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縣位於魯中南地區,為臨沂市最北部的縣。現轄19個鄉鎮,1040個行政村,110.9萬人,總面積2434.8平方公里,在山東省縣級區劃面積中居第二位,各縣中居第一位。縣人民政府駐沂水鎮,郵編:276400。行政區劃程式碼:371323。區號:0539。拼音:Yishui Xian。
沂水縣歷史悠久,是著名的革命老區。秦代即在此置縣,隋開皇16年(公元596年)因沂河過境而定名,迄今已1400多年。沂水縣是革命老根據地重心縣之一,“紅嫂”的故鄉,《大眾日報》創刊地,沂蒙精神發祥地之一。戰爭年代,陳毅、羅榮桓、徐向前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裡指揮過戰鬥,全縣先後有4.7萬人參軍參戰,3800多人為革命獻出了生命。
沂水縣境內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水資源豐富,素有“百庫千塘”之稱,全縣有水資源8.16億立方米,人均佔有量742立方米,是全省人均佔有量的1.12倍。其中山東省第一大河—沂河為過境最大河流,南北縱貫56公里,流域面積1437.7平方公里。境內有大中小型水庫151座,其中大型水庫2座,跋山水庫為山東省第三大水庫,總庫容5.085億立方米。礦產資源豐富,現已探明礦種43種,主要有金、銅、鐵、水晶、鉀長石、鈉長石、石英、蛭石、玄武岩等,分佈集中,質地優良,易於開採。其中玄武岩儲量近百億噸,居華東地區首位;蛭石、鉀長石、鈉長石儲量均居全省首位。森林資源豐富,全縣木材蓄積量達260餘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31.2%。
沂水旅遊資源豐富,文物古蹟薈萃,自然風光怡人,有“地下奇觀、山水風光、沂蒙風情、紅色之旅”的美譽。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把旅遊業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三大亮點”之一重點培育,確立了“政府主導、科學規劃、市場運作、叢集發展”的旅遊發展戰略,構築了“一大景區、三大產品體系、十大景點”的旅遊發展框架。目前已建成開放旅遊區5處,為山東地下大峽谷、天然地下畫廊、地下熒光湖、雪山彩虹谷、靈泉寺森林公園(其中4A級景區2處、3A級景區2處、2A級景區1處)。天上王城景區、沂蒙山革命根據地、沂蒙山鄉自駕車休閒度假村等景區正在開發建設,東方溫泉城、沂蒙母親湖、沂蒙山古酒城正在規劃中。2005年8月,國家旅遊協會、省旅遊局、省旅遊行業協會聯合在沂水召開了“沂水旅遊現象研討會”,總結推廣沂水的旅遊工作經驗。2006年,全縣共接待遊客270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1億元,旅遊總收入14億元。2007年“五一”黃金週,縣內五景區共接待遊客69.2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3447.19萬元。先後被評為“山東省十大(特色)產業叢集”、“山東縣域旅遊品牌十強縣”,在中國首屆旅遊營銷年會上,被評為“中國優秀旅遊目的地”。
沂水縣基礎設施完善,載體功能健全。縣城建成區面積達2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2萬人,縣城日供水能力5萬噸、汙水處理能力5萬噸,供熱面積90萬平方米,氣化率92%,城市水面5500畝,綠地面積350公頃,綠化覆蓋率36.9%,道路硬化率達100%,全縣城市化水平達到33%。先後榮獲“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勝縣城”、“省級衛生城”等榮譽稱號,被列為“全省城市化試點縣”。境內公路交通四通八達,東紅、沂博、兗石、泰薛、沂邳、韓萊六條省道貫穿全境,境內油路總里程達2330公里,可直通濟南、青島、臨沂飛機場;東臨青島港、日照港、嵐山港三大口岸,北靠膠濟鐵路、,南依兗石鐵路、日東高速公路,西連,東接同三高速公路。膠(州)新(沂)鐵路經過沂水並設立縣級站,青萊、天汕高速公路在沂水境內交匯。電網結構完善,電力充足,供電效能可靠,有綜合性熱電廠1家、企業自備熱電廠4家,實現了電力排程自動化。通訊快捷便利,電話總容量25萬門,實現了村村通電話,移動通訊實現了無縫覆蓋。開通了“山東沂水”綜合網站、建設了電子政務專網和20個應用資訊網站,寬頻上網使用者6000餘戶。全縣衛生醫療機構健全,縣城內有衛生機構13處,其中市級醫院1家,擁有先進的國內外醫療裝置。縣城內有中高檔賓館10處,其中星級賓館7處。
沂水縣工業經濟門類齊全,農業經濟特色優勢明顯。工業結構優勢明顯,已形成了食品、紡織服裝、機械、礦產建材、輕工、電子、包裝印刷七大主導行業及菸草、化工、木材加工、工藝美術、製革、鞋業、農副產品深加工等行業為主的工業體系。特別是食品、製鞋、機械“三城”特色優勢和規模優勢明顯,被中國地區開發促進會命名為“中國食品城”、“中國布鞋城”、“中國油頂城”。目前,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195家,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19家,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8家,省級名牌產品11個、著名商標15個。全縣個體工商戶累計10572戶,私營企業1423家。
