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瑞馨月子中心婦幼店
-
2 # 嘻嘻啊啊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母乳喂至6個月,可以為寶寶新增輔食。
那寶寶一天要吃幾頓?什麼時候吃?每頓要吃什麼?新增輔食有哪些要點?需要注意什麼?等等。這些都是新手媽媽們需要學習實踐的。
本篇就為新手媽媽們一一解決這些問題。
6個月寶寶進食時間
一般6個月寶寶1天吃5-6頓,新增1-2頓輔食,分別放在兩頓母乳哺乳之間。如果寶寶胃口佳、消化好,可以再新增1次輔食。但要注意輔食的量,吃太多了寶寶不好消化。
以上進食時間表,僅供讀者參考。詳細餵養的時間和食譜,寶媽可以根據寶寶的月齡和生長髮育情況靈活安排。
總之,隨著寶寶月齡增加,需逐漸減少母乳餵養次數,增加輔食新增次數。
6個月寶寶每日輔食安排
輔食首選加鐵米粉,接著再嘗試米糊、蔬菜泥、水果泥等食材,如果寶寶消化系統發育良好,再陸續嘗試爛面、稀粥、果汁、肉泥、魚泥等,讓寶寶換著吃。
以上"6個月寶寶每日輔食安排表",僅供讀者參考。更多的輔食餵養還可以根據寶寶的消化情況,以及是否對某些食材有過敏情況等,靈活調整。
總之,在寶寶剛新增輔食時,初期先新增一樣輔食,觀察寶寶對食材的敏感情況,再新增另一樣。
可以新增的食材
穀物類:大米、小米。
蔬菜類:胡蘿蔔、土豆、山藥、紅薯、紫薯、捲心菜、油菜、菠菜、大白菜、紫甘藍、花椰菜、莧菜、茄子、地瓜葉、小白菜、冬瓜、西葫蘆、芋頭。
6個月寶寶輔食新增要點
6個月寶寶主要還是以母乳或奶粉餵養為主,每天應保證攝入600-800ml奶量。首次新增要少量,先給寶寶喂一兩勺適應,再逐漸增加。食物要處理成完全吃不出顆粒或者渣的泥糊狀,由稀轉濃慢慢過渡。等確定了寶寶對單一輔食不敏感後,再嘗試混合1-2種食材做成的輔食。勺子選擇小一點的,適合寶寶的,避免喂太進去引起寶寶嘔吐。6個月寶寶輔食注意事項
如果寶寶不願意吃輔食,也不要勉強,過2-3天再喂。剛開始寶寶吃輔食,不懂得怎麼吞嚥,會流出來,不用擔心,可以將輔食調稀一點再喂。如果發現寶寶吃輔食時,吞嚥有困難,可以加一點開水調稀再餵食。如果寶寶出現過敏症狀,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待寶寶好之後,再繼續新增新食材。儘量在寶寶心情愉悅的時候新增輔食,因為飢餓容易使寶寶煩躁。寶寶使用的餐具要固定專用,認真清洗,每日消毒,避免"病從口入"。未來寶寶的漢字學習不要忽視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貓小帥識字】。很多小寶寶都會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我們剛好可以利用這個來教他識字。這個軟體的課程豐富,還有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還能共度親子時光!增進親子感情!
寶寶應該怎麼食補?別再給它每天吃鈣片了!
www.toutiao.com2020-04-05 11:04
每一年秋冬季,全是小孩最非常容易反覆感冒的時節,尤其是幼稚園和上中小學的孩子們,小孩多,也是團體活動,要是有一個寶寶感冒,體質差的小孩就陸續有沒有中招。再再加2020年肺炎疫情產生至今,出現許多 小寶寶感柒例項……
寶寶應該怎麼食補?別再給它每天吃鈣片了!
寶寶應該怎麼食補?別再給它每天吃鈣片了!
一般 ,滿6月齡的孩子吃完奶後會一些回味無窮,剛開始對成年人吃的,或飯桌的飯食造成興趣愛好,而且剛開始淌口水,推舌反映也慢慢消退,這種實際上全是小寶寶在輕輕告訴你:母親,我準備好了,你能剛開始嘗試幫我輔食添加了!
小寶寶滿6月齡時,是輔食新增的黃金時間[1]。由於小寶寶滿6月齡後,母乳餵養已沒法再出示充足的營養成分,及其鐵、鋅、維生素D等重要營養元素,務必匯入各種各樣營養豐富的食材,另外鍛練小寶寶的口腔內部健身運動工作能力。
寶寶應該怎麼食補?別再給它每天吃鈣片了!
太早或過晚輔食新增對小寶寶都不太好。太早輔食新增,因為寶寶消化道並未生長髮育完善,非常容易引起腸胃不適感,提升感柒、面板過敏等風險性[1]。過晚輔食新增,會提升小寶寶欠缺蛋白、鐵、鋅、碘、維生素D等營養元素的風險性,非常容易引起缺乏營養、貧血等營養成分缺乏性病症[1]。此外,還將會由於錯過了黃金時間,導致飼養艱難。
寶寶應該怎麼食補?別再給它每天吃鈣片了!
寶寶輔食的色澤先從泥粘稠食材剛開始,比如米糊、水果泥、蔬菜泥、蛋黃泥等,慢慢提升食物種類,銜接到半固態或固態食材,如顆粒面、肉沫、碎菜、新鮮水果粒等。
新增輔食時每一次只匯入一種新的食材,觀查2 - 三天,沒有不適感或過敏症狀後,再加上新食材,逐漸做到食材多元化[2]。在小寶寶融入多種多樣食材後,就可以混和食材的型別來飼養小寶寶,如米糊拌雞蛋黃、豬肉泥雞蛋羹、海魚營養成分鮮麵條、牛羊肉蔬菜麵條等,更有益於小寶寶的營養成分均衡。
10 -11月齡寶寶的輔食加上能夠提高表面粗糙度
此環節小寶寶以試著並融入多種多樣型別的食材主導,在提升食物種類的另外,關心食材的稠薄厚和表面粗糙度。由於此階段小孩牙齒已經長出,寶寶輔食色澤要比初期時更稠厚和不光滑一些,例如小顆粒、小塊的食材。
一些母親非常講究衛生,看小寶寶自身進食時,衣服上、地面上、桌子上,食材弄得到處都是,果斷就親自動手,立即給孩子餵了。簡單直接、非常省事情!
但是,那樣奪走小孩的動手能力機遇,並不利塑造小寶寶的獨立進餐工作能力。實際上,學好自身用餐,是小孩在成長階段中的關鍵一步,必須根據不斷的試著和訓練,最初的情況下,因為手臂認知能力、手眼協調工作能力都還沒做到,在所難免出現用餐慢、搞髒衣服的狀況。
媽媽們,應當激勵小寶寶多多的試著,給TA提前準備適合的手抓食材,例如小鮮麵條、小水餃、小饅頭等,教會小孩漸漸地用勺子、木筷用餐,推動小寶寶單獨進餐工作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