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fczdgv

    詩人所描述的牆並不是一面真實可見的牆,而是一面虛構的牆。一面牆給人們的 印象應該是陰冷的,僵硬的,它是一種阻礙和鎮壓的象徵。“牆”的意象在詩裡一共出現 了三次,它為全詩奠定了一個富有壓力和困阻的氛圍,給人一種高大堅固且難以摧毀的形象。作者在第一句就點題了,她說:“我無法反抗牆,只有反抗的願望。” 這句話表現了她對一種舊的藝術創作觀念的牴觸,想要反抗卻又無能為力的感覺。傳統思維和觀念在作者面前好比一堵牆,壓抑著作者,讓其難以喘息卻又反抗不了。“牆”第二次出現是在第三段,“夜晚,牆活動起來/伸出柔軟的偽足/擠壓我/勒索我/要我適應各式各樣的形狀”,不禁會產生疑問,牆明明是固定不動的事物,為什麼會活動,還會擠壓和勒索呢?認為在這裡作者是想借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來表現這堵“牆”即傳統思維觀念與她自身的思想觀念之間強烈的鬥爭和抗衡,然而在這種鬥爭中,傳統思維觀念總是更強大,壓制她,打擊她,讓她無法翻身。我無法反抗牆,只有反抗的願望。我是什麼?它是什麼?很可能它是我漸漸老化的面板,既感覺不到雨寒風霜。也接受不了米蘭的芬芳。還有可能,我只是株車前草,裝飾性地寄生在它的泥縫裡。我偶然,它必然。夜晚,牆活動起來。伸出柔軟的偽足,擠壓我,勒索我,要我適應各種各樣的形狀。我驚恐地逃到大街上,現相同的噩夢。掛在每一個人的腳跟後。道道畏縮的目光,堵堵冰冷的牆。呵,我明白了,我首先必須反抗的是:我對牆的妥協,和對這個世界的不安全感。這首詩是作者寫1980年10月31日,它足以見證舒婷的另一面:異端之思和陌生想象的舒婷。它所展示的舒婷比《致橡樹》、《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等篇中的舒薅似乎更有價值。幻覺、噩夢般的想象,冰冷的意象,具有十足的現代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車子剎車盤有一個一直有鏽,其餘三個很光亮,是不是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