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德軍的主要戰略目標就是高加索,尤其是那裡的油田,介於高加索地區位於蘇聯的深遠後方,德軍不可能做到一次突擊就到達,需要分為幾個階段依次進行,“藍色方案”就由德軍陸軍總司令部擬製的具體執行計劃。需要提出一點是這個計劃是被希特勒的最高統帥部更改過的,比陸軍總司令部的原計劃更加具體。具體方案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藍色1號):德軍的第一個戰略目標是位於頓河上游的沃羅涅日,旨在奧廖爾和沃羅涅日之間建立一條穩固的防線,從而為之後的深入進攻提供堅強的側翼掩護。德軍將分別在庫爾斯克(第4裝甲集團軍和第2集團軍)和別爾哥羅德(第6集團軍)集結強大的裝甲兵團向東發起鉗形攻勢,圍殲在沃羅涅日以西的蘇軍,進而佔領沃羅涅日。
第二階段(藍色2號):德軍在肅清沃羅涅日以西地域的蘇軍並佔領沃羅涅日後,其裝甲和摩托化部隊將沿頓河相平行的方向前進,但只在該河南岸行動並不越過該河,這將作為德軍下一個大規模合圍戰中的左鉗,執行這一任務的是第4裝甲集團軍和第6集團軍。右鉗將由在更加靠南的伊久姆附近展開,包括第1裝甲集團軍和第17集團軍,他們將越過蘇軍的頓涅茨河防線向東挺進,並佔領羅斯托夫,兩支突擊力量最終在斯大林格勒以西會合,從而圍殲在頓涅茨河和頓河之間的蘇軍南翼主力。由於地域的廣大,德軍的合圍行動可能要分為兩次,這將視具體情況而定。
第三階段(藍色3號):為肅清蘇軍頓涅茨河和頓河之間的蘇軍,並在頓河一線建立其堅固的防禦工事,掩護好德軍的北翼後,德軍的主力將向高加索做深入的進攻,直到佔領那裡的油田為止。期間將由軸心國同盟集團軍負責不斷拉長的左翼掩護,德軍只留置幾個裝甲師擔任預備隊。
需要額外強調一點就是,最初的計劃中並沒有對佔領斯大林格勒提出明確的要求,只是期望“力爭到達斯大林格勒市”,德軍的底線是“至少將其置於我重型火炮殺傷範圍內,使之無法被用作工業和交通中心”。
1942年德軍的主要戰略目標就是高加索,尤其是那裡的油田,介於高加索地區位於蘇聯的深遠後方,德軍不可能做到一次突擊就到達,需要分為幾個階段依次進行,“藍色方案”就由德軍陸軍總司令部擬製的具體執行計劃。需要提出一點是這個計劃是被希特勒的最高統帥部更改過的,比陸軍總司令部的原計劃更加具體。具體方案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藍色1號):德軍的第一個戰略目標是位於頓河上游的沃羅涅日,旨在奧廖爾和沃羅涅日之間建立一條穩固的防線,從而為之後的深入進攻提供堅強的側翼掩護。德軍將分別在庫爾斯克(第4裝甲集團軍和第2集團軍)和別爾哥羅德(第6集團軍)集結強大的裝甲兵團向東發起鉗形攻勢,圍殲在沃羅涅日以西的蘇軍,進而佔領沃羅涅日。
第二階段(藍色2號):德軍在肅清沃羅涅日以西地域的蘇軍並佔領沃羅涅日後,其裝甲和摩托化部隊將沿頓河相平行的方向前進,但只在該河南岸行動並不越過該河,這將作為德軍下一個大規模合圍戰中的左鉗,執行這一任務的是第4裝甲集團軍和第6集團軍。右鉗將由在更加靠南的伊久姆附近展開,包括第1裝甲集團軍和第17集團軍,他們將越過蘇軍的頓涅茨河防線向東挺進,並佔領羅斯托夫,兩支突擊力量最終在斯大林格勒以西會合,從而圍殲在頓涅茨河和頓河之間的蘇軍南翼主力。由於地域的廣大,德軍的合圍行動可能要分為兩次,這將視具體情況而定。
第三階段(藍色3號):為肅清蘇軍頓涅茨河和頓河之間的蘇軍,並在頓河一線建立其堅固的防禦工事,掩護好德軍的北翼後,德軍的主力將向高加索做深入的進攻,直到佔領那裡的油田為止。期間將由軸心國同盟集團軍負責不斷拉長的左翼掩護,德軍只留置幾個裝甲師擔任預備隊。
需要額外強調一點就是,最初的計劃中並沒有對佔領斯大林格勒提出明確的要求,只是期望“力爭到達斯大林格勒市”,德軍的底線是“至少將其置於我重型火炮殺傷範圍內,使之無法被用作工業和交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