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158134898603

    原句

    “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原文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

    王笑而不言。

    曰:“為肥甘不足於口與?輕暖不足於體與?抑為採不足視於目與?聲音不足聽於耳與?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

    曰:“否。吾不為是也。”

    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王曰:“若是其甚與?”

    曰:“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後必有災。”

    曰:“可得聞與?”

    曰:“鄒人與楚人戰,則王以為孰勝?”

    曰:“楚人勝。”

    曰:“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海內之地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異於鄒敵楚哉?盍亦反其本矣。

    “今王發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耕者皆欲耕於王之野,商賈皆欲藏於王之市,行旅皆欲出於王之塗,天下之慾疾其君者皆欲赴愬於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譯文

    孟子說:“大王的最大願望是什麼呢?可以講給我聽聽嗎?”

    齊宣王笑了笑,卻不說話。

    孟子便說:“是為了肥美的食物不夠吃嗎?是為了輕暖的衣服不夠穿嗎?還是為了豔麗的色彩不夠看呢?是為了美妙的音樂不夠聽嗎?還是為了身邊伺候的人不夠使喚呢?這些,您手下的大臣都能夠儘量給您提供,難道您還真是為了這些嗎?”

    宣王說:“不,我不是為了這些。”

    孟子說:“那麼,您的最大願望便可以知道了,您是想要擴張國土,使秦、楚這些大國都來朝貢您,自己君臨中原,安撫四方落後的民族。不過,以您現在的做法來實現您現在的願望,就好像爬到樹上去捉魚一樣。”

    宣王說:“竟然有這樣嚴重嗎?”

    孟子說:“恐怕比這還要嚴重哩。爬上樹去捉魚,雖然捉不到魚,卻也沒有什麼後患。以您現在的做法來實現您現在的願望,費勁心力去幹,一定會有災禍在後頭。”

    宣王說:“可以把道理說給我聽聽嗎?”

    孟子說:“假定鄒國和楚國打仗,大王認為哪一國會打勝呢?”

    宣王說:“當然是楚國勝。”

    孟子說:“顯然,小國的確不可以與大國為敵,人口很少的國家的確不可以與人口眾多的國家為敵,弱國的確不可以與強國為敵。海內的土地,方圓千里的共有九塊,齊國不過佔有其中一塊罷了。想用這一塊去征服其他八塊,這跟鄒國和楚國打仗有什麼區別呢?大王為什麼不回過來好好想一想,從根本上著手呢?”

    “現在大王如果能施行仁政,使天下做官的人都想到您的朝廷上來做官,天下的農民都想到您的國家來種地,天下做生意的人都想到您的國家來做生意,天下旅行的人都想到您的國家來旅行,天下痛恨本國國君的人都想到您這兒來控訴。果真做到了這些,還有誰能夠與您為敵呢?”

    緣木求魚的道理沒有什麼深奧,大家都一說就懂,甚至不言而喻。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中的許多人,包括一些修養不低的人,稍微不注意就爬上樹去了而自己還沒有意識到,當人家問他幹什麼時,他還會理直氣壯地高聲回答:讓我們捉魚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銳和軒逸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