沂水縣是山東省重要的糧、棉、油產區之一,盛產小麥、玉米、地瓜、蠶繭、烤煙、蘋果、山楂、板栗、核桃、柿子、桃、杏、雪棗、大櫻桃、花椒、生薑、中藥材等,是全國果品、油料生產百強縣,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省優質菸葉生產基地縣。黃煙、蠶繭、油料產量居全省前列,全蠍、大櫻桃、雪棗等馳名全國,有“蒙山龍霧”茶、“匯泉”葡萄等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品牌發展到46個,年生產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6億公斤。
沂水縣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各項事業全面發展。2006年,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39.6億元、同比增長17.8%,其中一二三產業分別增長12.3%、19.6%和17.3%;地方財政收入4.4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13.2%;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達到76.5億元,貸款餘額37.2億元,分別增長12%和12.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7.5億元,增長34.3%。農民人均純收入4112元,增長15.8%。今年上半年,實現生產總值81.25億元,增長16.3%。地方財政收入3.51億元,增長21.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9.27億元,增長39.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03億元,增長17.3%。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549元,增長20.7%。先後被評為“全國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全國體育先進縣”、“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全省建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縣”、“全省社會文化先進縣”、“全省普法先進縣”、“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縣”、“全省安全生產先進縣”、“全省雙擁模範縣”、“全省農村教育工作先進縣”、“全省就業再就業工作先進縣”、“全省計劃生育三為主先進縣”、“山東縣域旅遊品牌十強縣”等榮譽稱號。
本回答由地區分
沂水縣位於魯中南地區,為臨沂市最北部的縣。現轄19個鄉鎮,1040個行政村,110.9萬人,總面積2434.8平方公里,在山東省縣級區劃面積中居第二位,各縣中居第一位。縣人民政府駐沂水鎮,郵編:276400。行政區劃程式碼:371323。區號:0539。拼音:Yishui Xian。
沂水縣歷史悠久,是著名的革命老區。秦代即在此置縣,隋開皇16年(公元596年)因沂河過境而定名,迄今已1400多年。沂水縣是革命老根據地重心縣之一,“紅嫂”的故鄉,《大眾日報》創刊地,沂蒙精神發祥地之一。戰爭年代,陳毅、羅榮桓、徐向前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裡指揮過戰鬥,全縣先後有4.7萬人參軍參戰,3800多人為革命獻出了生命。
沂水縣境內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水資源豐富,素有“百庫千塘”之稱,全縣有水資源8.16億立方米,人均佔有量742立方米,是全省人均佔有量的1.12倍。其中山東省第一大河—沂河為過境最大河流,南北縱貫56公里,流域面積1437.7平方公里。境內有大中小型水庫151座,其中大型水庫2座,跋山水庫為山東省第三大水庫,總庫容5.085億立方米。礦產資源豐富,現已探明礦種43種,主要有金、銅、鐵、水晶、鉀長石、鈉長石、石英、蛭石、玄武岩等,分佈集中,質地優良,易於開採。其中玄武岩儲量近百億噸,居華東地區首位;蛭石、鉀長石、鈉長石儲量均居全省首位。森林資源豐富,全縣木材蓄積量達260餘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31.2%。
沂水旅遊資源豐富,文物古蹟薈萃,自然風光怡人,有“地下奇觀、山水風光、沂蒙風情、紅色之旅”的美譽。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把旅遊業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三大亮點”之一重點培育,確立了“政府主導、科學規劃、市場運作、叢集發展”的旅遊發展戰略,構築了“一大景區、三大產品體系、十大景點”的旅遊發展框架。目前已建成開放旅遊區5處,為山東地下大峽谷、天然地下畫廊、地下熒光湖、雪山彩虹谷、靈泉寺森林公園(其中4A級景區2處、3A級景區2處、2A級景區1處)。天上王城景區、沂蒙山革命根據地、沂蒙山鄉自駕車休閒度假村等景區正在開發建設,東方溫泉城、沂蒙母親湖、沂蒙山古酒城正在規劃中。2005年8月,國家旅遊協會、省旅遊局、省旅遊行業協會聯合在沂水召開了“沂水旅遊現象研討會”,總結推廣沂水的旅遊工作經驗。2006年,全縣共接待遊客270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1億元,旅遊總收入14億元。2007年“五一”黃金週,縣內五景區共接待遊客69.2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3447.19萬元。先後被評為“山東省十大(特色)產業叢集”、“山東縣域旅遊品牌十強縣”,在中國首屆旅遊營銷年會上,被評為“中國優秀旅遊目的地”。
