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輕雲淡137837366

    人對外部世界的感知,全部來自頭腦裡的反應,也即“心”,以“心外無物”為認知原則就是典型的“唯心主義”,或者說是唯心論。那麼時間和運動是什麼呢?同樣是人對外部世界的認識,可能有人會說:時間、運動都是物質世界獨立於人的意識之外的客觀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是,沒有人、沒有人去認識它,去劃分和度量它,請問它對人來講還有存在意義嗎?就象現在我們還沒認識到的其它世界和知識,沒認識之前,它們對於我們來說,是不存在的,要證明它的存在,需要我們心裡先想象丶假設,然後去探索,這是一個唯心過程,沒有唯心就沒有唯物,在人的世界裡心物共存!無心無物,無物亦無心!因此,你也可以說時間和運動是唯心的。

  • 2 # 何處是家鄉

    要想知道時間和運動是不是唯心,先要知道什麼是唯心。

    這裡的“心”,指的是理念。早期西方哲學曾有個爭論,世界的本體究竟是什麼?從最開始的物質找尋,到有人開始發現,所有物質都是流變的,既然是世界的本體,應該就是不變的,不能是經常發生變化的。而找尋物質本體的人,提出的水、氣、土、火,都是會發生改變的。那麼什麼才是不變的?這時有人提出,數理邏輯是永恆不變的。比如1+1=2永遠成立,不會改變。於是理念論逐漸出現。而物質論,最終提出了原子論,認為不是可見的這些物,組成世界的一定有一種看不見的物質,於是稱為原子。

    理念論者的探討開始逐漸深入,他們不斷髮現,我們的理念,有很多的特點,這些特點不為常人所認識。於是他們要探查出,深藏於人類意識中的這些特殊規定性究竟都是什麼。當時不論東西方,都認為人類的意識來源於心臟。有人提出,對世界的認識,來源於我們的感覺,而我們的感覺器官,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是真空的孔道,外部世界資訊可以不受干擾的進入到這個孔道內,在心內攪和,成為我們對世界的最終認識。

    感覺真空論的出現,立刻引來了大家的爭論,我們的感覺器官真的是個真空孔道嗎?真的可以不受任何干擾,接收外部世界的資訊,得到對外部世界的真實認識嗎?怎麼證明是哪?

    有人提出“我思故我在”,意思是,我在睡覺時,身體不受支配了,可以看做身體不在了。可我的思想依然存在啊!就是想讓它停也停不下來。因此,我只能證明,我的思想存在,我不能證明我的身體存在。外部世界都是我的身體感覺帶來的,可如果,我的身體都不能證明是存在的,又怎麼能證明,外部世界也是真實存在的?我每一說到外部世界,都只能說我的感覺,卻不能說那個“真實的世界”。

    自此以後,逐漸開始了“唯物”與“唯心”的爭論。唯物論又有了鏡子論和“反映論”等等變化,但無非是感覺真空論的變異,都在強調,外部世界是如何不受規定性干擾的進入到我們的意識中的。

    唯心論者們,則開始更為深沉的思考我們的感覺規定性了。直到有人說,外部世界我們不能否證,因為沒有證據證明存在或不存在。我們能證明的只有我們自己的感覺是有複雜規定性的,而且外部資訊進入到我們的意識中以後,是我們的邏輯進行整理,從而行成了我們所謂的知識。而我們的邏輯既有自己的規定性,更有先天的不足,也就是說,有些事物我們根本無法認識到。最後有人提出,“真”在彼岸,我們在此岸,有道永遠無法跨越的河,阻斷了我們尋找“真”的腳步,世界是不可知的。

    說到時間的問題,必須提康德,就是這位老先生,提出時間可能並不存在,那只是我們自己的感覺,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或者說是我們感覺的一種先天規定性。我們把事物的流變性,看做時間,而到底有沒有時間,我們無法證明。

    說到運動,當然不能少了牛頓,正是他的萬有引力定律,解釋了物質位移(也就是運動)的原動力。牛頓的著作雖然叫《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但我們依然把他看做一名科學家,這是因為,哲學探討是追求終極問題的,科學探討是思考具體問題的,兩者雖然思路是一脈相承,但思考深度完全不同。牛頓只是給出了物質運動的原理,但沒有說明物質為什麼會運動。他自己也意識到,自己的解釋沒有說明終極問題,因此最後只能把“神”拉出來,說上帝給了物質第一把推動力。

    科學家探討的都是具體問題,都是把世界物質作為思考物件的,也就是說,科學家必須認定,物質是必然存在的,我們對它們的感覺不在考慮範圍內(或者說不討論感覺規定性),因此,科學家不能說是唯物的,也不能說是唯心的,只有自己宣稱了自己的哲學觀的,才能知道。但有一點是可知的,現代大科學家大多是無神論的支持者。

    還想多說幾句,那就是,哲學探討早就沒有什麼“唯物與唯心”的爭論了,唯物論者們,根本已經屬於哲學的外行人,已經聽不懂唯心論者在說什麼了。

    比如華人最推崇的“辯證唯物”,只是把黑格爾的辯證邏輯和費爾巴哈的唯物論雜燴在一起,提出的外部世界反映於內心,事物發展遵循否定之否定原則運動,都是不值得辯駁的武斷。

    最簡單的一條,就算是鏡子也是有規定性的,是平面鏡還是凹凸鏡,是有顏色的鏡子還是無色鏡子,平面映像怎麼在鏡子中立體起來的。

    而否定之否定就更可笑了。數理邏輯是怎麼否定自身的?又是怎麼繼續進行否定的?

    包括“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就完全是不懂哲學的胡說了。科學的檢驗可以透過實踐完成,但你沒有“反思”過,也就是沒有對自己的思想進行探討,怎麼能說真理是什麼?又怎麼去評價真理哪?

  • 3 # 大網客

    人們並未把時間與運動當物質看,但它與物質同生共在,須臾不離,如日之有光,人之有神,可知可覺,是客觀的存在,只是人類的認識達不到,無法客觀描述。我們說唯心主義其實是基於主觀認知的,要說主觀它的老底也是客觀,人們通常認為,客觀的就是言之有物的,因此時間和運動,不是唯心主義,它必是一種”物”,甚至唯心主義也是一種”物“!

  • 4 # 覺知Vermehmen

    時間與運動均誕生於意識之中,即誕生在人之中,沒有人,即沒有時間,也沒有運動。當然如果有上帝的話,在上帝哪兒誕生的是不是時間,運動就不會說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知道比亞迪全新唐DM的價格是多少嗎?想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