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人的芬芳345
-
2 # 豆媽晚晚
你好我之前是幼師,我認為,一個活潑開朗、樂於與人相處的孩子容易受到同伴的歡迎和成人的喜愛,而且也容易適應新環境。然而,現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因家庭缺少同齡夥伴,接觸面較窄而產生了諸如自我中心、攻擊性強、不合群等許多社會性方面的問題。要改變這種狀況,作為小班的教師和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積極為孩子創設交往的機會,讓孩子學會交往的技巧,這樣孩子才會愛交往、會交往。
一,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在一起玩是毫無意義的消磨時間。所以孩子想出去找朋友玩時,家長就會找出一些理由阻攔,有意無意地限制和減少孩子與同伴的交往。教師首先要與家長溝通,向家長講明孩子們一起遊戲的重要意義,讓家長知道孩子們在遊戲中可以學習合作、互助。建議家長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讓孩子學會如何與他人共同生活;建議家長儘可能為孩子創造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如閒暇時多帶孩子到公園、小區的綠地或親戚朋友家去玩,鼓勵孩子不斷適應新環境,多與他人交往,多讓孩子邀請夥伴來家裡做客,多給孩子創造結交小夥伴的機會,千萬不要因為嫌吵、怕亂、怕影響到自己的生活,拒絕讓孩子的小夥伴到家裡來玩,對做客的孩子要熱情、溫和,儘量為他們營造一個輕鬆和諧、自主自由的交往環境。同時也建議家長讓自己的孩子到別人家做客。
作為教師,在幼兒園裡也要有意識地創設幼兒之間互相交流的機會,使孩子的交往面得到新的發展。幼兒之間的交往夥伴有一定的選擇傾向,那些思維活躍、活潑開朗的幼兒常常能找到遊戲夥伴。而那些不善表達、不善與人溝通的孩子往往遊戲夥伴也很單調、貧乏。作為班級活動的組織者,教師在組織幼兒活動時,應參與幼兒活動,注意觀察幼兒的行為,調節幼兒交往夥伴的物件,使幼兒在集體中喜歡與同伴交往,這樣不但使他們與人交往的心理得到滿足,更重要的是從別人那裡得到了經驗,促進了發展。如:在晨間的談話活動中,鼓勵孩子談談來自幼兒園之外的訊息,不善言談的南南帶來了和媽媽去動物園的照片,教師馬上拿給大家看,並且請她向小朋友介紹照片上的人和景物。區域活動時,除了幼兒自身遊戲,選擇夥伴以外,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的遊戲情況,適當人為地干預他們的活動,給孩子創造交往機會。幼兒彤彤抱著一個娃娃獨自坐在角落裡擺弄,教師就讓活潑開朗的瑞瑞做她家的爸爸,這個角色遊戲又重新開始了。
二,小班的孩子,他們之間開始有了喜歡在一起遊戲的興趣,但在遊戲中常常還會出現各自遊戲、互不干擾的局面,或有互相攻擊,爭搶玩具的現象,這都是由於孩子年齡小,缺乏社會交往經驗造成的。因此,讓孩子們學會一些友好交往的技能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教師透過各種教學活動讓幼兒知道禮貌待人,孩子與教師與同伴與家長之間見面能相互問好,告別時說再見,請求別人幫助時要說請,接受別人幫助後說謝謝,無意中碰到別人要說對不起,接受別人道歉時說沒關係等等。
其次,透過談話活動,鼓勵幼兒把自己的圖書、玩具拿出來一起與朋友分享,跟小朋友和老師說一說自己喜歡看的動畫片,和小朋友拉拉手,抱
一抱表示友好,和小朋友協商遊戲的玩法等。
最後,培養幼兒自己解決問題、處理矛盾的能力。雖然小班孩子年齡小,但是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解決問題也有自己的方法。教師可以針對孩子在交往中可能出現的矛盾,向孩子提出一些問題。如:只有一個玩具,兩個朋友都想玩,怎麼辦?小朋友打你時,應該怎麼辦?引導幼兒歸納總結出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如兩個人輪流玩或者兩人一起玩等。另外,教師也要積極加入幼兒的活動,這也是讓幼兒學會交往技能的良好途徑。教師加入到幼兒的活動中,往往能帶動幼兒的熱情,激發他們交往的願望。活動中,教師利用遊戲角色身份,暗示某些小朋友怎樣與同伴交往。比如幼兒陽陽很想加入涵涵他們遊戲裡,但不知怎麼加入,呆呆地站在一旁,這時教師就要帶著陽陽跟涵涵商量,讓陽陽參加到遊戲中,孩子們愉快地接納了陽陽,開始了新的一輪遊戲。
三,孩子個體發展是不平衡的,讓能力強的幼兒帶動能力弱的幼兒,請性格開朗的孩子多和性格內向的孩子接觸,讓他們在交往中相互取長補短,互相影響。這樣,他們的交往會更加開心。
四,自我中心是小班幼兒思維的一個顯著特徵。由於自我中心的影響,幼兒的行為大多從利己的觀點出發,這與現代社會要求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觀是格格不入,嚴重影響了幼兒與同伴的交往,因此,我們幫助幼兒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發展利他行為。
首先,教師利用文藝作品,對幼兒進行形象的教育。幼兒是透過觀察和模仿來學習的,直觀生動的形象容易為幼兒所接受。教師透過故事、兒歌、動畫片等文藝作品中的正面形象來教育幼兒,同時,要求父母和本班教師做好幼兒表率作用。研究表明,成人間的和諧相處,愉快合作,這樣就會有利於幼兒團結、友好等積極情感的培養。在交往中也易被人接受。
最後,角色遊戲也能幫助幼兒發展利他行為。
回覆列表
作為教師,在幼兒園裡也要有意識地創設幼兒之間互相交流的機會,使孩子的交往面得到新的發展。幼兒之間的交往夥伴有一定的選擇傾向,那些思維活躍、活潑開朗的幼兒常常能找到遊戲夥伴。而那些不善表達、不善與人溝通的孩子往往遊戲夥伴也很單調、貧乏。作為班級活動的組織者,教師在組織幼兒活動時,應參與幼兒活動,注意觀察幼兒的行為,調節幼兒交往夥伴的物件,使幼兒在集體中喜歡與同伴交往,這樣不但使他們與人交往的心理得到滿足,更重要的是從別人那裡得到了經驗,促進了發展。如:在晨間的談話活動中,鼓勵孩子談談來自幼兒園之外的訊息,不善言談的南南帶來了和媽媽去動物園的照片,教師馬上拿給大家看,並且請她向小朋友介紹照片上的人和景物。區域活動時,除了幼兒自身遊戲,選擇夥伴以外,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的遊戲情況,適當人為地干預他們的活動,給孩子創造交往機會。幼兒彤彤抱著一個娃娃獨自坐在角落裡擺弄,教師就讓活潑開朗的瑞瑞做她家的爸爸,這個角色遊戲又重新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