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86151840395

    良好的習慣要從小養成,習慣好壞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家長們要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才就必須從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入手,持之以恆。那麼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生活有規律   按時作息,講究衛生,衛生習慣不好,直接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要常洗手,早晚刷牙,同時還要注意對孩子進行講好公共衛生的教育,讓孩子養成不隨手扔垃圾的習慣。   家長要儘量保持孩子的生活起居在所有時間裡的一致性。長期做下來,孩子自己也能學會獨立按一貫的生活規律來制定合適的作息時間表。一旦孩子習慣過一種有規律的生活,那麼時間觀念就已內化成他自己的一種寶貴素質,自我意識的控制力與意志力就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長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應該有意識的從小鍛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一些小件的衣物鍛鍊由孩子自己去洗。要孩子做家務的目的,並非僅是要把繁瑣的工作做好,或教孩子“如何去做”。廚房整潔的重要性,比不上發展孩子的責任感、自立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和辦事能力,因為這些都是健康人格的基礎。做家務也可幫孩子瞭解人必須合作和向著共同的目標努力。當孩子在生活中養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養成主動做一些家務勞動的生活習慣時,孩子的獨力意識與自我責任感就已增強了很多。 三、學會節儉   孩子花錢大手大腳,開運動會、去春遊拿10元、20元還嫌少。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家長沒有注意對孩子節儉這一習慣的培養,甚至有的家長認為讓孩子節儉是寒酸的表現。其實想一想一個從小不知道節儉的孩子,長大了又怎麼會節儉呢?要培養孩子節儉的習慣,第一要定量給孩子零花錢,讓孩子自己去支配這些錢,如果提前花完,不補,不預支,讓孩子學會節制、學會理財。家長引領孩子不同他人攀比,當然,家長首先不能進行攀比。可以嘗試讓孩子利用假期去品嚐一下賺錢的艱辛,這樣他就不會亂花錢了。 四、上網要有度   家長要在看電視、上網上以身作則,少看電視多讀書,用行動產生說服力,這樣的糾正效果會更好。   玩遊戲是孩子的天性,但要正面引導孩子玩那些益智的、健康的遊戲,這樣來避免孩子去玩那些充滿暴力與色情的遊戲。同時要多培養孩子的多種興趣愛好,這樣孩子就不會把注意力只放在玩遊戲上了。在孩子玩遊戲之前,要與孩子一起制定玩遊戲的規則,切不可因孩子一時表現好了,家長一高興,就可以允許他上網或超時上網,這樣是把上網玩當成獎品了,他們對遊戲的興趣也就被刺激得更濃了。對於自制力差的孩子家長要多一點耐心,要慢慢指導孩子在玩遊戲中自己學會控制,最好不要與孩子形成管制與被管制的關係,要讓孩子養成自我控制的好習慣。 五、待人有禮貌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或聽到,有的孩子客人來了不知道問候,甚至還有的孩子滿嘴髒話,而家長往往以我這孩子真不懂事就輕描淡寫的過去了。要知道文明禮貌是一個人有教養的表現,在一個缺乏教養的人身上,勇敢就會成為粗暴,學識就會成為迂腐,機智就會成為狡猾,質樸就會成為粗魯,寬厚就會成為諂媚。家長不要以為孩子大了就知理了,因為當他養成習慣之後,他就不覺得這是一件錯事了,更不會去改正。要讓孩子穿衣整潔,並養成愛護衣服的習慣。   教育孩子到別人家去時先敲門,不亂動他人的物品;在家接待客人時,學會讓坐、請茶、送客,且不影響大人之間的交談;到公共場所要愛護環境衛生,自覺遵守公共秩序;尊敬老人、師長等。 六、養成讀書好習慣   閱讀要從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入手,可以是一些帶圖的故事,可以是孩子喜歡的電視劇的劇本。等孩子喜歡上讀書之後再去讀一些大部頭的書。家長也可以陪著孩子讀,在陪讀一階段之後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去讀。   當孩子做功課磨蹭時先不要催他寫,而是由著他,並記下他的用時,然後與他一起分析做這些功課到底需要多少時間,這多用的時間他可以做多少他感興趣的事,這樣少用時,快寫會讓他體會到多少快樂!這樣孩子就會明白自己的磨蹭將會使自己失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的機會,這樣做是得不償失的,他就會自覺的提高自己的效率,久而久之就實現了孩子自己學習的目的。

  • 2 # 育兒之路小桔燈

    1. 從小事做起

    好的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積月累,從小事慢慢培養,比如寶寶吃飯坐不住,跑來跑去,吃一口玩幾分鐘,沒吃幾口飯都冷了,因此可以給寶寶買個寶寶餐椅,讓寶寶學習大人的樣子,吃飯的時候就在餐桌上吃飯,漸漸的寶寶一到吃飯時間就會主動要求坐到餐椅上。

    2. 家長身體力行

    一歲多的寶寶模仿能力已經很強,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孩子的品質和習慣的養成,比如吃東西之前要洗手,可以帶著寶寶一起洗手,慢慢的寶寶就養成了洗手的好習慣,因此做父母的要身體力行,父母喜歡看書就會培養一位愛閱讀的小寶寶。

    3.不要經常說“不”

    這個危險,不能碰,經常會有家長在寶寶身邊叮囑,其實幼兒期的寶寶好奇心很強,越是不讓他們碰的卻總是想辦法摸摸,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可以進行示範性引導,比如寶寶看見大人掃地,我們可以示範給寶寶看,讓他跟著做;看見大人在洗衣服,他們也想動手洗,我們可以帶著他們一起,慢慢的你的一舉一動就在寶寶腦海中記憶下來,我們可以給與他們鼓勵,漸漸的從模仿你的動作就會喜歡上這些,開始養成了做家務活的好習慣。

    4.持之以恆

    做事情要有始有終,不能半途而廢,習慣的養成更是這樣,剛養成自己吃飯的習慣,有的父母就擔心寶寶吃的慢,弄得到處都是,於是就開始喂寶寶吃飯,這樣寶寶就更不願意自己吃飯了;平時可以給寶寶講些有教育意義的故事,比如《孔融讓梨》 、《狼來了》等,潛移默化中對孩子進行教育。

    總之孩子的習慣養成不是一日之功,我們要在平時生活中潛移默化中幫助孩子建立養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祝大家的寶寶都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久坐傷哪?如何防止久坐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