沂水縣基礎設施完善,載體功能健全。縣城建成區面積達2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2萬人,縣城日供水能力5萬噸、汙水處理能力5萬噸,供熱面積90萬平方米,氣化率92%,城市水面5500畝,綠地面積350公頃,綠化覆蓋率36.9%,道路硬化率達100%,全縣城市化水平達到33%。先後榮獲“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勝縣城”、“省級衛生城”等榮譽稱號,被列為“全省城市化試點縣”。境內公路交通四通八達,東紅、沂博、兗石、泰薛、沂邳、韓萊六條省道貫穿全境,境內油路總里程達2330公里,可直通濟南、青島、臨沂飛機場;東臨青島港、日照港、嵐山港三大口岸,北靠膠濟鐵路、,南依兗石鐵路、日東高速公路,西連,東接同三高速公路。膠(州)新(沂)鐵路經過沂水並設立縣級站,青萊、天汕高速公路在沂水境內交匯。電網結構完善,電力充足,供電效能可靠,有綜合性熱電廠1家、企業自備熱電廠4家,實現了電力排程自動化。通訊快捷便利,電話總容量25萬門,實現了村村通電話,移動通訊實現了無縫覆蓋。開通了“山東沂水”綜合網站、建設了電子政務專網和20個應用資訊網站,寬頻上網使用者6000餘戶。全縣衛生醫療機構健全,縣城內有衛生機構13處,其中市級醫院1家,擁有先進的國內外醫療裝置。縣城內有中高檔賓館10處,其中星級賓館7處。
沂水縣工業經濟門類齊全,農業經濟特色優勢明顯。工業結構優勢明顯,已形成了食品、紡織服裝、機械、礦產建材、輕工、電子、包裝印刷七大主導行業及菸草、化工、木材加工、工藝美術、製革、鞋業、農副產品深加工等行業為主的工業體系。特別是食品、製鞋、機械“三城”特色優勢和規模優勢明顯,被中國地區開發促進會命名為“中國食品城”、“中國布鞋城”、“中國油頂城”。目前,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195家,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19家,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8家,省級名牌產品11個、著名商標15個。全縣個體工商戶累計10572戶,私營企業1423家。
沂水縣是山東省重要的糧、棉、油產區之一,盛產小麥、玉米、地瓜、蠶繭、烤煙、蘋果、山楂、板栗、核桃、柿子、桃、杏、雪棗、大櫻桃、花椒、生薑、中藥材等,是全國果品、油料生產百強縣,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省優質菸葉生產基地縣。黃煙、蠶繭、油料產量居全省前列,全蠍、大櫻桃、雪棗等馳名全國,有“蒙山龍霧”茶、“匯泉”葡萄等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品牌發展到46個,年生產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6億公斤。
沂水縣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各項事業全面發展。2006年,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39.6億元、同比增長17.8%,其中一二三產業分別增長12.3%、19.6%和17.3%;地方財政收入4.4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13.2%;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達到76.5億元,貸款餘額37.2億元,分別增長12%和12.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7.5億元,增長34.3%。農民人均純收入4112元,增長15.8%。今年上半年,實現生產總值81.25億元,增長16.3%。地方財政收入3.51億元,增長21.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9.27億元,增長39.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03億元,增長17.3%。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549元,增長20.7%。先後被評為“全國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全國體育先進縣”、“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全省建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縣”、“全省社會文化先進縣”、“全省普法先進縣”、“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縣”、“全省安全生產先進縣”、“全省雙擁模範縣”、“全省農村教育工作先進縣”、“全省就業再就業工作先進縣”、“全省計劃生育三為主先進縣”、“山東縣域旅遊品牌十強縣”等榮譽稱號。
本回答由地區分