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314542374462

      1、物理層:中繼器(Repeater)和集線器(Hub)。用於連線物理特性相同的網段,這些網段,只是位置不同而已。Hub 的埠沒有物理和邏輯地址。   2、邏輯鏈路層:網橋(Bridge)和交換機(Switch)。用於連線同一邏輯網路中、物理層規範不同的網段,這些網段的拓撲結構和其上的資料幀格式,都可以不同。Bridge和Switch的埠具有物理地址,但沒有邏輯地址。   3、網路層:路由器(Router)。用於連線不同的邏輯網路。Router的每一個埠都有唯一的物理地址和邏輯地址。   4、應用層:閘道器(Gateway)。用於互連網路上,使用不同協議的應用程式之間的資料通訊,目前尚無硬體產品。   前兩者屬於OSI和TCP/IP模型的最低層,即物理層,起到數字訊號放大和中轉的作用。   中繼器(REPEATER),用來延長網路距離的互連裝置。(區域網絡互連長度是有限制,不是無限,例如在10M乙太網中,任何兩個資料終端裝置允許的傳輸通路最多為5箇中繼器、4箇中繼器組成)。REPEATER可以增強線路上衰減的訊號,它兩端即可以連線相同的傳輸媒體,也可以連線不同的媒體,如一頭是同軸電纜另一頭是雙絞線。   集線器(HUB)實際上就是一個多埠的中繼器,它有一個埠與主幹網相連,並有多個埠連線一組工作站。它應用於使用星型拓撲結構的網路中,連線多個計算機或網路裝置。集線器又分成:1 能動式,2 被動式,3 混合式。1 動能式:對所連線的網路介質上的訊號有再生和放大的作用,可使所連線的介質長度達到最大有效長度,需要有電源才能工作,目前多數HUB為此型別。2 被動式只充當聯結器,其不需要電源就可以工作,市場上已經不多見。3 混合式:可以連線多種型別線纜,如同軸和雙絞線。   集線器就是一種共享裝置,HUB本身不能識別目的地址,當同一區域網內的A主機給B主機傳輸資料時,資料包在以HUB為架構的網路上是以廣播方式傳輸的,由每一臺終端透過驗證資料包頭的地址資訊來確定是否接收。也就是說,在這種工作方式下,同一時刻網路上只能傳輸一組資料幀的通訊,如果發生碰撞還得重試。這種方式就是共享網路頻寬。   網橋和交換機屬於OSI和TCP/IP的第二層,即資料鏈路層。資料鏈路層的作用包括資料鏈路的建立、維護和拆除、幀包裝、幀傳輸、幀同步、幀差錯控制以及流量控制等。   網橋(BRIDGE)工作在資料鏈路層,將兩個區域網(LAN)連起來,根據MAC地址(物理地址)來轉發幀,可以看作一個“低層的路由器”(路由器工作在網路層,根據網路地址如IP地址進行轉發)。它可以有效地聯接兩個LAN,使本地通訊限制在本網段內,並轉發相應的訊號至另一網段,網橋通常用於聯接數量不多的、同一型別的網段。   網橋通常有透明網橋和源路由選擇網橋兩大類。 1、透明網橋   簡單的講,使用這種網橋,不需要改動硬體和軟體,無需設定地址開關,無需裝入路由表或引數。只須插入電纜就可以,現有LAN的執行完全不受網橋的任何影響。   2、源路由選擇網橋   源路由選擇的核心思想是假定每個幀的傳送者都知道接收者是否在同一區域網(LAN)上。當傳送一幀到另外的網段時,源機器將目的地址的高位設定成1作為標記。另外,它還在幀頭加進此幀應走的實際路徑。   交換機(SWITCH)是按照通訊兩端傳輸資訊的需要,用人工或裝置自動完成的方法,把要傳輸的資訊送到符合要求的相應路由上的技術統稱。廣義的交換機就是一種在通訊系統中完成資訊交換功能的裝置。   在計算機網路系統中,交換概念的提出是對於共享工作模式的改進。   交換機擁有一條很高頻寬的背部匯流排和內部交換矩陣。交換機的所有的埠都掛接在這條背部總線上,控制電路收到資料包以後,處理埠會查詢記憶體中的地址對照表以確定目的MAC(網絡卡的硬體地址)的NIC(網絡卡)掛接在哪個埠上,透過內部交換矩陣迅速將資料包傳送到目的埠,目的MAC若不存在才廣播到所有的埠,接收埠迴應後交換機會“學習”新的地址,並把它新增入內部地址表中。   使用交換機也可以把網路“分段”,透過對照地址表,交換機只允許必要的網路流量透過交換機。透過交換機的過濾和轉發,可以有效的隔離廣播風暴,減少誤包和錯包的出現,避免共享衝突。   總之,交換機是一種基於MAC地址識別,能完成封裝轉發資料包功能的網路裝置。交換機可以“學習”MAC地址,並把其存放在內部地址表中,透過在資料幀的始發者和目標接收者之間建立臨時的交換路徑,使資料幀直接由源地址到達目的地址。   其實SWITCH的前身就是網橋。交換機是使用硬體來完成以往網橋使用軟體來完成過濾、學習和轉發過程的任務。SWITCH速度比HUB快,這是由於HUB不知道目標地址在何處,傳送資料到所有的埠。而SWITCH中有一張路由表,如果知道目標地址在何處,就把資料傳送到指定地點,如果它不知道就傳送到所有的埠。這樣過濾可以幫助降低整個網路的資料傳輸量,提高效率。但是交換機的功能還不止如此,它可以把網路拆解成網路分支、分割網路資料流,隔離分支中發生的故障,這樣就可以減少每個網路分支的資料資訊流量而使每個網路更有效,提高整個網路效率。目前有使用SWITCH代替HUB的趨勢。   路由器(ROUTER)位於網路層,用於連線多個邏輯上分開的網路,幾個使用不同協議和體系結構的網路。當一個子網傳輸到另外一個子網時,可以用路由器完成。它具有判斷網路地址和選擇路徑的功能,過濾和分隔網路資訊流。一方面能夠跨越不同的物理網路型別(DDN、FDDI、乙太網等等),另一方面在邏輯上將整個互連網路分割成邏輯上獨立的網路單位,使網路具有一定的邏輯結構。   對於不同規模的網路,路由器作用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1、在主幹網上,路由器的主要作用是路由選擇。主幹網上的路由器,必須知道到達所有下層網路的路徑。這需要維護龐大的路由表,並對連線狀態的變化作 出盡可能迅速的反應。路由器的故障將會導致嚴重的資訊傳輸問題。   2、在地區網中,路由器的主要作用是網路連線和路由選擇,即連線下層各個基層網路單位——園區網,同時,負責下層網路之間的資料轉發。   3、在園區網內部,路由器的主要作用是分隔子網。早期的互連網基層單位是區域網(LAN),其中所有主機處於同一個邏輯網路中。隨著網路規模的不斷擴大,區域網演變成以高速主幹和路由器連線的多個子網所組成的園區網。在其中,各個子網在邏輯上獨立,而路由器就是唯一能夠分隔它們的裝置,它負責子網間的報文轉發和廣播隔離,在邊界上的路由器則負責與上層網路的連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唐伯虎有什麼經典的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