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了“蹭網”要跑二里路,想想也是發揚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呢、同時還要頂住老媽的“壓力”、甚至責罰,也是“夠膽量”的。讓孩子願意如此“吃苦受累、不怕風險”的背後,一定是有巨大的興趣和動力的,否則星期天在家裡待著、偶爾看看書還能得到老媽的讚揚有什麼不好?
所以,我認為要解決家長的這個問題,先要檢視一下 “上網”這件事情,到底是網上的什麼讓孩子感興趣。比較常見的是網路遊戲、網上聊天等等,家長你知道到底是什麼嗎?我們先要了解孩子的真實需求,才能“對症下藥”,如果孩子在網路外的真實世界裡滿足了需求,可能對“網路虛擬”的滿足不再強烈了。其次,對於“上網壞毛病”的看法,家長可能也需要改變。網路化、資訊化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工作方式等,我認為網路操作也是一門“勞技”,所以會上網不一定是“壞毛病”。
那家長要問了:那孩子這樣是對的了?不是,家長還是要考量一些具體的指標的,比如:孩子的學習成績怎麼樣?是不是因為上網、迷戀遊戲影響了學習成績?還有,孩子每週上網的時間大概是多長?是不是佔據了大部分的課餘時間?關鍵是上網都做了些啥?尤其是青少年,需要引導和“監督”,家長要“不動聲色,心中有數”,關鍵時刻“該出手時就出手”,及時把握方向。我聽到有些家長這樣講:與其家裡斷網、孩子跑到外面去上網,不如讓孩子在家裡上網,可以把控上網時間、瞭解上網內容,再說學校的有些作業也是需要藉助網路的。不知道這種看法是否有幫助。
孩子為了“蹭網”要跑二里路,想想也是發揚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呢、同時還要頂住老媽的“壓力”、甚至責罰,也是“夠膽量”的。讓孩子願意如此“吃苦受累、不怕風險”的背後,一定是有巨大的興趣和動力的,否則星期天在家裡待著、偶爾看看書還能得到老媽的讚揚有什麼不好?
所以,我認為要解決家長的這個問題,先要檢視一下 “上網”這件事情,到底是網上的什麼讓孩子感興趣。比較常見的是網路遊戲、網上聊天等等,家長你知道到底是什麼嗎?我們先要了解孩子的真實需求,才能“對症下藥”,如果孩子在網路外的真實世界裡滿足了需求,可能對“網路虛擬”的滿足不再強烈了。其次,對於“上網壞毛病”的看法,家長可能也需要改變。網路化、資訊化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工作方式等,我認為網路操作也是一門“勞技”,所以會上網不一定是“壞毛病”。
那家長要問了:那孩子這樣是對的了?不是,家長還是要考量一些具體的指標的,比如:孩子的學習成績怎麼樣?是不是因為上網、迷戀遊戲影響了學習成績?還有,孩子每週上網的時間大概是多長?是不是佔據了大部分的課餘時間?關鍵是上網都做了些啥?尤其是青少年,需要引導和“監督”,家長要“不動聲色,心中有數”,關鍵時刻“該出手時就出手”,及時把握方向。我聽到有些家長這樣講:與其家裡斷網、孩子跑到外面去上網,不如讓孩子在家裡上網,可以把控上網時間、瞭解上網內容,再說學校的有些作業也是需要藉助網路的。不知道這種看法是否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