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橋如虹:指虹橋,一作紅橋。距三山別業約二里。《嘉泰會稽志》卷十一:“虹橋,在(山陰)縣西七里迎恩門外。” ⑵一葉:指小船。 ⑶稱放翁:陸游自號放翁。《宋史·陸游傳》:“范成大帥蜀,遊為參議官,以文字交,不拘禮法。人譏其頹放,因自號放翁。” ⑷側船篷:船篷側放,作帆使用。 ⑸蟹舍:搭在湖中或江上的小茅屋,漁家暫時居住。參差:高低不齊。 ⑹皤然:鬢髮斑白稀疏的樣子。 ⑺官閒:閒居,不再做官。 ⑻畫凌煙:在凌煙閣上的畫像,指代建立功名。唐貞觀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為表彰為唐朝開國立下功勳的二十四位功臣,於凌煙閣“親為之贊,褚遂良題閣,閻立本畫。”(唐劉肅《大唐新語·褒賜》) ⑼上甘泉:指得到皇帝徵召侍從。《漢書·揚雄傳》:“孝成帝時,客有薦雄文似相如者。上(皇帝)方郊祀甘泉、泰畤、汾陰、后土,以求繼嗣,召雄待詔承明之庭。正月,從上甘泉。還,奏《甘泉賦》以風。” ⑽杜鵑:杜鵑鳥,叫聲悽苦,似“不如歸去”。 ⑾浮生:生命短促,世事無定。 ⑿千鍾:鍾是古計量單位。春秋時齊國以四升為一豆,四豆為一區(甌),四區為一釜,十釜為一鍾。 ⒀孤桐:琴。解聽:聽得懂,能理解。 此詞寫作者在江南水鄉所過的隱居生活。水鄉的橋如虹,水面開闊,水天相映,一葉扁舟在煙雨中自由出沒,是“天”讓我稱“放翁”,放縱于山水之中。讓江風吹著船篷,跟漁人們在一起,直到天幕,聽著晚鐘悠悠,水鄉的景色如畫,漁父的生活恬然。 【點評】這一組詞作於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八月。其時作者64歲,閒居三山別業。陸游七月從嚴州回到故鄉,以為從此不再出仕為官,故選取“長相思”詞牌,採用連章體,表明今後將逍遙於青山秀水之中,過上悠然自得的隱居生活。第一首寫煙雨泛舟,第二首是自嘆中似有不平,第三首是自我心緒調整。反映出作者報國無門又歲月遲暮的無奈情懷。
⑴橋如虹:指虹橋,一作紅橋。距三山別業約二里。《嘉泰會稽志》卷十一:“虹橋,在(山陰)縣西七里迎恩門外。” ⑵一葉:指小船。 ⑶稱放翁:陸游自號放翁。《宋史·陸游傳》:“范成大帥蜀,遊為參議官,以文字交,不拘禮法。人譏其頹放,因自號放翁。” ⑷側船篷:船篷側放,作帆使用。 ⑸蟹舍:搭在湖中或江上的小茅屋,漁家暫時居住。參差:高低不齊。 ⑹皤然:鬢髮斑白稀疏的樣子。 ⑺官閒:閒居,不再做官。 ⑻畫凌煙:在凌煙閣上的畫像,指代建立功名。唐貞觀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為表彰為唐朝開國立下功勳的二十四位功臣,於凌煙閣“親為之贊,褚遂良題閣,閻立本畫。”(唐劉肅《大唐新語·褒賜》) ⑼上甘泉:指得到皇帝徵召侍從。《漢書·揚雄傳》:“孝成帝時,客有薦雄文似相如者。上(皇帝)方郊祀甘泉、泰畤、汾陰、后土,以求繼嗣,召雄待詔承明之庭。正月,從上甘泉。還,奏《甘泉賦》以風。” ⑽杜鵑:杜鵑鳥,叫聲悽苦,似“不如歸去”。 ⑾浮生:生命短促,世事無定。 ⑿千鍾:鍾是古計量單位。春秋時齊國以四升為一豆,四豆為一區(甌),四區為一釜,十釜為一鍾。 ⒀孤桐:琴。解聽:聽得懂,能理解。 此詞寫作者在江南水鄉所過的隱居生活。水鄉的橋如虹,水面開闊,水天相映,一葉扁舟在煙雨中自由出沒,是“天”讓我稱“放翁”,放縱于山水之中。讓江風吹著船篷,跟漁人們在一起,直到天幕,聽著晚鐘悠悠,水鄉的景色如畫,漁父的生活恬然。 【點評】這一組詞作於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八月。其時作者64歲,閒居三山別業。陸游七月從嚴州回到故鄉,以為從此不再出仕為官,故選取“長相思”詞牌,採用連章體,表明今後將逍遙於青山秀水之中,過上悠然自得的隱居生活。第一首寫煙雨泛舟,第二首是自嘆中似有不平,第三首是自我心緒調整。反映出作者報國無門又歲月遲暮的無奈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