤壓迫了氣管、異物堵塞了支氣管。還有就是炎症引起的肺實變不張。無論哪一種,如果不張的肺組織範圍大,就需要進行治療,不然會影響肺功能,長期肺不張,會導致肺組織的壞死。
出現了肺不張,要首先看看引起不張的原因,把原因解除了,不張的組織也可以恢復正常。中央型肺癌,容易壓迫支氣管引起遠側端的肺實變,在治療上以治療肺癌為主。
有些小孩吃東西不小心,嗆入了食物,堵塞了支氣管,引起了肺不張,那麼就需要在支氣管鏡下把異物取出來,再透過抗炎治療,肺不張可以恢復正常。
如果是沒有症狀,體檢發現了肺組織少許不張,其實可以不用特殊的治療,透過鍛鍊身體,不張肺組織可能會吸收也可能不吸收,但是都不會太影響肺功能。
-
4 # 放射科楊大夫
回答這個問題,要先明確一下肺不張是怎麼診斷的?
為何,因為肺不張是指一個或者多個肺葉或者肺段不再含氣,而實變。這種實變,無論在X線上還是CT上,都需要跟腫瘤,炎症等引起的實變鑑別。
假如確定是肺不張,則需要明確肺不張的原因。
肺不張的原因很多:
1、惡性的:比如肺癌。發生在支氣管內的肺癌阻塞支氣管,進而相應的肺無法正常進行通氣,引發肺不張。
2、良性的:比如結核。支氣管內膜的結核,導致肺不張。
3、壓迫性的:比如氣胸,胸腔積液,導致肺無法正常通氣,進而引發的肺不張。
4、原因不明的比如我們臨床上有一種叫中葉綜合徵。特指發生在右肺中葉的不張,透過支氣管鏡檢查等也發現不了原因。(補:人體的左右肺不是對稱的,右肺三個肺葉,左肺兩個肺葉)
當然,還有其他一些疾病引發的肺葉,肺段,甚至整個肺的不張。這些,通常都不會自己變好。
那是否有的沒有症狀的,確實,有的沒有症狀。哪怕是肺癌。為何?
因為人體的肺代償功能很好,及時有一塊不工作了,剩下的肺也能很好的完成任務。
還有一些少見情況,比如體弱的老年人,可能會因為粘痰阻塞引發不張,這種情況下,假如加強鍛鍊,排痰,理論上,只要痰拍出來,是有可能復張的。
總之,有了肺不張,一定要進一步檢查,明確原因,切勿只相信自己鍛鍊的力量,要更相信醫學。
回覆列表
肺不張分兩大類:阻塞性肺不張和壓迫性肺不張。當支氣管被腫瘤、粘稠痰液、異物等堵塞,遠側肺組織內氣體吸收,就會發生阻塞性肺不張。當大量胸腔積液、外傷出血壓迫、氣胸、巨大腫瘤對肺組織造成壓迫,就會發生壓迫性肺不張。
發生肺不張,必須查明病因,警惕腫瘤兒童肺不張多為炎症或者氣管異物堵塞,但成年人的肺不張,首先要排查的就是肺癌!X光片有時只能看出肺不張(肺葉體積縮小,密度增高),不可靠,需要增強CT檢查,有時還需要做支氣管鏡。
像這位50多歲的男子,咳嗽一個月,左肺上葉肺不張,體積縮小,密度增高(肺內氣體被吸收)。進一步增強CT和支氣管鏡檢查,發現中心型肺鱗癌:
有些肺不張是良性病變引起,需要對症治療比如老年人吞嚥功能減退,不小心誤吞了雞骨、魚刺等,一段時間後,可以引起肺內阻塞性炎症和肺不脹,通常需要支氣管鏡取出異物,並做消炎治療。
又是老菸民常年痰液粘稠,可以堵塞氣管引起肺不張,需要消炎化痰,必要時支氣管鏡沖洗。
這位老爺子62歲,抽菸幾十年,反覆咳嗽住院,發現左下葉肺不張,開始以為得肺癌了,很害怕!
增強CT發現支氣管內充滿了低密度的痰栓,經過霧化(稀釋痰液)和消炎治療,一週出院了。
所以說,發現肺不張,即使沒有症狀也不要大意,應聽從呼吸科醫生指導,查明病因對症治療!不要把小病拖成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