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仁政學說主要體現在民本思想,發展生產、貿易、旅遊、改善生活等等方面,例如:
其一,倡導發展生產,減輕刑罰和稅負,讓老百姓過著豐衣足食的富裕生活。例如《孟子·梁惠王上》:“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這裡面就包含發展生產,減少刑罰和稅負,老百姓糧食就會吃不完。“谷不可勝食”,即糧食就會吃不完。耨,除草。又比如《孟子·盡心上》:“……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意即……修治其田地,減輕稅負,就可以讓老百姓富裕。易,修治(《辭海》)。田疇,田地。
其二,倡導選賢任能,發展貿易、旅遊等等。例如《孟子·公孫丑上》:“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市,廛而不徵,法而不廛,則天下之商皆悅,而願藏於其市矣;關,譏而不徵,則天下之旅皆悅,而願出於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稅,則天下之農皆悅,而願耕於其野矣;廛,無夫裡之布,則天下之民皆悅,而願為之氓矣。”意即尊重賢才,使用能人,傑出人物都有職位,則天下之人士都會高興,就願意在朝廷做官了;在市場上提供堆放貨物的場所,不徵稅,把賣不出去的貨物依法給予收購,則天下的商人都會高興,就願意把貨物藏放在市場上;守衛關卡(相當於檢查站)只稽查,不徵稅,則天下之旅客都會高興,就願意出行於這個道路上;耕種者,助耕公田而不要再徵稅,天下的農民都會高興,就願意在這個土地上耕種了;居民房屋,沒有額外的土地稅、房產稅,則天下的居民都會高興,就願意作為外來人口(在這裡居住)。
注:①廛(chán),市場上堆放貨物的場所。徵,徵稅。②法而不廛,指依法收購積壓於倉庫的貨物,使商人貨物不積壓。③譏而不徵,只稽查不徵稅。譏,查問(《辭海》)。④助而不稅:指按井田制的規定,助其耕種不再收稅。⑤最後一字廛,指古代城市中一戶人家所住的房屋。⑥夫裡之布:古代一種稅種,相當於土地稅、房產稅。⑦氓(音méng),古代指外來的人。
其三,倡導“善政”、“善教”。《孟子·盡心上》:“……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意即良好的政令,百姓敬服它;良好的教育,百姓喜愛它。良好的政令,可以得民財(得百姓的財富);良好的教育,可以得民心。
其四,主張“民為貴”思想。例如《孟子·滕文公上》:“民事不可緩也……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乎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意思是:老百姓的事不能不急……老百姓的規律是有恆久不變的產業者,就有長久不變的意志;沒有恆久不變的產業者,就沒有長久不變的意志。如果沒有長久不變的意志,就會放縱胡來,無所不為,到了犯罪時候給以刑罰,就是陷害了老百姓……
其五,主張恢復井田制。《孟子·滕文公上》“夫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祿不平,是故暴君汙吏必慢其經界。經界既正,分田制祿,可坐而定也。”意即這個仁政,必須從劃分田地界限開始。田地界限劃分不公正,分配不均衡,作為俸祿所分的穀物就不公平,所以暴君和貪官汙吏必定不重視田地劃界。如果田地劃界正確,分田和制定俸祿,就可以不勞而確定了。坐,引申為不勞,不動(《辭海》)
孟子的仁政學說主要體現在民本思想,發展生產、貿易、旅遊、改善生活等等方面,例如:
其一,倡導發展生產,減輕刑罰和稅負,讓老百姓過著豐衣足食的富裕生活。例如《孟子·梁惠王上》:“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這裡面就包含發展生產,減少刑罰和稅負,老百姓糧食就會吃不完。“谷不可勝食”,即糧食就會吃不完。耨,除草。又比如《孟子·盡心上》:“……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意即……修治其田地,減輕稅負,就可以讓老百姓富裕。易,修治(《辭海》)。田疇,田地。
其二,倡導選賢任能,發展貿易、旅遊等等。例如《孟子·公孫丑上》:“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市,廛而不徵,法而不廛,則天下之商皆悅,而願藏於其市矣;關,譏而不徵,則天下之旅皆悅,而願出於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稅,則天下之農皆悅,而願耕於其野矣;廛,無夫裡之布,則天下之民皆悅,而願為之氓矣。”意即尊重賢才,使用能人,傑出人物都有職位,則天下之人士都會高興,就願意在朝廷做官了;在市場上提供堆放貨物的場所,不徵稅,把賣不出去的貨物依法給予收購,則天下的商人都會高興,就願意把貨物藏放在市場上;守衛關卡(相當於檢查站)只稽查,不徵稅,則天下之旅客都會高興,就願意出行於這個道路上;耕種者,助耕公田而不要再徵稅,天下的農民都會高興,就願意在這個土地上耕種了;居民房屋,沒有額外的土地稅、房產稅,則天下的居民都會高興,就願意作為外來人口(在這裡居住)。
注:①廛(chán),市場上堆放貨物的場所。徵,徵稅。②法而不廛,指依法收購積壓於倉庫的貨物,使商人貨物不積壓。③譏而不徵,只稽查不徵稅。譏,查問(《辭海》)。④助而不稅:指按井田制的規定,助其耕種不再收稅。⑤最後一字廛,指古代城市中一戶人家所住的房屋。⑥夫裡之布:古代一種稅種,相當於土地稅、房產稅。⑦氓(音méng),古代指外來的人。
其三,倡導“善政”、“善教”。《孟子·盡心上》:“……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意即良好的政令,百姓敬服它;良好的教育,百姓喜愛它。良好的政令,可以得民財(得百姓的財富);良好的教育,可以得民心。
其四,主張“民為貴”思想。例如《孟子·滕文公上》:“民事不可緩也……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乎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意思是:老百姓的事不能不急……老百姓的規律是有恆久不變的產業者,就有長久不變的意志;沒有恆久不變的產業者,就沒有長久不變的意志。如果沒有長久不變的意志,就會放縱胡來,無所不為,到了犯罪時候給以刑罰,就是陷害了老百姓……
其五,主張恢復井田制。《孟子·滕文公上》“夫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祿不平,是故暴君汙吏必慢其經界。經界既正,分田制祿,可坐而定也。”意即這個仁政,必須從劃分田地界限開始。田地界限劃分不公正,分配不均衡,作為俸祿所分的穀物就不公平,所以暴君和貪官汙吏必定不重視田地劃界。如果田地劃界正確,分田和制定俸祿,就可以不勞而確定了。坐,引申為不勞,不動(《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