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我就是來抬槓的
-
2 # 江南漁夫
這算問著了,去年底去新加坡辦事的時候,跟四家朋友一起約了在裕廊東的IMM海底撈吃飯,算見識了一回。我跟一個哥們兒早上11點去取的號,結果排到下午1點半才輪到我們進去吃,為此被哥們兒的老婆埋怨了半天,不過也說明海底撈的人氣有多旺。下圖就是IMM的海底撈門店:
海底撈在新加坡延續了國內的貼心服務,在等座的時候,店面旁邊專門劃了一塊區域出來,客人們可以坐著等候,還免費提供冰檸檬茶和小盤小吃,店門口的冰櫃裡還能拿冰淇淋球吃。我們去的時候等候區坐滿了人,到一點半進店的時候等候區還是坐滿了人,這是奔著吃火鍋還是蹭小吃來的啊。落座開吃後,服務員跑前跑後,一會兒遞毛巾、一會兒張羅食材餐具等,見我們桌有幾個小孩,還拿了多個玩具過來送給他們。火鍋本事倒沒多大差異,但服務可以說肯定是新加坡人們以前沒經歷過的,因為新加坡傳統的服務水平就是流於平淡,這樣的貼心服務一出現會把坡人們給驚豔到的。
海底撈在新加坡目前已經開了好幾家店,除裕廊東這家,還有克拉碼頭店、烏節路店、VivoCity店、勿洛店、芽龍店等8家門店,應該算是國內餐飲品牌在新加坡擴張的最快也最順利的了。這也不奇怪,在海底撈上市的時候爆出,老闆夫婦其實已經入籍了新加坡。大老闆都在當地坐鎮了,還能搞不好當地的店嗎?這跟南京大排檔、黃記煌等同樣進駐新加坡的國內餐飲品牌比就有優勢了。當然海底撈也不是一帆風順的,2017年其中一家門店因為違反當地衛生法規面臨處罰,要知道新加坡的法規是很嚴厲的,嚴重的可能吊銷營業執照,好在海底撈反應及時公關出色,成功的化解了這次危機。
不管怎麼說吧,還是祝願海底撈和國內優質的餐飲企業在新加坡能發展的好,畢竟那裡還有二三十萬中國同胞,還是一個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好視窗,能讓世界上的人能領略到中國的美食的魅力。
-
3 # 黃妍YAN
在中式餐飲中,火鍋是最受歡迎的外出就餐選擇,沒有之一。今年5月海底撈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後,各大媒體爭相報道,勺子課堂就其招股書披露的幾大資料做過分析,按照2017年所有中式菜品的收入計算,火鍋的市場份額為13.7%,佔據中國中式餐飲市場最大的市場份額。
而新加坡,華人佔據了總人口的四分之三,飲食方面和中國也就沒有特別大的差異。再加上火鍋的本地化口味調整並不複雜,新加坡便成為海底撈出海的首選和開店數最多的海外市場。
跟據招股書披露的資訊我們不難發現,新加坡地區的海底撈單店營收能力最強,平均每家店年收入近5900萬,遠高於內地市場的一線和二線城市。不只國內的海底撈排隊,新加坡的海底撈門店同樣等候著排隊就餐的食客。所以這個市場對海底撈的價值是相當大的,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回覆列表
海底撈火鍋算是中國火鍋品牌最成功的吧!在新加坡說去吃火鍋沒有什麼稀奇的,如果說去吃海底撈,別人就會說哇!有錢人啊吃海底撈,哈哈!因為新加坡海底撈個人消費最低都在七十到八十新幣,折成人民幣就是三百塊錢四百多人民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